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院校官兵医疗保障突出问题与解决办法探讨

2017-03-08 15:37王理康陈进平梁贵喜吴照凤李战武
武警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疗医疗保障官兵

王理康,李 霖,陈进平,梁贵喜,吴照凤,李战武

武警院校官兵医疗保障突出问题与解决办法探讨

王理康1,李 霖2,陈进平3,梁贵喜1,吴照凤1,李战武1

武警院校;医疗保障

近年来,全球范围恐怖活动猖獗,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武警部队肩负着维稳处突、抗击自然灾害的神圣使命[1]。军事院校是培养军事指挥和业务人才的主要场所,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军人在培训期间身体健康状况与培训效能息息相关,为此,笔者通过对三家部队院校(均系师以上大单位且归属武警总医院保障体系)卫生机构医疗保障现状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官兵饱受训练伤及慢性软组织疼痛困扰,且长久不能得到缓解和有效治疗。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自身基层工作经历,针对目前医疗保障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简要提出解决方案,为探索建立一套方式灵活、简单高效、保障有力的保障模式或保障途径提供思路和方法。

1 发放就诊提示卡,解决就诊路途遥远和效率不高问题

三单位均处于北京郊区,距武警总医院均50 km以上,学院门诊部根据情况间断安排每周1~2次外出诊治,据北京交管局官网数据显示其至京方向高速公路上午8:00~9:00进京方向和17:00~19:00出京方向拥堵,为避开拥堵时段以及受限于部队人员必须按时归队具体情况,出诊班车需7:30左右从营区出发,14:00左右从医院出发归队。即使如此出诊班车到达医院时间往往为9:00-10:00左右,医院门诊正处于人流高峰阶段,相当部分官兵从就诊后开具检查单到13:30才能取检查结果,而医院专家出诊上午居多或上、下午出诊专家不一致,衔接不到位,带队干部为保证14:00准时出发,提前30 min集合等原因,往往一次就诊不能确诊,只能下次再来诊治,就诊效率低下。我科从训练伤、软组织损伤及脊柱关节病官兵实际出发,精心制作就诊温馨提示卡,详细注明必要检查项目位置、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于医院新的预约方式及时更新,避免官兵来回跑、到处问,极大提高就诊效率。据统计,2015年共为152人次发放就诊温馨提示卡。

2 定点帮扶,解决基层卫生人员技术不精问题

三单位均无疼痛及康复理疗专业医生帮扶,医疗保障模式采用军地联合保障的模式,但由于地方区级医院水平有限,对部队训练伤及慢性软组织损伤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单位现有人员无专科背景,逐渐重点转向以依靠部队体系医院—武警总医院保障为主。此三单位的医疗人员组成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1)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无进修经历,诊治训练伤全靠经验,不系统、不全面。(2)京外军队医院入京干部,某一专业领域素质较高,受医院分科限制,训练伤防治知识理论大于实践。(3)在部队医院疼痛康复理疗专业进修6个月以内女性干部,受过专业训练,机器操作无障碍,由于性别限制按摩正骨不会操作也不乐意去做。(4)在部队医院疼痛康复理疗专业进修6个月以上战士,是保障的重要力量,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于领导、干部,归连队管理,时间有限力不从心。从以上组成可以看出,缺少专业知识背景和系统学习,真正可以作为主力的战士其中一个单位有一个,另外两个单位由于战士管理难度大被连队撤回或超编制被分流至其他单位或转业至地方。鉴于此类情况,笔者在一家单位尝试定点帮扶,精准培训,全员参与的方式,将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传输至一线医务人员,使每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掌握训练伤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基本治疗,为医院制定康复方案的落实和疾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训1~2名官兵掌握我科李战武主任创立的“三维整肌、三维正骨”手法,训练伤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由原来的“一养二拖三治疗”,转化为患病后立即诊治,“一诊二治三康复”的模式。

3 搭建微信平台,解决健康教育不落实问题

部队管理的特殊性决定安全工作和形成战斗力是重中之重,卫生工作和日常健康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的摆设,只有出现紧急情况后才疲于应付。《军队健康教育方案》对如何实施健康教育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中队每月应保证2 h以上的卫生常识教育时间[2],但有军事干部对健康教育目的和意义缺乏足够重视认识,作训部门强调军事训练任务重,政治部门强调政治教育时间紧,在具体落实上,缺斤短两,能少则少,行政支持只停留在文字上。卫生部门只能小范围组织健康教育,影响有限。有的单位近1年才组织1次大型健康教育,也只是在学员毕业前拉练上被迫赶鸭子上架式的将陈旧知识以“炒冷饭”形式灌输给学员,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类问题,笔者专门建立医护人员和连队干部微信群,不定时推送健康教育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急慢性损伤相关诊疗科普与专业知识。门诊人员及连队干部反映,对官兵针对性健康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更容易使官兵接受,收获良好,部分官兵切身受益,主动要求多讲讲相关健康知识。

4 完善装备配备与使用,解决康复理疗资源不足问题

部队操科作息都有严格时间,所以官兵至门诊康复理疗时间较为集中,如:每天11:30-12:30和17:30-18 :30 ,在笔者帮扶的某学院高峰时有40~50名官兵有康复需求,现有理疗用房平均20 m2,康复用床(椅)不足10张(把)。理疗仪器仍以TDP治疗仪为主,其中一个单位TDP已经使用4年仍未更换红外电磁片,远超TDP使用时限,理疗效能大打折扣。配发或自己购买的理疗仪器如:红外线治疗仪、高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由于需要专人操作照看,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被束之高阁。一方面TDP被过度应用,一度官兵认为理疗就是去“烤电”,一方面专业理疗资源被闲置。笔者利用休息时间,详细为门诊人员讲解物理治疗原理及声、光、电、磁技术在训练伤及慢性软组织疼痛康复中重要性、应用技巧及应用要点,充分发挥现有理疗设备的最大效能,提高理疗效果。

5 规范操作流程,解决交叉感染隐患问题

需要康复的训练人员相当部分直接从训练场地来单位康复室康复治疗,从事专业康复人员、按摩人员大多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不注重操作规程,养成不良操作习惯,医疗用具不经消毒清洗多个患者间连续循环使用。理疗用电极片、治疗巾、床单极易成为细菌载体,在患者之间或医患之间造成交叉感染。笔者曾对某单位理疗用电极片、床单、治疗巾表面采样,检测出污染菌有葡萄球菌(85.2%)、大肠杆菌(12.7%)。明显超出卫生部关于三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不符合《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环境卫生学标准[3]。在流感季节,官兵集中理疗康复,聚集于狭小理疗室,极易交叉感染,这可能也是某些部队门诊季节交替时感冒输液病人较多的原因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一方面指导治疗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医疗用品表面细菌超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从制度上规范操作流程:室内应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管,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1 h;用流动水洗手;治疗床床上用品定期更换;理疗电极片使用前后75%乙醇擦拭消毒;每周进行一次物品表面细菌检测等,为官兵康复理疗提供一个清洁、舒适、人性化的环境。

[1] 梁立武.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医院加强反恐卫勤保障的探讨[J].武警医学,2007,18(5):393-394.

[2] 焦红瑞,陈俊国,霍江涛.浅谈部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警医学,2007,18(5):394-39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8-179.

(2016-10-11收稿 2016-12-26修回)

(责任编辑 梁秋野)

王理康,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1.疼痛科,2.100089 北京,武警总部机关门诊部;3.102202 北京,武警警种学院门诊部

李战武,E-mail:lizhanwutek@163.com

R821.1

猜你喜欢
理疗医疗保障官兵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医疗保障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石墨烯理疗U型枕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理疗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