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长直中心校 文 荣
以学习者为中心,不同时代的人学习方式不同,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未来五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工作、学习和研究;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我们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去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更容易获得,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具有多重观察视角。采用双重视角,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性双向融合。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⑴ 教学手段创新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要求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建立学习平台。
⑵ 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再适用,代之以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间讨论、师生间交流,班级面授相结合的多种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学生既有的经验和知识能大大推动自己的学习,也能推动其他同学的学习。
⑶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学材是生动课堂的再现;开展超级开放课堂,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学习指导教学生如何读学材、如何使用多媒体资源。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的功能有:课程内容功能和可选择学习模式。
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创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个人经验,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习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与学关系的创新。学生是教与学关系的主体。为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角色应分工如下:
①学科专家与行业专家:统一的资历架构下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供。
②大学专职教师:教学设计、媒体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导学方案组建和管理教学团队。
③大学兼职辅导教师:个性化导学和支持服务。
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的必然途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以空间教学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按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思路,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新模式。
一是通过个人学习空间促进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构。学校以图表化资源聚成的方式构建模块式课程,以典型产品、典型工作任务或教学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并以学习空间为纽带,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参与课程开发。
二是依托个人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手段和方式转变。教师建立分类学习群组,进行分组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场教学,利用空间完成作业批改、实践辅导、过程指导、效果评价和教学资源整合,同时师生间、学生间可以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交流互动和互评,推动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是利用个人学习空间打造3G实景教学课堂,探索“双人双师”实景教学新模式。院校在合作企业选聘工程师、技师和操作能手作为现场教员,把现场的工作环境通过3G技术以视频方式实时呈现在课堂上,并在工作现场向学生讲解操作流程和方法,实现了企业现场教员与课堂师生的互动,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
四是以个人学习空间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格局。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总之,面向数字时代,我们要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必须具备创新理念与思路,找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点,学校要提供并不断完善的教学环境,提供持续的教学资源服务,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服务,倡导建立适应信息化教学的组织体制与政策,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