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 李 秦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穴……”。可见,幻想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美术课需要学生的幻想,而音乐能激发他们的奇思妙想。
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作了精彩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学生们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既能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教学气氛,又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和谐发展,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激发美术课堂活力。
音乐导入新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生活多美好》一课中,用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导入新课,歌中唱道:“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优美的旋律激起了学生的共鸣,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脑海中浮现出生活中快乐美好的景象,为学好这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用语言描述导入,不能充分展现生活的美好,不如音乐开门见山、更具吸引力。再如,《神奇的大树》的新课导入,我试着用音乐这样创设情境的:请学生都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随着老师播放的乐曲“百鸟朝凤”,孩子们静静的倾听着那林中传来一声声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不同的鸟鸣声此起彼伏,悠扬婉转,激越空灵,把孩子们领进了一个美丽神往的“鸟的天堂”。用音乐创造了树林中百鸟齐鸣的情境,各种动听、婉转的鸟鸣声(音乐)把学生引领进一个对新知自觉感悟的幻境中,把课堂变成了清晨的树林,仿佛孩子们迈步其中,与大树对话,与小鸟对话,与动物对话。有的孩子听到:画眉的叫声特别好听,小松鼠从树洞里跑出来看热闹,许多蝴蝶翩翩起舞为百鸟合唱伴舞……学生们笑声不断,个个兴趣盎然。为讲述“大树的故事”,为创作“神奇的大树”奠定了基础。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兴趣是能量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新课时在课堂上通过音乐宣染气氛、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同时通过音乐的直观感受,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学生完成一幅画如同写文章,事先要经过大脑的精心构思,这个过程也就是腹稿的过程。我们不妨在这个过程中配上音乐,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为下一步动笔作好铺垫。
比如,在教学《花灯》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欣赏民乐合奏《步步高》《金蛇狂舞》等,同时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一下,当人们在欢庆节日或遇到喜事时心情是什么样子?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怎样?此时学生体验着热情洋溢的旋律,感受着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强烈对比,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这课的学习内容。
再如,《今天我值日》,可以播放《劳动最光荣》《蜗牛与黄鹂鸟》等这些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解新知的情境,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发散思维,在这个音乐声中打好了腹稿,画起来也就不难了。在新课中播放音乐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感悟美的生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新知。
绘画时通过眼、手的配合,美术教师再加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能给学生美的感受,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一种极佳的学习氛围,学生作的画更具有活力。
比如,教学《鄱湖渔歌》,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再配上一段有关描绘《渔舟唱晚》的古筝音乐,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作画,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旋律,使他们在恬静优美的音乐中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这时画出来的画就会有一种韵味感。
再如,《小花猫》一课,学生在作画的同时,欣赏动听优美的儿童歌曲《小花猫》:“河边有一只小花猫,拿着钓竿把鱼钓,飞来一只小蜻蜓,它丢下钓竿把蜻蜓找。小花猫,小花猫,三心二意,一条小鱼也没钓着……”。歌词本身就给他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真是个极佳的“词配画”。在这个音乐背景下作画,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大花猫的可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构思作画用音乐作背景,使学生扩大了文化视野,体验了艺术通感,产生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获得了美的享受,作业更具有活力。
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静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当然,在美术课中使用音乐要注意分寸,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使学生精力分散无心作画。因此,在选择音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绘画课:第一,画儿童画可以用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作背景;第二,国画课一般应选择一些悠扬的民族乐曲或舒缓宁静的乐曲,如《茉莉花》《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等,让他们感受那种素淡、轻远的韵味。
工艺制作课:剪纸、布帖画等可选择比较欢快活泼的乐曲,如《紫竹调》《花好月圆》《小天鹅舞曲》等,使他们融入到制作的气氛中。欣赏课:则可以让学生欣赏中外《古典音乐》《渔舟唱晚》等乐曲,把他们带进远古时代,去体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把音乐比作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把音乐“借”进美术课堂,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千世界,使美术课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把音乐“借”进美术课堂,也可以使美术课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又有利于发展多向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他们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感知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