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玉成中学 夏海燕
在过去的历史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历史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对历史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讲解而忽略了历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显示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动态,更新教育理念,从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重心开展教学工作。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在中考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小,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之中;再加上教师过于注重对于教材的知识的传授,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更使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降低。学生会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留下枯燥的印象,学习主动性越来越低,成绩下降,而历史课教育质量也得不到提高。为了改善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停滞的局面,教师应转变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以保持终身学习和追求个人发展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新模式来取代以往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用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切入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方式应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将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关键,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打下坚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具备一定水准的史学素养,虽然这个水准的标准并不容易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每一名历史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永远行进在路上的学术追求!如果否认这一点,教师就难以在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和历史教学工作中,承担起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
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是非常薄弱的,这无疑制约着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史学素养能力方面,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源,关键就是史学阅读和无史学阅读的区别。换句话说,即如下的命题:史学阅读是历史教学的起点,阅读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历史教师史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在这种客观背景下,自主进行高质量的阅读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师史学素养的方法,显然,这也是一种能够迅速提高史学素养的方法。在阅读高质量的史学素材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总结出提高阅读品质的独到见解,即:坚持专业性、深层次、综合性阅读,减少和杜绝通俗性、浅显性、单一性阅读。在阅读中,注重比较阅读、群文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当出现阅读困惑时,及时向专业研究人员请教。在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师本身史学素养。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考方向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使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感受历史事件,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社会相近的事件和内容,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正面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应带领学生深入事件,从改革背景、改革主要内容、以及改革影响等方面向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前提下从事件中总结自己的对事件的看法与见解。学会借鉴历史中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历史的客观见解来阐述事实,以史明智。
针对初中历史教材中,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历史未来感。
为了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缺乏重视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将教材中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内容安排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扮演小老师来给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话能把知识点、事件讲解清楚了,自然也就学明白了,在这样不断地学习与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到提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时难免会遇到瓶颈,教师适时悉心为学生解答,引导学生形成自己主动地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史实书籍的习惯,锻炼学生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在快乐与自信中学习。
初中历史教材通常有别于其它学科,以科学家的人生格言、说明、图画和课文等形式,呈现了科学家们对学科孜孜追求的精神,他们表现出来的巨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这种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在摸索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所呈现出来的人文价值进行挖掘讲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航向,学习历史、正视历史,进而丰富学生的人生。教学会对学生以后的精神以及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强化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总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意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的培养,以及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将在学校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