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家庭——社区”联盟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2017-03-08 22:52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常永秀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家庭社区家长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 常永秀

一、时代背景及教育发展要求

1.教育发展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开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儿童与社会环境”非常明确地提出:“要适应城乡发展的目标,基本建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主要指向家长素质的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等。”

2015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教育部门要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建立社区家庭教育的指导机构,把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纳入到社区体系中去,提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关于学校如何引导家庭教育做了说明。

2.社会发展要求

今天,随着“社区”概念的提出,“社区”教育受到了极大关注。一个完善的社区,应以提高社区整体的服务内容,加强社区与家庭之间的亲密纽带,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种实现社区自身发展的现实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形成了一种趋向于更广泛的“学校——家庭——社区”联盟模式。这一模式构建了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实现了社区与家长的良性互动,值得我们在家校合作中加以借鉴。

3. 学校发展要求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是一所地处太原市杏花岭区与尖草坪区交界处的小学。这里的学生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家庭生活环境不甚相同,如何整体提高家教意识、提升教育影响,延伸学校教育效果,实现5+2不等于0,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只有采用多种形式,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盟模式,能有效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家长学校工作模式。

二、构建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1.学校与家庭联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学校的实践与总结,学校家长学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制定了《虹桥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三级家长委员会实施6部管理,依据各自职责、权利、义务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性。

家长借助家长委员会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享有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他们不仅参与管理,而且参与教育,

2.学校与社区联盟

社区的六大功能之一,就是推动各类教育发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我校主动打破“围墙”,积极深入到学生居住社区进行联系,沟通、交流、建构,配合、帮助社区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指导、家教问题解答等,发挥学校优势,为社区开展各种宣传、服务活动。

社区配合学校,提供场地,提供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不仅拓展了孩子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区教育资源的广泛运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多途径、多方式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使他们能够直接感受和学习来自社会的最真实的经验和认识,实现了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目的。

3.家庭与社区联盟

一个个家庭聚集,构成了一个社区,而一个社区又是一个家庭的小社会,社区委员会则是为每一个家庭服务的组织机构。

社区利用家长学校形式,经常组织宣传活动,鼓励家长要用多元视角看待孩子。由于社区与家庭面对的教育目标不同,因此,社区对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是截然不同的。社区面对的目标人群更加广泛,在社区里,从胎儿到新生儿,从幼儿到小学生、初中生,儿童有差异化的表现。所以,在社区开展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时,首先就鼓励家长用多元的视角看待孩子——要有年龄视角,还要有性别视角,也要有民族的和文化的视角,要考虑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此外,社区在开展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时候,还考虑到了儿童家境的不同,并特别关注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社区的孩子之间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社区里的每一个孩子不仅是有差异的,而且是带着家庭烙印的。

“学校——家庭——社区”促使三方形成合力,结为联盟,并使这三方的和谐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化。为了实现三方互动,我校利用了多样化的方式与途径,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培训、家长专题研究会、电话、校讯通、家访、家校联系卡、班级微信群、社区颁发学校荣誉证书等方式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实现畅通交流,为实现最优化的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我们也认识到,只有建立在平等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探索带来的反思

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社区与学校的合作仍处于比较浅的层次,更多时候社区扮演的是配合和支持的角色。要真正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盟,就必须积极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网络,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帮助社区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此外,我校还发现,在每一个家庭中,家长本身的成长经历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的背景不同……都会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和教育态度,直接制约着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这个现象提醒我们,要始终牢记“学校——家庭——社区” 联盟模式的工作是以“孩子”为中心,要重视家长的多样性,重视工作的科学性,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孩子的多样性的差异,促进不同家庭的孩子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区”联盟模式是学校教育扩展和延伸的有效载体。只有不断挖掘各方教育资源,创新家长学校运作模式,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学校、家庭、社区才能互利互赢,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社区家长
社区大作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3D打印社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