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多少世人的梦想。登山运动员向往“登山到顶我为峰”的荣誉,科學工作者追求到达理论巅峰的成就,文学家们则努力成为像李杜那样的唐诗“山峰”。可惜,有才者甚众,“成峰”者甚少。这不能不引发思考。
溯本追源,要成为巅峰,先回观成峰之人。李白杜甫并为唐诗大家,按说为了成就盛名,应该争个高下,就像最近报纸上报道的,美国科学家对诺贝尔奖评委会评奖不公而抗争。结果呢,两人却于洛阳相识相知,留下一个“笔落惊风雨”的千古佳话。归结出来,就是攀登珠峰的希拉里的一个动作:让。
争,固然是人生的一种技巧,一种威猛。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是一种争,是一种阳刚美。遗憾者,黑哨乱响,药剂乱用,刻出了巨大的瑕疵。让,就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境界。“外举不避仇”,一让之下让来管仲,成就齐国霸业,又传不朽故事;一让之下让希拉里既登上了珠峰,又得到精神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五千年的洞穴中举着火把走来,到今天能悠然地品茶上网,其发展令我们陶醉。可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文明是怎么发展的呢?文明从不诞生古罗马的铁蹄之下,也不生长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他们爱争,却于争中迷失了自我,造成了历史长河的废墟与伤痛。而战国时期,诸子并存,取长补短,是“让”给了他们生存与发展。“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是在给人营造广阔的空间。历史的舞台容不下争先在其上耀扬的人物,却可以给谦让下的表演依次登台的机会。让,又构筑了心灵的空间。世事的纷扰混淆了人性的本真,让一步,就化得人性的空灵,可以清晰地看见人类命运的去从,走向时代的彼岸。这就是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境界。
攀登人生精神境界的高峰,只懂争是可怕的,只懂让是无力的。学会何时争,何时让,才是充要条件,才能辩证地对待世界。我们所尊敬的阿拉法特,是个会争的人,如今却在纠纷中衰老病逝;我们所熟悉的胡克,是个会让的人,竟被牛顿借走了万能引力定律。争与让,是生命的张弛,是文化的起落,是脚步的进退。张弛之度,既难以捉摸,又显而易见。
希拉里“争”,他努力奋斗到珠峰之顶;希拉里“让”,他恪守了心底的良知,攀上了人性的高峰。一片秋叶飘落,是争秋的风韵,是让树的新生?这真的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那就请停下来品味吧。乔丹在激烈的NBA中停下来品味了。我们没有那许多的荣誉、浮华干扰,又何不暂停生活的飞轮?这一让,说不定就搭起向上的台阶,引向那人生的另一座高峰。
【简析】
文一从危难时刻的商机表象入手,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上,围绕“共同敌人、共同灾难、共同担当”的义理思辨法,透析商家可能持有的辩解,层层剖析。首先假定“非谋利炒热度为纪念”,推断其“本质上也是心灵上对他人无视与冷漠的体现”;然后以二战类比,分析指出“对在‘9·11恐怖袭击中的幸存者和罹难家属心灵创伤的无视与冷漠,也是缺少人类应有的大悲大悯情怀,热度背后是道义的冷寂”;最后总括,强调“道义淡漠的非理性行为”实质。
文二从文化立意。开篇先从“登顶”之梦和圆梦之难做一迂回,为得到之难舍做了有力铺垫。然后陡转,意外地引出希拉里的“让”,让读者在鲜明的对照之中,思考、领悟“让”是一种大气、大境。接着纵横人类文明五千年,揭示出“让”对个人及社会发展诸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凸现出“让”的必要性。随后从辩证分析入手,阐明了如何看待“让”,学会“让”,顺势进入“良知”的人性世界加以剖析。最后以乔丹为例,以引导人们思考作结,言尽意未尽。本文立意高,拓展角度宽,说理充分,体现出思考的深度和表达的大气度。
【小试牛刀】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1.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2015年重庆高考作文)
2.在洛杉矶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里,当地一些富人流行着这样一种点咖啡的方式: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点者付两杯的钱,只喝一杯。服务生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这令我新奇和不解。后来有一天我发现一个拾荒者从容走进,坐下来,看着墙上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服务生从墙上揭下那张纸,扔进纸篓。我于是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