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方云
摘要: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在30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个校筛选、综合选拔以及二元录取下的综合性选拔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现如今呈现出招生理念精英化、招生标准完人化以及招生取向匹配化的典型特点。分析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其现行制度的特点,对我国一流大学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常春藤”盟校;招生制度;历史沿革;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社会各界围绕着“双一流”大学建设进行着深入讨论,到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成为教育界所热议的话题。我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组建高校联盟将是主要的途径之一。正如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袁驷教授所言:“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历史,无论是中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是近代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顶级高校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一流大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九层之台。”[1]实际上,组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常春藤”高校联盟,探索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特色之路,是诸多国内一流大学的共同心愿。因此,从整体上了解与把握美国“常春藤”盟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上的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美国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是由美国东部地区八所历史悠久的私立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后因其顶尖的学术水准、一流的教学质量,逐渐发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一流名校的代言词。因此,“常春藤”盟校也成为全球入学竞争最为激烈、选拔性最强的高校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常春藤”盟校的综合录取比例与2015年基本持平,增减幅度均在1%以内。其中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录取率出现历史新低,仅为5.22%;而录取率最高的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也仅为13.96%。在273,040名申请者中只有23,129人最终进入“常春藤”盟校,平均录取率为8.47%。[2]纵观“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历史不难发现,其在招生过程中一贯重视运用综合化的招生标准、多元化的招生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除重视学术考核之外,还会多方面考查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工作经历以及课外活动情况等。正如美国著名评论家戴夫·鲁斯(Dave Roos)谈到的那样,“突围成功的‘常春藤申请者身上总是闪耀着独一无二的火花,这是区分他们与其他优秀申请者的关键,这种火花并不来自于SAT满分、极高的GPA成绩或是遥遥领先的班级排名等,而是他们身上所有特质整体呈现出来的”[3]。2016年1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布一篇题为《扭转潮流:通过大学招生鼓励关心他人和公益》的报告,指出在今后的招生中大学应尽量减少对考试成绩的依赖,而更多地侧重于学生对学习和长期志愿服务的热情等软性指标的考量。[4]这种全方位、多元化、人性化的招生录取制度,正是“常春藤”盟校保持常青的關键之一。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从院校的传统和优势上来看,“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通过总结其特点,能为我国精英高校本科招生录取改革提供哪些有益启示?这三个问题是该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
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是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的,受到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也深受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根据招生对象、招生标准和招生方式的不同,其本科招生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
(一)17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个校筛选阶段
以1636年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的创办为起点,至1769年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创办的133年间,殖民地上共创办了九所学院,除威廉·玛丽学院和皇后学院外,其余七所均为现代声名赫赫的“常春藤”盟校。[5]在这一阶段,殖民地学院的办学模式深受英国大学模式的影响,招生对象仅限于教徒与白人富家子弟,以学习古典人文学科为主,注重培养人格品性、发展领袖才能、强调品味举止,在研究高深学问的同时兼顾教会牧师与政府人员的培养。
殖民地学院创办初期,学院注册人数很少,整个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还处于初创阶段。殖民地学院一般只招收信仰虔诚、家境优渥的贵族子弟,而招生的方式一般以校长和教师对申请者进行的口试为主,几乎没有书面测试。出于招生的需要,部分殖民地学院甚至会降低招生标准来吸引生源,因而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招生方式,例如哈佛学院要求申请者能够流利诵读拉丁文诗歌和散文、清晰地列举希腊语法的变化,而耶鲁的入学要求与哈佛相似,要求申请者“不仅能写出正确优美的拉丁文,而且能对拉丁文和希腊文作品进行熟练的句法和语法分析”[6]。直至南北战争前期,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美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殖民地学院在招生方面才发生了变化,自然科学逐渐受到重视。1745年耶鲁学院增加了对入学者算术能力的考核,1760年新泽西学院(今普林斯顿大学)在入学考试中增加了算术,1754年国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也对申请者的拉丁文、希腊文和算术提出要求。但是在招生对象的要求方面,各殖民地学院仍然遵循传统,据统计到18世纪末期,殖民地学院共计招生1000余人,全为白人男性。[6]
进入19世纪,由于受到产业革命和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各高校的招生要求再次发生变化。一方面,学院改善了以往太过松散的口头测试,书面测试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学院的考试科目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以哈佛的改革最为典型。1807年,哈佛学院将地理列入考试科目,并于1820年明确规定申请者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到1847年随着劳伦斯科学学院(Lawrence Scientific School)的创办,物理和化学也纳入其入学要求之列。[6]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大学的入学考试都在原有拉丁语、希腊语和算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历史、地理、英语、代数和几何等科目。[7]
(二)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综合性选拔阶段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美国高等教育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尤其是1862年《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的出台,推动了赠地学院运动在美国各州的蓬勃开展,“常春藤”盟校的第八所高校——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也于1868年应运而生。安德鲁·怀特(Andrew Dickson White)于1868年出任康乃尔大学校长时就提出著名的“康奈尔计划”,率先在高等教育民主化与实用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不仅全面开设实用化课程,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课程设置的坚实基础,同时于1872年放开门槛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康奈尔大学的声誉,对美国东部传统学院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美国传统大学以清教徒和富裕阶层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招生格局被打破,社会各阶层人士开始获得更多的大学入学机会,英语、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等开始成为大学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
进入20世纪,受义务教育普及和国家人口激增的影响,美国大学的申请人数呈大幅上涨趋势,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几所致力于高深研究的传统学院不得不在入学考试形式上做出调整,彻底取消了原先由校长和教授对申请者进行非正规口试的形式,代之以多科目的能力测试,强调知识的运用,重视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在入学的选拔标准上,由于为东部院校提供生源的私立高中在二三十年代不断萎缩,八所常春藤大学不得不使用由入学考试委员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执行的、面向全国高中毕业生的统一化的“学术性向测试”(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简称SAT),以方便面向全国范围招生。[8]为了防止出现学校认为并不适合的学生会考得高分而被录取,东部几所精英高校在随后的招生中开始试行综合选拔制,即以标准化测试成绩为主、其他因素的考量为辅的录取方式。各高校对“其他的因素”要求不一,如哥伦比亚大学要求申请者提供推荐信、个人信息、志愿等,哈佛大学则在招生程序中引入主观评价,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将入学者的社会地位凌驾于智力品质之上进行考核。虽然综合选拔制最初是作为限制移民学生比例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其兼顾申请者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于是这种综合性录取方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20世纪中叶至今:二元录取下的综合选拔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扶持高等教育发展,尤其在1956年《高等教育法》(即HEA法案)颁布之后,高等教育机构的在校生人数激增、各类高等院校蓬勃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对象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申请者的学术素质与个性特质取代家庭背景的限制成为影响录取的主要因素。另外,为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八所盟校开始采用常规录取与提前录取相结合的二元录取制度面向全球招收精英学生,生源愈发呈现多样性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一步拓展,美国社区学院和部分州立大学开始实行“开放式”招生,而以哈佛大学为首的东部老牌精英高校则依然坚持学术门槛,采取选择性招生制,即只有符合高校招收条件的优秀申请者才被予以录取。当然,由于申请的人数众多,这种招生制度更确切地来说是高选拔性的竞争式录取方式,八所盟校的新生录取率始终保持在6~16%之间。这一时期受“个人素质研究”(Personal Qualities Research)的影响,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在学术表现、领导力、特长和教师评价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根据各所“常春藤”盟校发展目标的变化,不同的盟校在录取标准的侧重点上开始出现显著差异,如在学术水平难分伯仲的时候,哈佛大学更钟爱于見解独到、具有领袖气质的学生,而哥伦比亚大学更加青睐于具有文化欣赏能力的学生。
为了争取优质生源并保证高入学率,从1976年秋季“常春藤”盟校开始实行一种颇具特色的录取制度——提前录取制,其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采用具有非捆性质的提前行动计划(Early Decision,简称ED),其他四所常春藤大学则采用提前决定计划(Early Action,简称EA)。[9]对高校而言,提前录取制有利于提高声誉、减轻招生负担;对学生而言,提前录取制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且录取的机率是常规录取的两倍。[10]因此,提前录取制在美国高校广泛采用,它与常规录取一起构成了当时美国精英高校二元化的录取方式。尽管在21世纪初期美国民众对提前录取制提出了诸多质疑,也有部分盟校一度取消了这种录取方式,例如2006年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率先宣布从2008年秋季彻底取消提前录取制。但是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2007年谈到的那样:“只要合理规制提前录取与常规录取的比例,在常规录取中予以弱势群体适当的倾斜政策,提前录取制难以兼顾弱势群体的弊端是完全可以被弥补的。”[11]事实亦证明如此,迫于优秀生源的竞争压力,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不得不在2011年重新恢复了提前录取制中的提前行动计划。[12]可以肯定,这种常规录取与提前录取相结合的二元化录取方式,较好地适应了美国社会不同种族、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多元化特征,能够较完满地完成精英高校专注顶尖人才培养与前沿科学研究的使命。
三、现阶段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的特点分析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的发展已日趋完善,参照美国大学录取委员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简称NACAC)近3年颁布的《年度录取情况报告》(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 ,同时结合对众多“常春藤”盟校申请者所提交材料的细致研究,现将“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录取的几大特点归纳如下。
(一)精英主义的招生理念
尽管“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但“精英教育”一直是其本科招生制度的取向,这与八所盟校一直坚持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八所“常春藤”盟校秉承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招收了全球大量极具潜力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卓越人才。美国44位总统中共有15位毕业于“常春藤”盟校,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更是货真价实的“常春藤俱乐部”,9名大法官均为常春藤校友,许多的政府官员以及国会议员也都是“常春藤”联盟打造的精英人士。除了政界,美国诸多跨国公司总裁、华尔街经纪人、新闻编辑、软件工程师、律师等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无不与“常春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受联邦及州政府干预较小,加之盟校每年收到的校友捐赠资金数额惊人,“常春藤”盟校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精英主义招生理念选拔人才。在每年的下半年里,八所“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委员会都会收到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其中不乏国家级运动员、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冠军甚至是年度“总统奖获得者”等,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盟校招生委员会的成员需要严格审查每一份申请者材料,从众多优秀申请者中挑选出最具发展潜力、更切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美国评论家戴夫·贝里(Dave Berry)曾将“常春藤”联盟的招生比作一场汇聚全球顶级年轻钢琴家的国际钢琴大赛,裁判们必须越过表演者们精彩绝伦的技艺去寻找那些达到身琴合一境界的音乐家。[14]在这种竞争性的高选拔招生制度下,“常春藤”盟校每年的录取率极低(详见表1),八所高校之中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康奈尔大学,近10年的平均录取率也只有16.89%,而最低的哈佛大学平均录取率只有6.4%。哥伦比亚本科招生办主任杰西卡·马里纳齐奥(Jessica Marinaccio)在谈及2015年该校所招录的2228名学生时坦率地承认:“我们录取的这2228名学生都聪明异常、热爱创新、善于思考、勤奋好学,他们都是优秀的领导者与思想家,过去他们曾为各自社区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今后他们也将深刻影响着哥大的发展。”[15]
(二)追求完人的招生标准
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R·菲茨西蒙斯(William R.Fitzsimmons)在谈及“常春藤”盟校的录取过程时谈到,每一位申请者身上都有突出的、与众不同的优点,比如艺术才能、志愿活动或者领导经验等,招生委员很难将这些各具特色的才能硬凑在一起进行比较。[16]因此,招生委员会对申请者的考核是全方面、整体化的,既会要求申请者的标准化测试成绩、高中时期GPA以及班级排名等这些学业成就,同时亦要求学生在个性特质、课外活动以及兴趣爱好等非学业方面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卓越表现。这种注重“平衡”(well-lopsided)、追求“完人”(well-rounded person)的招生标准完全切合“常春藤”盟校为社会培养优秀精英的教育理念。
一般来说,对申请者学业成就的考量主要参照学生的标准化测试成绩、高中时期GPA、中学成绩排名以及是否修习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难度相当于大一年级的基础课程)等。[17]结合“常春藤”盟校历年所录取的新生情况不难发现,成功的申请者不但高中时期的综合学术表现抢眼,如GPA达到3.5至3.9(满分为4分)、中学成绩排在班级前20%、修习过大学先修课程等,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被录取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都相当高,如表2所示。除此之外,盟校对申请者非学术因素的考量也非常严格,一方面招生委员会根据申请者递交的2~3篇论文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根据提交的教师推荐信的内容来审视申请者的学习态度、课外活动情况和个性特质;另一方面他们坚信面试环节也是全面、集中地考查申请者的智商、情商、个人修养、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适合就读该校的最重要的环节。此外,大型竞赛获奖证书、丰富的工作经历以及家庭成员入读盟校情况等也会增加成功的机率。正如哈佛招生办主任威廉所言:“你在学术方面的表现是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时也会考虑很多其他方面的指标——社区参与、兴趣爱好、领导能力、工作經验等。”[16]只有那些学术成绩突出,并在个人品格、领导能力以及活动能力等方面发展都极为优秀的申请者才是“常春藤”盟校所青睐的学生。
(三)强调匹配度的招生取向
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校,八所“常春藤”盟校在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和积淀。例如,布朗大学一直以进步主义理念闻名于世,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验,特别强调和崇尚自由,在这里关于性别、性取向、种族以及不平等话题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工程学院以及酒店管理学院最为著名,并且在很多专业领域都开设了一些非常规的学科,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身兴趣选择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周围社区融合紧密,学校极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费城(Philadelphia)的文娱、学术以及课外活动。[18]因此,“常春藤”盟校在招生过程中十分注重申请者对学校自身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尤为强调申请者与学校之间的匹配度(suitability)。
美国博根郡高中(Bergen County Academies)共培养出13位“常春藤”大学生,其校长丹尼尔·杰伊(Daniel Jaye)在谈及“常春藤”盟校的招生规则时很肯定地说道:“他们(指“常春藤”盟校)通过招收气质相符的学生以期建立一个团体。当有我们的学生申请‘常春藤时,我们只希望他与所申请学校之间是相匹配的。”[19]事实上,每年“常春藤”盟校的申请者不下数十万,对申请者学术成就的考察之余,招生委员会的委员们还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积淀与学科特色考虑申请者对校园的融入性、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性以及未来对学校可能做出的贡献等问题。因此,当申请者在学术成绩、课外活动等方面难分上下时,申请者与学校之间的匹配度就是决定最后录取与否的关键。普林斯顿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直以来大力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普林斯顿招生办主任珍妮特(Janet L.Rapelye)曾公开声称,他们的招生“不过是在寻找那些能够在普林斯顿的校园内独立思考的学生”[20]。因此,那些具有丰富想象力、善于思考、勇于创造、判断果敢的学生会受到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官员的垂青。哥伦比亚大学位处美国最繁华的纽约,由于这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因此哥大十分看重申请者的文化欣赏能力,在他们看来,只有懂得欣赏不同文化的人才会获得成功。[21]八所“常春藤”盟校中建校最早的哈佛大学一直以培育领袖为己任,因此学校尤为青睐那些具有独到见解、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学生。
四、对我国精英高校招生改革的启示
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招生制度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与完善,尽管我国与美国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在招生制度上的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完善精英大学联盟建设,确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
2009年至今,国内出现了十几个直接以“联盟”冠名的高校校际合作组织。2009年10月9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成立“C9联盟”,提出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C9联盟”正式用“联盟”之名拉开了中国高校组建联盟的热潮。此后,“清华联盟”(华约)、“北大联盟”(北约)、“京派联盟”、“理工联盟”(卓越联盟)、“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E8联盟)等高校结盟团体陆续出现,我国高校联盟的发展迎来了崭新局面。
对于组建校际联盟,教育界大多数人士持肯定态度,教育部对高校联盟的成立也持积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然而,单从合作形式上来看这些联盟的发展却显得过于单一。就拿C9联盟来说,虽被誉为中国版的“常春藤”,9大盟校达成协议的主要内容却是资源共享,包括开展学生交换、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和共享远程教育平台等,这与美国的“常春藤”盟校所代表的内涵与精神大相径庭。对此教育评论专家熊丙奇指出:“近年来各高校签署的校际合作协议并不少,但有多少协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实效呢?”[22]在当前,我们不缺少像C9、华约、北约这样的高校联盟,真正值得我们大力去探索的应是联盟之间如何就招生、管理和科研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竞争与合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无法操作、难以推进的概念层面,成为“政绩工程”。众所周知,招生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统招前提下有比例的自主招生”,结盟高校首先应当就手中握有的自主招生权进行相应的交流与合作。具体来说,校际联盟可以自行探索自主招生联考模式,盟校共同商定招生流程与考试科目,对考生进行全方面、综合化的考察,由各校对中意的学生实行多元化、特色化的录取。这种联盟内部的联考招生模式在节约考试成本的同时,体现了联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尽管美国“常春藤”盟校并非高校招生联盟,并未组织联盟内部统一的招生考试、实行统一的录取标准,但这不失为我国高校独创的特色之举,符合合作互助的结盟理念,有益于短期内在盟校间形成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氛围。此举无疑为国内形成一种科学、公正、合理、分层次、多样性的人才选拔体系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出路。
(二)招生标准同中求异,走精英高校特色发展之路
自2001年南京地区6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国内统一的招生形式被打破,招生管理体制开始向着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发展至今,国内重点高校的手中每年都握有5%的自主招生名额,各校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大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办学要求制定自己的招生规则、考试录取办法、年度招生规模和专业收费标准等,选拔出适合学校特色的有特长的学生。从改革的目的、形式和意义等方面来说,此项举措值得肯定,但从具体的实施细则上来看,实则不尽人意。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发挥潜力、个性特色和兴趣特长,有效考察学生的个性特质。这种自主化的招生考试改变了以往单纯的高考“唯分主义”,能够对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测评,既立足于科学规范,又不偏离人文精神,可以考察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素质,实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在认定标准上尚不成熟,大多集中于科技创新、文学创作、道德品质等方面突出的学生,校际间的录取标准差异性不明显,甚至是并无差异可言。在制定录取标准上未结合高校自身發展特色,没有体现各高校在招录新生上的独特之处。举例来说,一个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概率相差无几。在招生上没有偏好,说明在高校的校史发展中并无这方面的传统,更加说明了高校对自身的优势科目了解不清晰。
反观美国八所“常春藤”高校的录取特点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优异的学业成绩、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积极向上的个性特点等因素以外,各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还会根据各自的人文历史传统、学科发展特色,对申请者进行全面细致的综合考察,选出更加符合本校“口味”的学生,当几位申请者的其他条件难分伯仲时,哈佛和耶鲁更为偏爱领袖气质突出的学生,哥伦比亚喜欢具有艺术欣赏力的学生,宾夕法尼亚大学注重新生的英文写作和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布朗大学则偏爱术有专攻类型的学生。秉承这种特色化发展战略,“常春藤”终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科研和教育制度中的翘楚,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高校只有不断吸纳自身优势科目上的顶尖人才以形成特色,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不懈努力下,才能迈入世界顶尖大学之列。对我国正处于探索时期的自主招生改革来说,“常春藤”盟校在招生上采取的特色化发展无疑是具有极大借鉴价值的。
五、结语
美国八所“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录取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较好地适应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了各领域对尖端人才的需求。尽管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社会不同阶层在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方面仍然差距颇大,但从整体而言,“常春藤”盟校现行的招生制度是以选拔精英人才为目标,注重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学生与大学的文化匹配性,显示出极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以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为起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逾百年,就国内而言我们不缺乏名校,但是称得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凤毛麟角。完善的招生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一,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录取有着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C9联盟:如何打造中国“常青藤”?[EB/OL].(2010-10-11)[2016-04-28].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9/2011/20110225232542453976542/2011022523254245397654 2_.html.
[2]Top Tier Admissions.Ivy League Admission Statistics for Class of 2020[EB/OL].(2015-07-20)[2016-04-28].http://www.toptieradmissions.com/resources/college-admissions-statistics/ivy-league-admission-statistics-for-class-of-2020/.
[3]Roos D.How Ivy League Admissions Work [EB/OL].(2010-01-27)[2016-04-28].http://money.howstuffworks.com/personal-finance/college-planning/admissions/ivy-league-admissions2.htm.
[4]Making Caring Common Project.Turning the Tide: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R].Cambridge: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16.
[5]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7-169.
[6]科恩·A·M,基斯克·C·B.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M].梁艳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1-79.
[7]Demarest W H S.A History of Rutgers College[M].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24:227-228.
[8]孫志远.美国高校选拔性入学体系研究:制度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15.
[9]Avery C,Levin J.Early Admissions at Selective Colleg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2125-2156.
[10]Hernandez M A.A Is for Admission:The Insider's Guide to Getting into the Ivy League and Other Top Colleges[M].New York:Grand Central Publishing,2009:67-72.
[11]Banga A.Yale To Stick With Early Admission[EB/OL].(2007-01-08)[2016-04-28].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07/1/8/yale-to-stick-with-early-admissions/.
[12]Hernandez M.What Harvard and Princeton Dont Want You to Know[EB/OL].(2011-05-25)[2016-04-28].http://www.huffingtonpost.com/dr-michele-hernandez/what-harvard-and-princeto_b_828527.html.
[13]The White House.The Presidents[EB/OL].(2015-02-17)[2016-04-28].https://www.whitehouse.gov/1600/Presidents.
[14]Berry D.Ivy Admissions:Can It Really Be That Hard?[EB/OL].[2016-04-14].http://www.collegeconfidential.com/ivy-admissions/.
[15]Cooney S.CC/SEAS admit 6.1 percent for class of 2019[EB/OL].(2015-03-31)[2016-04-25]. http://columbiaspectator.com/spectrum/2015/03/31/ccseas-admit-61-percent-class-2019.
[16]Jan T.5 Questions for Harvards Admissions Dean[EB/OL].(2009-02-24)[2016-04-28].http://archive.boston.com/news/education/higher/articles/2009/02/24/5_questions_for_harvards_admissions_dean/.
[17]Fletcher C.Is an Ivy League College for You?[EB/OL].(2014-08-13)[2016-04-28].http://www.campusexplorer.com/college-advice-tips/05706FD0/Is-an-Ivy-League-College-for-You/.
[18]Admissions Hero.Which Ivy League is Right for You?[EB/OL].(2016-01-16)[2016-04-28].https://blog.admissionshero.com/which-ivy-league-is-right-for-you/.
[19]Kindergan A.Get Smart,then Smart[EB/OL].(2008-06-20)[2016-04-28].http://ivysuccess.com/therecord062008.htm.
[20]Alex P.Princeton Has Its Pick of the Brightest[EB/OL].(2004-05-03)[2016-04-28].http://ivysuccess.com/bergen_record.html.
[21]Andersen N.Which Ivy League University is Best For You?[EB/OL].(2015-07-01)[2016-04-28].http://www.51ustudy.com.au/en/college-application/ivy-league-university-best/.
[22]熊丙奇.“中国版常春藤”有多大教育价值[EB/OL].(2009-10-14)[2016-03-03].http://blog.qq.com/qzone/622007992/1255479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