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2017-03-08 22:11:15陈明贵黄礼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1期
关键词:病因白血病病机

陈明贵,黄礼明

(中西医结合血液系统疾病研究,贵州 贵阳 550002)

・综 述・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陈明贵,黄礼明

(中西医结合血液系统疾病研究,贵州 贵阳 550002)

毒邪是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重要病因,正气虚弱,余毒留伏阴分是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因病机。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以扶正透毒祛毒为治疗原则,以祛除伏藏阴分之余毒为目标,通过扶正有助于祛毒,透毒有助于使留伏阴分毒邪出阴达阳,是祛毒的关键环节。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病因病机;治疗;毒邪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感染、出血、贫血及浸润征象。按照急性白血病受累的细胞系列又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大类[1]。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是否复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在现代医学无法完全治愈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易复发的今天,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对延缓甚至阻止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复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因探讨

中医学病因学说历史悠久,毒邪是其中之一,从有文献报道清热解毒法治愈急性白血病后[2],毒邪成为急性白血病发病的病因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毒”在中医学中有几方面涵义,一指药物或药物属性,正如《黄帝内经》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二指病名,如阴阳毒、丹毒;三指病因,如瘀毒、热毒、蛇毒;四指治法,如以毒攻毒、清热解毒、祛毒杀虫。有学者认为[3],毒邪致病表现复杂多变,往往表现为致病力强,病程顽固,冗结难愈。由于化疗、放疗、免疫调节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已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增加,但复发率仍高,导致患者死亡。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后之所以复发,现代医学认为与体内微小残留病灶有关。中医学认为,这是因毒邪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始终存在,无法彻底祛除,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余毒,余毒伏留体内,不断蓄积,伤精耗气,正气虚损,正虚不能祛毒,毒邪愈积愈盛,致毒邪外发而复发。

2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机特点

急性白血病经早期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法治疗后,不久出现复发,根本原因在于患者体内残留难以祛除之余毒,完全缓解后之余毒有潜藏之特点,往往部位较深,长达机体之至阴之分,因人体至阴之分许多中药不能直达病所,致余毒潜藏积蓄,从而导致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复发。急性白血病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病位在骨髓,是骨髓造血细胞的恶性克隆,由于各系统祖细胞增殖失控,阻滞于一定的分化期而发生的,病变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向血液释放,可以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形成脑膜白血病,可以浸润睾丸及全身各组织,当诱导缓解治疗达微小残留病水平时,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周期的静止期,药物对之失去了杀伤作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白血病等,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及血-睾丸屏障,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这些屏障而杀灭白血病细胞,使得缓解后白血病细胞残留。因此,在缓解期骨髓甚至血液中仍然存在残留白血病细胞。黄礼明认为[4],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温热毒邪有关。温热毒邪,热伤阴精,这是急性白血病发病时的重要表现。而在完全缓解后,这种阴伤的病理改变仍存在,因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而从中医学出发,可认为这是毒邪深入,余毒伏阴所致。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对骨髓的抑制、胃肠功能的影响、心脏的毒性、生殖系统的损害等等,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则属于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初期就已存在机体正虚的表现,而完全缓解后则正虚进一步加重,此时毒邪更深入机体,达机体阴分。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存在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这些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内达到一定水平后则出现白血病的临床复发,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毒邪伏留体内是其重要病因,毒邪伤正,化疗攻伐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机体正气亏虚严重,毒邪难以祛除,此时毒邪更深入机体,达机体阴分,使毒邪伏阴。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机特点是正虚毒蕴,余毒伏阴。

3 扶正透毒祛毒的治疗观

联合化疗是目前急性白血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来减少白血病细胞负荷。联合化疗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其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从中医学分析,可以认为完全缓解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虚损,气血阴阳失调,许多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学者[5]对200例患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贞芪扶正冲剂联合补肾益髓方有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根据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病机是正虚毒留,毒邪伏阴,在运用扶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透毒祛毒,使毒邪充分祛除体内,减少急性白血病的复发。黄礼明等[6]通过研究复方祛毒中药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影响,表明复方祛毒药中药含药血清与AML-CR患者BMNC培养能促进BMNC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高表达成熟DC的特异性标记(CD-86、CD-1a和HLA-DR),并激发T细胞杀伤K562细胞。根据邪毒伏阴的病机,我们必须使阴分之毒邪出于阳分,再行祛毒之法可收祛毒之效。吴鞠通《温病条辨》中青蒿鳖甲汤是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具有养阴透热之效,药物组成为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全方配伍精当,正如吴鞠通说:“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毒邪伏阴,攻伐之药难达病所以行祛毒之功,可参照吴氏入阴透邪之法将毒邪透出阴分,再行祛毒之法以达祛除毒邪之目的。仇江辉等[7]研究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加味青蒿鳖甲汤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MRD-L)患者骨髓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中药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培养髓系MRD-L患者CD34+9d后均能促进CD34+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加味青蒿鳖甲汤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微环境促进DC的成熟、分化,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呈抗原,激活患者自体T细胞,起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1]张之南,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3.

[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愈急性白血病一例报告.中医杂志,1958,(11):770-773.

[3]姜一陵,陆嘉惠.“扶正气”及“祛毒邪”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之“虚”与“毒”的探讨[J].中医学报,2013,8(28):1146-1147.

[4]黄礼明,丘和明.试论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之中医论治[J].江苏中医药,2003,24(5):6-8.

[5]张志明,佟 丽.中医扶正培本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化疗毒性反应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539-541.

[6]黄礼明,华 昭,胡展瑞,等.复方祛毒药中药含药血清对AMLCR患者BMNC来源DC诱导作用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230-232.

[7]仇江辉,黄礼明,赵国静,等.扶正透毒祛毒复方对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9):612-616.

R55

A

ISSN.2095-8242.2017.061.1205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病因白血病病机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电视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