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炎
“根据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普京的命令,即日起俄军开始减少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以‘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为首的航母编队将是率先离开的力量。”2017年1月6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国防部视频会议上发布了这一消息,正如2016年11月15日俄航母正式参战一样,突然的撤军决定再度震撼了世界,俄总参作战总局局长、驻叙俄军总指挥卡尔塔波洛夫透露,近两个月的作战中,“库”号航母编队的苏-33、米格-29KR舰载机、护航舰艇上的“暗礁”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与部署在叙境内的S-400地空导弹营共同构成统一防空体系,分别从海陆两个方向提供了可靠的掩护,保证了叙政府军不受干扰地解放了北部重镇阿勒颇。美国“第一防务”网站提醒,要注意俄军施展“李代桃僵”的计策,撤离航母舰艇是假,留下苏-33等舰载机继续警戒是真,毕竟俄军在叙利亚方向最缺的就是航空兵力量。
“亮剑”真相
俄国防部主办的红星电视台把俄航母首战叙利亚形容为“亮剑”,尽管中途经历一些波折(诸如航行冒黑烟,连坠两架舰载机等等),但总体作战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卡尔塔波洛夫透露,在打击叙境内“恐怖分子”的基础设施、军事装备及火力点的过程中,航母编队共完成飞行任务420架次,消灭目标1 252个,其中多半是由苏-33完成的,而且该机还创下俄海军舰载固定翼机历史上的首次对地攻击。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此番随“库”号远征的喷气式舰载机约20架,已知至少有8架苏-33和4架崭新的米格-29KR多用途歼击机,不过苏-33和米格-29KR各有一架坠毁。尽管如此,这些飞机的表现依然抢眼,红星电视台在“库”号上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康斯坦丁·伊萨耶夫说,仅在2016年11月15日参战当天,“库”号一次性出动10架苏-33,每架战机都挂载了中近距空空导弹,还有4种型号的航空炸弹,表明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降完全没有问题。
更让人意外的是,苏-33挂载的尽是些老旧的OFAB-250系列无控高阻炸弹,没有什么制导弹药乃至目标瞄准吊舱,可是回传的视频显示该机空袭效果不错,大部分炸弹落在无人机镜头十字瞄准线对准的区域附近,说明炸弹落点与预期瞄准点偏差很小。之所以有这样的“百步穿杨”功效,苏-33的诀窍是SVP-24-33综合计算机系统,其本质是一种自动化轰炸瞄准具,根据目标的大地位置(GLONASS卫星输入坐标数据)、攻击方式(起飞前预先规定或中途输入)、飞机的航向和绝对速度、高度(通过GLONASS输入)、气象条件(通过机载装置和无人机获得)、炸弹种类等诸元信息,计算出相当精确的投弹时机。飞行员只需按照系统的指示,把飞机开到投弹区的概略位置,然后把剩下的活交给SVP-24-33,系统自控飞机沿有利航线向目标接近,到达最佳投弹时机时打开弹舱投弹。据透露,有了SVP-24-33,苏-33在5 000米高度水平投弹的命中精度可达10~15米,堪与精确制导炸弹媲美。观察叙利亚战场,叙反對派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支持阵线”(今改名“征服阵线”)都没有现代化的防空系统,只有少量轻型防空武器,他们主要靠目视搜索瞄准的肩扛式地空导弹、小口径高射炮等,这些武器在昼间对300~3 000米的中低速目标有一定命中概率,对中高空飞行目标或者夜航飞机基本没有威胁。显然,SVP-24-33系统允许苏-33载机在敌火威胁之外发起攻击。
俄罗斯《军火库》杂志主编维克多·穆拉霍夫斯基却表示,“库”号航母及其苏-33、米格-29KR舰载机的战斗力不容质疑,包括航母舰载机飞行指挥系统和保障工作等都是经过长期准备的,能够得到实战检验。他强调,“库”号航母编队前出东地中海,是得到良好的通信和自动化指挥保障的,其终端与俄国家防御指挥中心(NDCC)联在一起,况且航母打击群除了舰载机,还有护航舰艇携带的“口径”NK巡航导弹,作战手段非常丰富。更微妙的是,根据欧洲空客公司防务与航天分部(简称空客DS)提供的卫星图像,2016年11月底以后,“库”号已将多数舰载机直接送上叙境内的赫梅米姆基地,从那里去轰炸敌对武装控制区域,鉴于航母到底携不携带飞机返航并未公告,因此不排除苏-33继续在叙作战的可能性。
“雄鹰”与“乌苏里虎”
俄罗斯《国家之翼》透露,俄军只有独立第279舰载歼击航空兵团遂行上舰作战任务,该团第1、2大队掌握着全部18架苏-33(因为赴叙作战出现损失,数量减少到17架)。两个大队都有自己的队徽,第1大队是雄鹰,第2大队是乌苏里虎(在中国称东北虎),后者的意思代表这些歼击机都是由远东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KnAAPO)制造的。要强调的是,第1大队的飞机编号是红色60~76(不连续),第2大队的编号是红色77~ 88,观察红星台发布的视频,两个大队都抽掉了苏-33参战。
说起苏-33的缘起,要追溯到1972年苏联确定开建1160型核动力航母(后夭折),米高扬和苏霍伊设计局进行相关舰载机的竞标,前者推出米格-23K多功能歼击机,后者则提出苏-24歼击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的舰载型。因1160型航母下马,米高扬设计局暂时失去兴趣,自动退出竞争。但苏霍伊设计局没有放弃,甚至另起炉灶,直接为海军开发代号为“暴风雪”的系列舰载机,包括“闪电”歼击/截击机(单座和双座)、“暴风雨”强击机和“信号旗”双座侦察机,它们基于在研的国土防空军(PVO)用T-10重型歼击/截击机(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苏-27)开发。
然而,再旺盛的希望之火若得不到回应,也会慢慢熄灭,由于长时间看不到苏联政府和海军“大治航母”的动静,早已重任缠身的苏霍伊设计局不得不把“暴风雪”项目搁置起来,转而集中精力于苏-27的深度开发与改进上。应该说,苏-27的研发工作已经落后于美国,美国此时已经给空军和海军装备F-15与F-14战斗机了,而苏联却在1982年才开始量产苏-27,主要生产基地KnAAPO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才造出约150架苏-27。就是在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订单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一心想抗衡美国航母的苏联海军坚持一个原则,即加强航母的防空能力,说白了希望苏-27尽快能派生出海军型,使之能与1143.5型航母匹配。
苏-27的海军型被命名为苏-27K,1982年开始试制,1987年8月17日,试飞员V.G·普加乔夫完成首次陆地飞行,由于采用三翼机布局,极大提升了飞机在降落时的操控性。它的12个武器外挂架可携带不同的空中格斗导弹(包括R-27、R-73、R-77),也可挂载Kh-31系列反舰/反辐射导弹和各类航空炸弹,机身下部可悬挂一个容积达6 000千克的副油箱,可以进行空中加油。苏-27K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3吨,但在利用航母甲板的滑跃甲板起飞时不能超过28吨,也就是说白白地损失了5吨武器或燃油的载荷,从而减少30%~40%的航程,大大降低空中作战能力。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为了不拖延首架舰载歼击机的供货日期,苏霍伊设计局没有时间去改造机体前部支架,也没来得及对机身进行加固设计……
1987—1989年,苏-27K在乌克兰的“尼特卡”中心进行边试飞边改造的工作,1989年11月1日在“第比利斯”号(今“库”号)航母上完成首次起降,但直到年底该机也未能列装,原因是它未能通过所有的预定试验。尽管如此,KnAAPO还是决定投产,并将其命名为苏-33舰载歼击机。1992年,俄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认可苏-33列装俄海军航空兵,搭配“库”号服役。从1992—1996年生产线关闭时,KnAAPO共计全新制造了24架苏-33,属于第4~9批次产品,而要是加上原型机、静力试验机和初始生产样机,苏-33总产量为33架,在整个苏-27家族里堪称“少数派”。有意思的是,苏-33停产时,KnAAPO还提前准备了多架达到最新的第9生产批次的苏-33零件,但是最后未能进行总装,后来这些零件成了独立第279团賴以维持苏-33机群运转的“宝贝”。由于苏-33的特殊性,没有任何一家俄国防部飞机大修厂具备大修和升级苏-33能力,所以独立第279团的飞机都得回“娘家”KnAAPO进行“美容”。2000年8月,KnAAPO成功修复了一架发生事故损毁的苏-33。2002年10月,该厂还交付了首架升级后的苏-33。该机升级了飞行仪表,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和新型电子情报系统。此后,独立第279团的苏-33都陆续进行了升级。
别看苏-33受制于俄海军航母发展缓慢,导致装备数量奇少,但它的性能却是有口皆碑。该机的气动力效率(升阻比)是苏-27家族中最好的,翼面积达到67.84平方米,翼展14.7米,展弦比3.18,明显降低空气诱导阻力,气动力效率几乎是苏-27家族之冠,最大升力系数达到2.4(苏-27是1.83,苏-35在两者之间),最大升阻比(lift-drag-ratio)较俄空天军现役主力苏-27S歼击机多了约10%,超过13,号称超过包括F-22在内的所有飞机(苏-27是11.8,同时代飞机大都在12以下)。气动力效率的提升,使得苏-33在使用相同燃油的情况下,航程增加15%~20%且机动能力更好,仅靠内燃油的航程就达3 200千米,而且落地速度降低到240千米/小时(这是升力系数提高的缘故),使降落更简单,冲击更小,减少飞行员体力负荷及延长机体寿命等。苏-33采用性能优良的AL-31K发动机,其推力达13 300千克力,这能够保证飞机在从甲板上滑跃起飞时获得足够大的加速度。飞机上还安装有可收缩式Г字形空中加油管,空中加油任务由另一架带悬挂式油箱的苏-33来完成。
与其它苏-27系列相比,苏-33表面非常简洁,几乎都由大块组件构成,这使得接缝处产生的阻力以及增加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尽可能减少。重要部位有陶瓷-金属多层复合装甲,比传统的钢或钛合金装甲强,可提升飞行员与飞机的生存性。要强调的是,当初俄罗斯设计师雄心勃勃,想给苏-33换上碳纤维机翼,以减少重量、增加强度并提高隐形性能,生产部门确实也拿出了实用化的碳纤维机翼,但俄海军基于安全考虑不愿冒进,扔坚持成熟的金属机翼。事实上,在新式苏-35乃至T-50歼击机上已出现大块预成型复材蒙皮(最长达8米),而生产苏-33的“老家”——远东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KnAAPO)已能对钛合金、复合材料预成型块材加工成型,可见俄罗斯在批量生产便宜耐用的复材机翼方面没有问题。
苏-33使用折叠机翼,折叠后的整机宽度只有7.4米,比美国F/A-18E/F、法国“阵风”M等舰载机都要小,这除了节约宝贵的航母停放空间,在地面上,也令其能停放到俄罗斯及其友好国家常见的小型机堡(主要适应米格-21歼击机)中,而不必新建机堡,就如同“狡兔三窟”,战时敌人更难瘫痪苏-33的战斗力。飞行员座舱中,安装有K-36K型新式弹射座椅,座椅靠被后倾30度,使飞行员在进行空战时能更轻松地应付飞行过载问题。
苏-33的武器系统上装备有先进的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系统,它能精确地发现和跟踪地面及海上目标。该系统能跟踪10个目标并同时对多个目标发射导弹。同苏-27歼击机一样,苏-33歼击机上装备有光电定位仪(测温定位仪和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系统。苏-33上安装有“白桦树”无线电电子侦察仪,它能及时通知飞行员飞机是否受到敌机雷达的照射。另外还可使用位于机翼末端的REP电子干扰吊舱来对敌机进行主动式无线电电子干扰。这就使得苏-33在空战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苏-33上的SVP-24-33专门导航设备能保障飞机在海洋及陆地的任何地理环境下飞行,准确将飞机引导至己方的航母编队并在航母甲板上进行自动降落。
机上武备包括一门30毫米口径GSh-301航炮,备弹250发,12枚空空导弹,其中包括:远距导弹R-27ER和R-27ET,这两型导弹性能优异,一些性能接近美国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中距导弹有R-77,R-27P和R-27T;近距导弹为R-73型。同时,一些航空炸弹和反辐射导弹也可挂载。
品头论足:“中国弃购”的影响
一直以来,俄海军把主要精力花在潜艇部队建设上,心里虽然清楚航母及其舰载机的重要性,怎奈阮囊羞涩,“顾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因此“借船出海”就成了解困之道。早在21世纪初,俄罗斯就对外积极推销航母、舰载机产品和技术,希望用外资盘活国内科研生产链条。在舰载机方面,俄罗斯当然希望“救活”潜力巨大的苏-33,问题是舰载机是要和航母配套使用的,而谁需要像“库”号那样的重型航母呢?放眼世界,只有中国,据俄罗斯《航空航天杂志》披露,1998年,中国曾与俄罗斯接洽订购苏-33舰载机,但因采购量只是个位数,被俄方认为没有经济效益而予以拒绝,后来,中国提出一次性购买12~14架苏-33,但俄罗斯还是不肯接受。接下来,俄罗斯提出一个方案,要求中国首先购买12~14架苏-33标配型,供中国海军航空兵作为教练机使用,然后再购买36架完善型苏-33舰载机,这摆明是拿中国的资金来恢复俄罗斯的生产线,特别是俄方拒绝任何技术转让,结果轮到中国人不满意了……
为了打破俄罗斯的技术封锁,中国在2001年找到乌克兰,花重金把苏联时代遗留在黑海“尼特卡”飞行训练中心的一架苏-27K舰载机原型——T-10K-03试验机(已丧失飞行功能)买走,然后由沈飞进行全面的技术摸索与精密测绘,掌握了包括可折叠式机翼等关键技术经验。随后,沈飞在国产歼-11B歼击机的基础上,融合T-10K-03的技术成果,到2012年9月生产出绰号“飞鲨”的歼-15舰载机。如此一来,苏-33的“外销之路”算是堵死了。
终结苏-33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印度人的决定。2004年1月,印度决定接手俄海军弃用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中型航母,鉴于该舰空间面积的先天不足,印度海军只能选择“小一号”的米格-29K舰载机,订购数量达到45架,足以满足俄罗斯米格集团开启生产线的需要。正因为有印度人接盘,加上外销显著降低了飞机制造成本,因此在2012年2月20日,俄海军正式与米格集团签署协议,购买24架米格-29KR,字母“R”代表是俄軍自用型,全部航电设备都由国内解决,预示着苏-33的去留已成定局,“苏-33时代”终将离去,俄舰载航空兵的“米格-29时代”很快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