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海 平
(长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浙江 长兴 313100)
幸福感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对整个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也是衡量我们对目前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生活状态是否比较满意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个体的人格特质、所从事的工作及所处的组织环境等。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感知状况[1]409。
党和政府已经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调查证实,健康的社会心态确实可以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敬业的精神状态,充满热情地投身到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相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则会让人悲观消极、精力分散,不能以饱满的状态干事创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起到阻滞的作用[2]2。
当然,我们当今整个社会的心态主流是好的,精神风貌、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能忽视不良社会心态对人们的影响。
1.浮躁急躁的心态 浮躁急躁的心态使得个体没有思想内涵,倾向于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现实社会中,衡量个体工作的好坏,大多是由获得的金钱多少决定。在逐利本能的驱动下,一部分胆子大,敢作敢为的人率先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收获了财富,成为周围人们的榜样,并引来大家纷纷效仿,于是浮躁急躁、急于获得成功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简单讲,对这些人来讲,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是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是能马上插队。
2.怀才不遇的抱怨心态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所创造出的价值容易产生过高的评价,但对于社会、单位给予自己的回报却会过低估价。通俗地讲,不少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总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认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怀才不遇心态。这种心态会进一步导致个体对社会的不满、对单位的不满及对生活的不满。人们习惯进行横向比较,不愿意做纵向比较。周围原本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人现在过得比自己好,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似乎别人的所得是对自己的剥夺的感受,进而产生诸如“愤青”的怨恨心理。
3.不确定的弱势心态 2015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曾说“银行是弱势群体”,引起了现场的哄堂大笑。这种现象说明,大家眼中的强势对象也存在着不确定的弱势心态。这种心态来自于外界的不确定因素。贫富的反差、收入的持续稳定、地位的升降,对于个体来说,都是引起弱势心态的原因。这种心态的产生会造成人们强烈被弱势化的感觉。
1.目标理论 持有目标理论的学者认为,幸福感产生于个体设定的目标得到实现,个人内心渴望的需要得到满足。每当个体的人生目标得到实现时往往会产生幸福感,相反则会产生个体对目标没有达成的痛苦。人生目标是个体行为的内在状态,并不能被外人发现。这种目标和需要比外在的目标,如地位、金钱、外貌等,更能让个体产生幸福感[3]369。
2.活动理论 该理论则认为,幸福感是个体参加活动时获得的各种感受的副产品,是个体自身拥有的潜能得到全面发挥时的感受,它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一种感受,而不是活动结果或活动目标实现后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感受[4]223。
3.判断理论 即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是个体用现实生活中具备的条件对比某一标准后获得的心理感受。这种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本文对社会心态和幸福感量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国内的适应性,采用了五级李可特量表。得到的数值越高社会心态越健康,幸福感指数也越高。通过问卷的发放、填写与回收,数据的汇总,以及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5]79,得到了以下结论(参见表1、表2):
表1 样本的分布统计
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本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70后和80后比例、工作经历在5年以上和以下的几乎各占一半,其中学历结构中本科占据了一半以上。
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个体的社会心态与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心态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的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培养好的社会心态,对个体提升幸福感指数非常重要。
表2 社会心态与幸福感相关关系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快乐中工作和生活是人们向往的境界。在工作生活中带着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不仅会降低幸福感,还会削弱人们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社会心态与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个体的社会心态,使其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指数[6]440。
1.营造和谐友好的组织文化,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温暖 工作中,幸福感的提升不仅可以来自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可以来自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特别是80、90后的员工。企业单位应该反思传统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人性化的文化。现代的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开放性也更强,大多希望企业内部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问题放到桌面公平交流;同时,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欢相互平等、相互尊重[7]119。
2.工作上应该适度授权,设定目标,让成员得到价值实现 如果单位成员的自身价值和能力得以实现,自身的能力获得组织认可,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如被领导重用的幸福。实践中,过于集权会打击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人产生一无是处的错觉;授权过度又可能导致权力下滑,管理失控。领导在工作中进行适度授权,有利于成员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有利于成员创造力的培养。适度授权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员工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更高的幸福感。
3.生活中应该多组织团队活动,使成员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愉悦感 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更该是心理上的。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团队成员缺少了沟通和交流。通过组织团队活动,让那些最简单、最触手可得的幸福回归到我们的身边。通过组织活动,还有助于建立起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都是以相互信任为核心的。各种组织活动更符合80、90后员工对快乐的追求,因为他们既要工作,更要生活,而且更会生活[8]129。
[1] Cheng ST.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revisited: A discrepancy perspective[J].Psychology Aging,2004(3).
[2] 中南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心.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2014-06-12)[2016-09-
08].http:∥policy.csu.edu.cn/NewsDetail.aspx?ID=507.
[3] Bruce Heady.Subjective well-being: Revisions to 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 Using National Panel Data and Panel Regression Meth
od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6(3).
[4] 易凌峰,佛 洁.高技术知识员工压力来源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9(1).
[5] Gerthart, B.The dispositional approach to job satisfaction: Sorting out the 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1).
[6] Bond, M.The pursuit of happiness[J].New Scientist,2003(4).
[7] Diener E, Robert B.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2(2).
[8] Rask K,Astedt-Kurki P,Paavilainen E.Adolesc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Family Dynamic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