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玉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尽管在秦汉之后墨家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后人对其研究相比之下也较少,但墨子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墨家和儒家并称为显学,这是法家韩非子对其的评价。“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是孟子对其的评价。墨子的兼爱篇分为上中下,是墨子学术的核心,兼相爱,交相利的提出距今两千多年了,但在社会问题频出的今天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进行教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通常是指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时间,但是随着现代互联网、科技、金融以及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新时期这个概念就可以特指距今五年或者十年之内的时间,所以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新时期是指近十年社会上频出的一些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契合点。思政教育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应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批评继承的态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兼爱中“兼”字是全、都的意思,这里的爱是广义上的大爱(love),本质上讲兼爱就是要求人们爱人若爱其身,这种爱是无差别的。子墨子言曰:“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出去天下之害”。①《墨子》兼爱中墨子认为仁人是以兴利除害为做事原则的。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构成了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兼相爱主要是从文化角度来说的,交相利主要从经济上来讲,一般认为兼相爱就会带来交相利的积极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只要有国家有阶级产生必定会有思想政治教育相随,只是古今中外对此的提法不同而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各种版本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如出一辙,在此引用邱伟光和张耀灿主编版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急剧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发展难以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完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就极其重要。
墨子兼爱思想强调的是爱无厚薄、兼爱交利、爱利天下的思想,墨子兼爱思想有实践性、利他性、理想性的特点,人们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反对战争,强调和谐。兼爱思想契合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以下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看墨家兼爱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新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说地沟油、瘦肉精等等;生态环境问题,比如近几年全国各地雾霾问题;人口养老问题;校园霸凌问题等等。现在有些商家自己不吃自己做的食物,而是出售给别人。这些商家就是缺乏诚信,没有做到爱人如己,如何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呢,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①《墨子》兼爱上所以很有必要将兼爱思想引入思政教育,进而对社会公民进行道德教化。墨子认为人人相爱则和调,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最近几年网上频频爆出校园欺凌事件,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家庭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将传统文化精髓引入中小学生思政品德课,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从思想上教化他们,使其内化于心,外化在学生们的言语和行为上,使得这种霸凌欺凌事件逐渐销声匿迹,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墨子施行巨子制度墨家之法,使得墨家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学派,拥有着显赫的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对我们今天的思政课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校有校规,国有国法,这样才能使机制有条不紊地进行。墨家还是一个有领导的学派,其领导叫巨子,承担着重责,掌握着大权。我们现在也有领导,国家有政治领导,学校有校长,课堂有老师,但不同的是我国施行的是民主集中制,是富有弹性的制度。而墨家在秦汉之后就逐渐衰落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管理制度没有弹性。这对我们思政课堂有很重要的意义,教育者不能教条主义,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上应采用儒家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而在对学生的关爱上,教育者应该对学生兼相爱,爱无厚薄的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在教学中,孔子主张对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墨子主张不扣而鸣,强力教育的原则,这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契合,坚持向干部和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思政课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实践性,“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乎节也”。任何一门理论如果离开实践的土壤,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它也是扎根于实践土壤的。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修身思想,《礼记·大学》中强调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一点上墨家也不例外,墨家虽然代表中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但在兼爱上中下三篇的最后,墨子都提到了圣人、君子、兼君该怎么做,无论上至君子,下至一介布衣都要应做到兼相爱,交相利,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墨子兼爱思想强调平等,爱无等差,在平等基础交相利,可以说属于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墨子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思想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墨子兼爱思想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名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穴来风,既有革命先烈的实践,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的精华要符合我国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墨子兼爱思想强调兼相爱,交相利,提出爱无差等,这有助于我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是如此,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中,墨子作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目的是制止战乱,实现社会安宁,他的兼爱思想中的爱是无差别的,这就抹杀了爱的层次性,人们相亲相爱,相互帮助,兼相爱,交相利这样的学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某种理想型社会,在阶级社会里是很难实现的。传统道德教育还有一些其他的局限性,比如说教育方法单一,单纯的采用灌输教育;过多的倡导修身,把诉求过分的寄托在个人身上,从而忽视了社会,国家和制度规则的责任;过多的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人,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人的个性,这也是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局限性。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又是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有其自己完整的体系,有实践基础,有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其本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同时也是与其他民族意识形态教育相比较而发展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墨家的兼爱思想入手,分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启示,汲取墨家兼爱思想中的精华,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
[1]张斌峰.墨子“兼爱”学说的新透视[J].中国哲学史,1998,(01)
[2]成云雷.仁爱与兼爱:先秦人道思想的两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J].山东社会科学,2002,(05)
[3]俞德明.试论墨子“兼爱”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04)
[4]朱传棨.“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
[5]程有为.试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2)
[6]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7]吕海滨.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论涵摄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