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第三中学 林珍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过“教育变革要回到一种慢的教育,现在越是快,越是急,就越要慢下来”。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对英语的更加重视,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到升入初中,学生们已经接触了四年的英语,从数字上看,很理想。但是小学阶段的英语,特别是农村的小学,英语基本上只重视听说,学生根本不会读,不会写,他们的英语基础基本为零,这时候,初中的英语老师就要放慢脚步,从头教起,从26个字母、48个国际音标教起,让学生学有所得,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不让学生一开始就会掉队。
教学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前提,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考教师循循善诱,精心引导,如何善诱?怎样精心引导?我认为首先必须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实教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强迫,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度。在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掌握英语知识对他们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会英语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因此英语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英语的普及现象来说明学习英语的实用性。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视、电话等功能键都是用英语来说明的。从这些现象中使学生明确学会英语知识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有用就会想学,从而促进群体学习气氛不断高涨。
著名教育家江山野先生认为,学生具备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第一个是“向师性”;第二个是“独特性”。“向师性”是指不论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趋向教师、接近教师,甚至模仿教师的心理趋向,所以有人说学生就像花草树木趋向于阳光那样趋向教师。所以要想让学生爱学习,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越和谐融洽,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积极性也就越高,那么,怎样才能使师生情感融洽,关系和谐呢?我重视:互尊效应——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人人都有自尊心,有接受他人尊重的需要,只有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特别是要注意尊重学生。课堂内外才能出现和谐的教与学的气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赏识效应——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师要毫不吝啬的表扬和激励学生。兴趣来源于需要,成功则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促进知识的形成和巩固。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及时作出积极的评价,如“Good”“Very good”“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等鼓励性和表扬性语言,即使言语不多,也能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诚挚期待是学生成功的基石,当学生受到某种赏识,得到老师的尊重是,他们就会情绪高昂、感情激越,学习效果也特别好,尤其是“学困生”老师特别要注意发现他们的“独特性”“闪光点”。热情地予以表扬鼓励,这就会使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心转换为爱学习、渴望学习英语之情,学习成绩就会显著提高。
英语跟我们汉语(语文)一样,是一种有声语言,学英语就是要鼓励学生开口说,如果不开口说,那么学英语就是一种空谈。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小学语文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是学汉语拼音,并且整个汉语拼音字母表要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慢慢规范学生的发音,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才能慢慢培养、提升。学习英语也是一样,要重视音标教学,初学英语是发音不清,用母语替代,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一直都这样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学好英语,我们要在初学伊始,就认真教会学生识别48个国际音标以及英语的拼读规则,并且会自主地进行拼读。
良好的习惯影响着人的终身,因此在初学伊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课前预习,课中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二是开口朗读的习惯。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语言,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而“读”则是其中的前提,学生必须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一样,读多了,就产生语感,很多的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三是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在阅读过程中,不片面追求掌握每个词的词义,而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如果遇到生词,大胆地去猜测词义,或者直接忽视,而不过分依赖词典,这样就不会影响了阅读速度、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学生就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二是尽量做到多阅读。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教学特别是每个单元的reading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了解基本的语法、句法知识。课外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所练阅读技巧以及学习阶段的不同,选取难易适度、长短适中、题材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利用课外阅读材料增加词汇量、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教师要对学生作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就能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