邢友松
【摘要】 电力作为社会各界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各领域的发展程度,进而影响整体社会经济走向。而通信技术又是电力运行正常的关键支柱,其未来走向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简述国内电力通信现状基础上,分析其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而探讨电力系统之中通信技术未来走向。
【关键词】 通信技术 电网 发展趋势
前言:通信技术一直都是电力运行的安全保障。其从有线传输发展到无线传输,再到光纤通信,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电力系统整体带来巨大的机遇。如今,国内现存的电力系统之中的通信技术已经具有较高水平,其已为各行业及人们生活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当前电力通信依然存在一定问题,电力企业必须抓紧对通信技术的改善与创新,这样才可以确保各领域正常开展工作。
一、国内电力通信现状
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电力通信的标志,其实现了远距离低消耗传输,同时能够承载较大容量,与无线通信相比,其抗干擾方面还具有很大优势,所以我国将光纤通信大范围的使用到通信工程之中。但经时间验证,光纤通信在安全与灵活运行方面能力较差,并且无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此外,目前全球都处在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之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发展需求等,都需要构建智能电网以推动电力行业创新[1]。
二、电力通信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管理方面。第一,通信网络接入到用户家中环节薄弱。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都是采用电话线将通信网络接入到用户家中,同时多数用户用的都是模拟信号与之连接,致使信息在传输以及整理上存在问题。第二,目前国内网络管理依旧采用分路检测与控制以及检测电路两种方式。在电力通信网络中,接口与规定不统一,对于通信技术发展制约很大,对多元化发展有一定的障碍,不利于传输网络体制发展,增加了网络管理信息收集的难度[2]。
2、网络方面。第一,如今通信系统之中的中干网络构成形式一般都为树型或星型,其中各部分关联性、灵活性以及可靠性都不高。第二,虽然当前国内智能电网的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还没有制定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体系。这对通信技术在网络之中的应用产生了一定制约,限制了通信技术与网络的融合发展。
3、解决措施。第一, 相关企业以及部门必须要树立管理意识,加强对电力通信之中各项技术投入使用的监管与控制,并对已经显现出的通信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二,相关企业与部门必须将电力系统之中的通信技术特点与应用现状高度结合,加强电力系统之中的网络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对通信技术加以整合与完善,让其在网络时代之中提升自身网络性能,以满足时代要求。
三、电力系统之中通信技术未来走向
1、接入技术走向。接入网在整体通信网络之中具有超凡地位。从前通信技术都是采用铜质电缆进行通信的,其投入成本较高,一般能达到网络总成本的35%-52%。而且,从前电力部门都将变电、输电、发电等环节作为通信重点环节,很少有更多精力考虑接入网存在的问题。如今,用户对电力通信要求逐渐提升,城市电网也开始进行智能化建设,接入网的问题就越发明显起来。想要让接入网得以发展,光使用光缆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配电线路在通信当中的运用。其中包括DLC与PLT两个方面。
2、传输技术走向。1)维修技术。在完善网架的过程中,特殊光缆一般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通信大动脉中断,停电检修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3]。所以,相关企业或部门必须要对安全足够重视。第一,产品进网前必须要加强管理并做好质量检测。第二,加大对施工与工程设计监管力度。第三,开展预防维护。第四,增强档案技术管理。第五,定期对光缆进行维护。2)施工技术。全新的施工技术可以减少电网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提高整体通信的灵活性。例如,在进行接地线更换时可以采用OPGW施工技术,然后用ADSS技术全程监视与防护,这样可以增加接地线的使用时间。施工技术方面的革新可以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系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与次数,进而提升整体通信效率。3)光缆选型。特殊光缆的电子设备和机械部件等都在电力通信建设之中非重要。光缆的种类会给光缆带来许多不同特点,所以在进行电力方面通信工程建设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型号的光缆,例如纤芯与电子设备的选择,已达到不同的要求。
结论:各领域发展对电力通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接入技术与传输技术作为电力通信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必须要进行革新,才可以带动电力系统之中整体通信技术前行。在接入技术方面,在使用光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充分使用配电线路,这样才可以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需求。还有就是要充分利用特殊光缆提升传输速度与安全指数。这两方面的变化会直接带领通信技术向着高效、安全方向前进。
参 考 文 献
[1]邓晶.探析电力企业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02:148.
[2]朱圣祯.探讨OTN技术与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19:128.
[3]崔子倜.探析电力企业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