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莲,张燕珊,郑敏煜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气象局 364100)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典型的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光热资源充足,适于生物生长。2006-2009年龙岩市永定区(原永定县)农业局、龙岩市永定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及龙岩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龙岩市永定区的虎岗镇汉洋村、岐岭乡竹联村、下洋镇初溪村,新罗区的岩山乡、适中镇、大池镇、江山乡及连城县的北团镇进行雪莲果的多点、多年栽培试验。从永定区试验点测产看,雪莲果产量质量均达中上水平,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2370 kg。为立足本地优势,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本地农产品经济价值,本文根据雪莲果对自然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永定区气候条件对雪莲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利于雪莲果生产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生产管理措施,为提高雪莲果产量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雪莲果,又称菊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厄尔瓜多到阿根廷西北部海拔800~3500 m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甜而多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食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在雪莲果的块根中发现了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低聚果糖,由于低聚果糖很难被消化道中的酶分解,极易被人体吸收,加上其热量低,因此摄入后不会引起肥胖,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低聚果糖还初步显现有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预防便秘等辅助作用[1]。雪莲果茎叶含有高蛋白,具有开发成绿色动物饲料的潜力。
雪莲果的生育期弹性较大,一般在生长期210~220 d之间,具有耐强光、喜中低温、忌水怕旱等特性。特别适合生长于海拔1000~2300 m的砂质土壤,喜光照,15~30℃均可正常生长,在15℃以下生长停滞。不耐寒冷,遇霜冻茎枯死。在本地雪莲果3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可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芽出苗期,6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收获期。
雪莲果原产于热带高海拔山区,最适生长温度15~22℃。一般春季5 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定植,在15℃以下生长停滞,不耐寒冷,遇霜冷茎枯死[2]。永定区12月至翌年2月冷空气强盛,最低温度多稳定在5℃以下,各乡镇都有霜冻发生,易造成茎叶枯死,此时不宜移栽。
从永定区1981-2010年(近30年)间每年的3月各旬5 cm地温资料(图1)可见,从3月中旬开始,5 cm地温基本稳定通过15℃,此时可以开始整地并进行深耕,施足有机肥作为底肥,同时采用薄膜育苗,到4月上中旬后,气温已稳定通过15℃时,雪莲果高10~20 cm,此时可进行移栽;至4月上旬左右,永定区平均气温达18℃以上,利于雪莲果生长。
图1 永定区1981-2010年3月各旬5 cm地温
雪莲果不耐暑热, 既怕涝又怕旱,因此降水量是决定雪莲果产量的主要因素。如表1所示,从历年各月降雨量分布来看,永定区正常年份当地的降水基本可以满足雪莲果生长所需水分。但也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阶段性干旱,此时需要适量补充水分,保证土壤湿度。如开春后永定区又处于南海高压增强北顶,或大陆移动性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合并控制的天气条件下,春雨迟迟未来或匆匆而过,就容易发生春旱。据历史资料统计,永定区以小旱居多。此阶段雪莲果需水量较少,因此对雪莲果生长的影响不大。
6-9月是雪莲果块根和块茎膨大时期,也是永定区降水偏多的时段,要注意排水防涝,以防积水导致雪莲果浸泡或淹没于水中。但遇到少台风或者地方性雷阵雨不多的年份会发生夏旱;少数年份如雨季姗姗来迟,或雨季不明显(空梅)也会在初夏(5月)发生干旱,此时天气炎热,温度偏高,降水量偏少,对于雪莲果的生长非常不利,需要引水灌溉,增加地表湿度,以保证植株的需水量。
表1 雪莲果主要生育期降水分布情况 (单位: mm)
雪莲果是长日照作物,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生长和开花[3]。从历年历史资料(表2)可见,永定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757.5 h,以7月为最多(213.7 h),3月为最少(86.6 h),年日照百分率40%,大多数时间日照充足,利于长雪莲果的生长。
表2 雪莲果主要生育期日照时数分布情况 (单位: h)
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建议农户在 3、4月进行育苗栽植,可采取大棚营养袋育苗、地膜覆盖等方法促使其提早发芽。移栽后及时覆土、小水浇灌,注意保温保湿。
尽量选择在夏秋气候凉爽、光照充足的高海拔(1000 m以上)地区种植,并采取轮作(前作最好是水稻),以避免减产以及病虫害的发生。
根据雪莲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期需注意水分均衡供应,避免块茎开裂。雨季要及时排水,如出现阶段性干旱,应适时进行节水灌溉。
11月下旬以后雪莲果完全成熟,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时段进行采收。由于雪莲果富含水分,采挖应选择晴好天气,以减少裂口产生,保证品相。
[1]陈燕,王文平,曾艺琼.雪莲果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4):175-177.
[2]高雅霞,高磊,邵长勇.新型药食兼用食品雪莲果的种植及开发前景[J].中国种业,2010(2):74-75.
[3]吴先英,韦廷才.雪莲果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6,24(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