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42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李秀梅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中心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427)
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的护理,整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论积极治疗,认真观察、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烧、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和白细胞计数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抢救生命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年龄54~86岁,平均69.8岁,男36例,女19例,其中急性前壁21例,急性前间壁18例,急性下壁9例,急性广泛前壁4例,其他部位3例,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作为确诊的依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2.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特征,防止并发症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都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为心率失常,心律失常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发生于24小时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长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心率及st段变化,并建立静脉通道,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设备,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2]。
1.2.2 疼痛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性强,呈现出后背胀、疼痛等不舒服感,患者会有濒死感,疼痛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必须立刻进行有效止痛,给患者吗啡等药物来镇痛[3],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的变化情况。
1.2.3 溶栓护理
早期溶栓治疗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能有效改善心泵功能,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因为溶栓的肠溶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后肝素等抗凝剂溶栓药物的应用,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黏膜、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及大小便,呕吐物的颜色,及时是否有溶栓并发症的出现[4],密切观察各种心律失常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仪器。
1.2.4 合理化吸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急性期给予高流量吸氧4~6 L/min,可改善梗死周围心肌的氧供,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可将氧气流量改为低流量吸氧2~3 L/min,持续或者间歇吸氧1周。
1.2.5 心理护理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具体的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耐心的解释开导,安慰和鼓励患者,同时对家属进行疾病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5],使家属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安慰患者。
1.2.6 休息护理
保持充足的休息及限制患者活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卧床1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洗漱、进食、大小便等一切日常生活,并保持病室内安静,舒适,整洁,减少探视,保证患者的休息,第2周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如床上轻微活动,第3~5周待病情稳定,可适当作离床活动。
1.2.7 大便护理
由于卧床,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易引起便秘,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重要性,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习惯,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切忌用力过度,给予果导或其他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2.8 饮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4~6 h应暂禁食,以后2天内要进食流质饮食,2天后随着病情恢复可改半流质,严禁过饱,应做到少量多餐,宜进食易消化清淡,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忌饱食,忌烟酒及浓茶,不吃辛辣及易发酵的食物[6]。
1.2.9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紧张,保持理想体重,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高脂肪、高钠盐,饮食有节,忌过饱,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积极控制相关疾病,避免高危因素诱发疾病复发,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或胸闷等要立刻就医,病情严重的患者,要拨打120急救,并立即舌头下面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卧床休息[7]。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我深刻认识到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积极救治,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等,认真护理患者,病情缓解率明显增高,患者的死亡病例明显减少,进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对病情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再次发病。
[1]尤黎明,吴 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4.
[2]赵素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vol22.no.2apr2010.182-184
[3]陈洪英.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月第四卷第1期:189-190.
[4]刘雪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6月第19卷第6期:395.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61.1196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