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摘要: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国高等学府的先进代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崇高理想,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都有着不可推卸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同时也具有着良好的政治思想修为,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而且代表这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而当下正逢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无疑对于当代大学生党员以及全体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长征 长征精神 大学生党员 爱国主义教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她象征着无畏困难、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长征的伟大胜利所留给世人的长征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永远追寻并深入学习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掌握着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代表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代表,他们在大学生广大的群体中起到了引导、模范的作用。学习并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党员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及无私奉献的宝贵品德,从而更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起到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本文将从长征的历史背景出发,简述长征胜利的意义,并分析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分析弘扬、学习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党员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
长征始于1934年10月,当时正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期,由于博古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的误导,造成了我军的反围剿失败,这时的红军为摆脱国民党的包围与追击,中国共产党被迫实行了战略的大转移,撤出了中央的根据地,进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以保存“星星之火”①的革命力量,在长征的过程中,我军共参与了将近400余场战斗,共经过11个省,18座大山与20余条河流,在长征的漫长路线上②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这里也有我们熟知的“飞夺泸定桥”“桥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等。历经两年之后,在1936年10月,红军三个军团③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而这也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从长征开始共参加长征的红军共计约30万人,而结束后仅剩下了2万5千余人,可以说,长征的过程是残酷的,但这也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奇迹。
(二)长征的胜利意义
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地粉碎国民党想要扼杀中国革命在搖篮里的阴谋,同时也实现了我党的“北上”战略方针,将革命扩展到了全中国,为红军的扩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陕甘宁”根据地的确立与稳固,也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提供了稳定的后援支持;而长征的胜利不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使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中国革命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毛泽东也在总结胜利经验时说过:“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设想的!”虽然长征的过程是残酷的,但长征的精神确实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④所以,只有崇高的信仰、伟大的理想,造就了铁一样的红军,在艰苦卓绝中创造了奇迹。
二、弘扬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伟大的科学内涵,笔者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了以下概括:1.坚定了理想与信念,这便是长征能够胜利的核心,没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也就无法战胜长征过程中的种种困难;2.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3.坚持群众路线,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唯一宗旨的体现⑤;4.实事求是,务实创新,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期间有着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些艰难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了创造性的方针与决策,从而帮助红军渡过险关,而这也是创新务实的最好体现。
长征精神寓意深厚,不仅体现了当时红军坚定不移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诠释了伟大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也正是以长征精神作为根源,才发展出了之后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曾指出:“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心;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惧任何艰难困苦、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而这也是对长征精神最高的评价。
三、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现状分析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的长征征途中,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尤其在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在青少年中,大学生无疑是中间力量,而大学生党员所具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则是宣扬长征精神的重要环节。而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学习、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
根据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总体思想是积极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的入党意愿明确,在帮助老师、服务同学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党和国家的态度非常坚定,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党内关系良好,绝大多数党员都有着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处理好集体、个人的关系。
(二)大学生党员思想的不足
虽然大学生党员的总体思想状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个别党员虽然思想坚定,但在做事方面却忽视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总喜欢“干大事,做好事”,却不愿意埋头苦干,做一些繁琐的小事儿,而这是“党性”修养的不足,对党的事业认识得不够深刻;同时,还有个别党员集体意识淡薄,在具体的行为选择时崇尚“追求自我价值”却对集体利益弃而不顾。而这些问题也体现了加强政治学习、严格入党要求的必要性。
四、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启示
作为大学生的骨干成员,大学生党员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不仅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更好地为老师、同学服务,而且可以突出模范带头作用,在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长征精神的政治指导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政治教育的核心,而爱国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教育,更需要个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长征精神的核心也正是爱国,是一种永远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磨、随历史变迁而消失的信念。没有坚定的爱国信念,长征也将半途而废。而信念则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长征精神中坚定的爱国信念则是衡量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是指导大学生党员将自身的奋斗完全投入到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的动力源泉,也只有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个人的价值,从而帮助实现个人的理想。
(二)长征精神的思想指导意义
在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也更要得到升华,因为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多人越来越看中自身的利益,而这也是大学生党员思想不足的关键所在。无私的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便越加显得难能可贵,这也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我们则需要用长征精神中红军不畏艰难困苦,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人民群众的精神来武装自己,正确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清在市场经济下维护个人利益的危害,时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准则,做到真正的认知与行动相统一,从而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一致。
(三)长征精神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长征精神不仅可以在政治、精神上给我们提供重要的指导与方向,在日常生活中,长征精神也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长征过程中的纪律是非常严格的,不仅要严格听从上级的指挥与命令,而且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条件下也不允许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即使这样,在不得已取用群众物品或粮食时也需要留下借据,而当时红军中良好的纪律与生活习惯在当代大学生党员中是必须要遵守的品质之一;长征过程中严格的纪律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老师规定的标准,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借必还的生活习惯则是引导我们需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在市场经济下,诚信也是不可或缺的品格之一。也只有真正做到誠信守法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会被周围人所认可,在大学生中也能成为多数人的榜样。
(四)长征精神对性格的培养
长征的胜利归功与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长途跋涉的长征过程也是对性格的磨练,也正是这种精神被我们称为“胜利的法宝”,红军也是凭借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为中国之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告诉我们,没有毅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必定一事无成的,当代许多大学生党员中,较多人遇见困难喜欢投机取巧走捷径,这也是我们需要担忧的地方,如果没有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民族乃至整个国家是无法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而作为大学生党员,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发扬吃苦耐劳的品质,在遇到困难时,需要正视困难,敢于接受挑战,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老师与同学做出杰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虽然长征已经成为过去,但无形的“长征”却仍在继续,这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的精神给了我们诸多的思考,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了硝烟与战火,但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新困难却在时时刻刻考验着我们,我们依然要坚持长征精神中那些宝贵的优良作风,来迎接新的困难并战胜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而言,学习并弘扬长征精神,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可以鼓舞整个大学生群体,可以使更多人加入到建设校园、建设国家的队伍中来。也让我们努力学习并发扬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将这种宝贵的精神传承下去,这也是继承长征精神的最好体现。愿长征精神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星星之火:毛泽东名句,出处为《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②长征的漫长路线:长征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③红军的三个军团: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是缺编的,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红三方面军的缺编。
④习近平在纪念长征80周年中的讲话。
⑤党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牛丽娟.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李磊俊.长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J].管理教育,2008,(1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