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许加盟、地缘网络与“桐庐派”快递业扩散型集群演化探讨

2017-03-09 17:49陈晋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桐庐网点机制

陈晋文

内容摘要:我国快递业呈现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桐庐派”快递企业占据了快递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在“桐庐派”快递业的扩散型集群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其独特的商业发展环境和传统文化造就的企业家精神是初始发动机制,特许加盟制是业务增长机制,地缘网络是劳动力供应与产业扩散机制。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桐庐派”快递企业形成和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快递业 桐庐派 演化 特许加盟 地缘网络 扩散型集群

迈克·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并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所在。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产业集群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概念,例如浙江的“块状经济”(谢嘉禄,1995),广东的“专业镇”经济等(王,2000)。冯军旗(2010)提出一种与产业集群相对新的经济现象—产业扩散型经济。这类经济现象有两个特征:一是地理上分散,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二是从业者基本是来自一个地方。浙江的“桐庐派”快递企业则属于比较典型的产业扩散型经济。历经20余年的发展,“桐庐派”快递企业已在全国形成一张由亲缘、地缘组成的巨大规模的快递网络,占据了快递市场半壁江山。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拟对“桐庐派”快递企业形成和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民营快递“桐庐派”的形成

民营快递“桐庐派”形成,以1993年桐庐钟山人聂腾飞创办申通快递为开端,其发展历程可以以2009年《邮政法》的颁布分为两个阶段。

(一)1993-2009年探索阶段

“桐庐派”快递企业刚起步时,完全是家族化管理,通过特许加盟制扩大网点,同时处于地下作业,被称“黑快递”。桐庐钟山人聂腾飞是申通快递的创始人。根据桐庐钟山人且申通现任董事长陈德军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孙侃在《中国快递桐庐帮》所记载:1993年聂腾飛为贴补家用,独自前往杭州打工,他除了在某印染厂打工外,还开始承接杭州与宁波之间的托运工作,即将客户需要托运的货物通过铁路送达指定地,这样的运营模式为今后发展快递奠定了一定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依存度增加,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江浙沪一带的进出口贸易猛增,长三角一带的外贸公司对运送报关单等小物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聂腾飞在杭州、上海、宁波等周边城市开始设立网点,并把业务从“托运”重新定位为“快递”。网点和业务量的增加使得人手紧缺,于是聂腾飞的家人在宁波、上海、慈溪等地加盟经营。这就是由家族成员组成的申通快递的雏形,也是国内第一家民营特许加盟的快递企业。随后,与聂腾飞相同出身的一部分老乡先后创立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速递、汇通快递,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通达系”快递(见图1)。

2005年邮政政企分开,淘宝崛起,“桐庐派”开始和淘宝网商户合作,用户群体开始转向电商件和个人件。“桐庐派”根据电商的特点,调低了快递价格,比当时的EMS和顺丰都更具有优势,业务量呈递增趋势。但是,“桐庐派”的快递业务在这个时期依然受到交通部门和邮政部门的排挤。

(二)2009年后的起飞阶段

2009年《邮政法》的颁布,使得“桐庐派”等民营快递企业合法发展。电商和快递的相辅相成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改变,如图2所示。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桐庐派”快递企业则占了我国快递市场近60%的份额。2009年以来,面对多家快递企业的竞争激烈,“桐庐派”一直以价格低、网点多为优势占领市场,但随之而来的服务差、风险高、运送慢的弊端显现。

“桐庐派”快递业扩散型集群演化机制

“桐庐派”快递企业的形成中地理环境和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特许加盟制、地缘网络、产业吸纳是重要形成机制。本文以“桐庐派”快递企业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为切入点,分析“桐庐派”快递企业发展演变的形成机制。桐庐县的地域优势、商业环境和人文底蕴相互交融,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桐庐县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同时享尽上海、杭州、义乌、宁波等经济发达城市所带来的辐射效应。桐庐县下诸多地方产业集聚的经济现象也反映出桐庐人善于因时、因地制宜来创业,并形成良好创业经商氛围。所以“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在桐庐孕育有必然的地缘因素。

(一)企业家精神是初始发动机制

“桐庐派”民营快递业的起步、发展和壮大的演化过程中,桐庐籍快递企业家具有典型的企业家精神。而这些“桐庐派”快递公司的创始人例如聂腾飞、聂腾云、陈德军、喻渭蛟以及赖梅松等群体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具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桐庐派”创始人的文化水平都偏低,但穷则思变,在大多数人不愿意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愿离开家乡的时候,“桐庐派”创始人毅然走出大山,在打工过程中发现快递业的商机。但在当时的国家体制下,整个社会结构是固化的,民营快递企业都被冠上“黑快递”的头衔。他们就只能在晚上或者以各种方式逃避邮政和交通部门的中途审查,这使得他们获得较大经济收入的同时, 也面临着很大的体制性风险。就算当时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都让人举步维艰,但是从外贸公司宁愿花高价让他们快速送件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人们对快递的需求。

具有异于常人的吃苦实干精神。“桐庐派”创始人都出身贫寒,农民本身就具备善于吃苦的秉性。陈德军(2014)对此说道:“当时90年代初期,我们都是带着字典,靠一张翻烂的地图去送货的,为了赶速度,睡桥洞、睡大街都是家常便饭,还要逃避邮政、工商和交通部门的监管,送件迟到还会被骂,这种回忆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

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特许加盟制”是极具“桐庐派”特色的扩张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和极低的成本下,迅速扩散网点。另外,寄件最低价、周六日不休息、次日达隔日达等业务、与淘宝商户全面合作、将制造业线下与线上结合等,“桐庐派”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着公司内部以至快递行业的整体进步。

(二)特许加盟制是业务增长机制

特许加盟制是“桐庐派”民营快递企业业务扩散的主要机制。农村出身的老板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模仿,采取特许加盟制进行迅速扩张,同时分散风险。该加盟制就是各地网点自行租房、自行购买车辆、招聘员工,且寻求和发展下一级网点承包商,自担成本,实行自负盈亏,同时必须向总部缴纳特定金额,加盟商数量越大,快件收送量越大,总部所得收入也越多,加盟商可以充分利用总部的品牌优势,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快递价格,享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各加盟商之间的协作越强,快递业务就拓展得越快。

桐庐人之间加盟合作,点与点之间紧密合作,如今在“桐庐派”的“渔网”下,几乎派送无盲区。每家“桐庐派”都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區和直辖市的地级以上城市(除西藏阿里地区以外)实现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90%以上,服务网点都超过2万家。特许加盟制作为业务扩散机制,门槛低,灵活性强,在“桐庐派”快递企业的全国业务扩散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在原始积累阶段快速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也带来“诸侯割据”、划地为营、服务参差不齐等不良现象。

(三)地缘网络是劳动力供应与产业扩散机制

“桐庐派”快递企业的另一个扩散机制是“地缘连带”,就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发生的一个人口流动现象。每一家“桐庐派”快递公司都是靠家乡的亲朋好友共同奋斗创办起来的。如图3所示,在创业初期,为满足快递业务的拓展,“桐庐派”快递公司的各个创始人劝说同村的亲戚朋友,以“承包”的方式来经营不同城市的快递业务。就全国而言,所有城市网点负责人中超过90%是桐庐人(申通快递提供数据)。几乎每个城市的网点负责人都与总部有一定的亲戚或者老乡关系,使业务往来更畅通并保持忠诚度,并且避免有员工偷带包裹或夹带私款逃跑的事件。通过“地缘连带”机制,桐庐人将“桐庐派”快递企业的网络迅速扩散,不断发展壮大。

在“桐庐派”快递企业网点扩散过程中,产业吸纳效应发挥了很大作用。所谓产业吸纳效应是指在产业受益以及产业进入便利等因素下,发生的涌向某个产业的人口集聚现象(冯军旗,2010)。对于桐庐人来说,快递业门槛低,利润高,所以随着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桐庐有许多不同行业的人开始跳槽到快递公司。桐庐籍快递的从业者成倍增长,直至今天发展到30多万,从而形成了很长的产业吸纳曲线。

结论

在“桐庐派”快递企业形成过程中,其独特的商业发展环境和传统文化造就的个人企业家精神都是重要因素。在“桐庐派”快递企业形成机制中,特许加盟制是业务扩散机制,地缘网络是劳动力供应机制,产业吸纳是产业扩散机制,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桐庐派”的形成。“桐庐派”快递企业的演化过程也是我国民营快递产业升级的过程,而快递产业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兴起的新兴产业,“桐庐派”快递企业快速生长、占据市场的同时,只一昧扩大规模和牟利,没有将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从根本上转变。“桐庐派”快递企业之间的关系微妙,因利益冲突而无法团结,是“桐庐派”发展道路上最坚硬的绊脚石,进行积极的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马克·格兰诺维特.硅谷社会关系网络[R].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0

2.徐振宇.小农—企业家主导的农业组织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孙侃.中国快递桐庐帮(三通一达崛起之谜)[M].红旗出版社,2014

4.李芏巍.快递来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5.汤化楼.我做8年快递员心得—快递服务50法[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6.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4[R].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4

7.徐勇.中美快递产业对比分析研究[C].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2011

8.朱敏.快递企业间协作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9.候丹.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0.冯军旗.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J].中国市场,2010(13)

11.冯军旗.“新化现象”的形成[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12.郑风田.村企关系的演变:从“村庄型公司”到“公司型村庄”[J].社会学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桐庐网点机制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桐庐县:科技编织“桐庐梦”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