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初级中学 曹庆海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说化学教学贴切于生活,动手和实验能力是重要表现,但作业也不能缺失,更是巩固化学能力和化学成绩重要保证。根据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形势,结合教育实践,提高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性,实效性是当前作业的主要内容。作业要从形式的新颖有趣转向内容的的质变,要从多元智能的展示转向立足学科本位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操作性,要从大量机械重复转向思维含量递增。为此,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有效性和综合性,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化学,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提高成绩,发展自己。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从课业负担下将学生“解放”,让中学生由原来课下学习的“学奴”思想转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除了上课要求45分钟高效的利用每一分钟外,课下作业布置既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我认为布置“素质作业”对提高化学成绩很有成效,如劳动作业、锻炼作业、阅读作业、思维作业等,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符合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当前,在我们无力改变考试制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探求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让学生乐做、愿做,点燃其学习化学的激情与创造的火焰。
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不在于习题数量的多少,而是要保证作业质量和作业规格。要力争适合于不同动手能力、不同智力和不同成绩的分层学生,更重要的是作业要围绕上课重点对知识要有巩固性。因此,作业的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编,努力做到少而精,做到因成绩施教。
特别理科类的教学,首先要对课上重点知识、重点实验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重点和考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应用生活的试题:可以是验证性实验、可以是创造性实验,并让这些学生的实验成果在小组内和班内进行展示,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水平完成作业,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时学一篇课文,讨论同一个问题,写同样的作业。在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顾学生的差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阶梯状分层性作业,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我的经验做法是:将每次的纸质作业任务分解为“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三类供学生自主选择。实验作业分为:验证性实验、创新型实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基本作业和验证性实验,中等学生完成基本作业和选择作业和创新型实验,优等生完成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和创新型实验。
现在的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性。
初中化学本来就是与生活非常接近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本身带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每节知识点过后,我常用生活的常见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来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巩固。如讲解《金属的锈蚀》后,就让学生到家里后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让家里的刀不生锈,让家里的锁不生锈;讲完《燃烧与灭火》后,就布置让家里的火烧的更旺的办法,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所学知进一步巩固。
学完《化学与生活》后,让学生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价:比如,一天中只吃肉,米饭,会缺乏什么元素,你应该如何搭配才更有营养等作业,学生做着爱做,做着有兴趣,提高了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还可以对每天吃的饭进行评论,有哪些应该改善的地方等。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课文重点,往往是考试的考点,小组间或班内对课文内容进行深究有助学生对考点的把握。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学生好奇心强,面对一些事物总爱想知道“为什么”,教学中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间共同探究完成。
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综合起来,建立丰富的知识体系,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加强各学科的整合,提高综合能力。
我们不妨把“零作业”班的存在看做是对中国教育体制这块“冻土”的突破,尽管它的力量是如此微弱,但却也显得弥足珍贵。教师应本着切切实实为学生着想的精神,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这样,我们的减负增效工作才会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益,课后“零作业”才会真正破土而出。才能真正迎来我们教育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