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华
(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 353100)
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山区,海拔在700 m以上,夏季温度通常比平原地区气温低5~8℃,较适宜越夏苦瓜的生长。近年来,建瓯市开展高山苦瓜种植,苦瓜在高山地区生长,适应性强,长势良好,每667 m2产量达1500 kg,经济效益达2500元。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笔者于2010-2015年在高山地区推广苦瓜丰产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现将高山苦瓜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高山栽培苦瓜要选择市场适销、耐热性强、耐湿、耐肥的品种。近几年来建瓯高山地区选用的优良品种主要为碧绿二号、杨子洲苦瓜、蓝山大白瓜、种都三号王等品种。
高山苦瓜最佳栽培时间为4-7月,4月播种,5月份苦瓜3、4片叶时定植。
栽培苦瓜的山地要求土壤疏松,无树头、芦头等杂物。苦瓜比较耐肥,尤其在早期生长,需充足的养分,因此,栽培苦瓜的田块要施足基肥,每667 m2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 kg,再沟施生物有机肥150 kg。畦宽(包沟)1.3~1.5 m。双行栽植,株距0.5 m,每667 m2定植1200株。选择在晴天进行移栽,为便于管理,应将大小苗分开定植,并及时浇水定植。
除施足基肥外,定植后要及时进行追肥。定植后施1次保蔓肥,用10%稀薄人粪尿浇施;开花初期及第1次采收后,每667 m2用复合肥30 kg追肥,每采收2次进行追肥1次。进入结果期后,每隔7~10 d喷1次浓度为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生长和开花结果。
当苦瓜苗长到45 cm左右长时,要及时搭好“人”字架并引蔓上架,人字架高度2 m左右,在距苗木8 cm处插1根小竹竿,将4根小竹竿扎成一束“人字架”然后引苗上架。苦瓜主要以主蔓结果,应及时摘除侧蔓,并及时摘除过密的无瓜老蔓、细弱侧枝和老弱病叶及畸形瓜,以保证苦瓜正常生长。
苦瓜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霜霉病在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的条件下易发病。发病时,病叶由下向上发展,除心叶外全株叶片枯死,叶背呈黑色。可采用53%金雷多米尔5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75%达科宁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苦瓜幼苗期感染疫病多始于嫩叶,初起时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萎蔫,病部缢缩干枯;成株发病后,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症状,后缢缩萎蔫枯死;叶片发病后,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垂;瓜条染病后,病部出现水浸状凹陷,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稀疏霉状物。主要防治措施:①实行高畦栽培,进行种子消毒;②控制浇水,切勿大水漫灌,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滴灌;③选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7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尔6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苦瓜嫩果在开花后15 d即可采收。苦瓜的商品成熟标准:皮色发亮、瘤状突起饱满、瘤沟变浅、果顶颜色变浅、尖端较为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