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勇,穆亚敏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互联网+”人体解剖学在高职教学中的思考
宋志勇,穆亚敏*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在高职院校中面临不少困境,“互联网+”与人体解剖学结合将对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高职教学;人体解剖学
互联网具有实时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三大技术特征[1]。“互联网+”教育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强大助推力。当前,高职医药院校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面临不少困惑和难题,如何解决难题成为所有高职“解剖人”共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开展,将使高职院校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及教学媒介四要素发生历史性变化[2]。
人体解剖学具有内容繁杂、名词术语众多且抽象的特点,而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各医学高等院校人体解剖学课时存在不断压缩的趋势[3]。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下降,高职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给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等带来诸多影响[4]。目前,人体解剖学教师短缺、学生课堂兴趣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手段滞后单一等已成为高职院校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传统的高职医药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亟待发展和创新。“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将人体解剖学教师、高职学生、教学资源及教学媒介四要素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将对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传统课堂中,人体解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较为封闭和简单,“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将使人体解剖学教师的学生圈、教学资源不断外延拓展,这些前所未有的改变将给人体解剖学教师带来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改变传统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诠释出人体解剖学教师新内涵。在教学理念上,基金项目: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改基金资助项目(JYJG2015-10);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互联网+’在高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ZJGB2016254)“互联网+”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包容、开放和共享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人体解剖学教师需要突破课堂教学中自编自演的大众化教学模式,将根据反馈信息和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知识诉求提供私人定制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中加入刺激高职学生感官的新思路、新元素;另一方面,还需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融入专业知识当中,摒弃简单、枯燥和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多样。
首先,人体解剖学教学变革带来的将是高职学生地位和角色的改变。“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成为自主学习者;“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师生交流和探讨中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综合运用3D数字技术、游戏、虚拟场景等,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刺激学生感官;“互联网+”人体解剖学凭借专业资源大数据及互联网云平台使高职学生成为学习思考者和探究者;“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价反馈平台使学生成为教学评估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其次,“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为高职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提供指导和帮助;“互联网+”提供海量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丰富多彩的展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大大增加了高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生凭借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对激发高职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学生在“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同样也面临挑战,一方面,高职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控力相对不强,在“互联网+”人体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畏缩、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资源具有碎片化、模块化的特点,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时可能出现知识学习的遗漏,导致所学知识不完整、不系统。
教学资源在教学四要素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建设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在“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资源整合、着眼资源共享、关注资源建设,不仅要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还要切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动画、录像视频、微课、MOOC平台、人体虚拟解剖、游戏闯关等)展现出来。
高职人体解剖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着眼于共享、共建,往往需要多所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师通力合作,并邀请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师共同开发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并对各种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一定范围的共享。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作为学生的基础课和启蒙课,开设于第一学期。开设内容主要围绕九大系统展开,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网络资源总体上可以设计为10个板块(总论+九大系统),每个系统板块按照两个部分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每一部分包含多种不同的模块:如文字图片模块、课件模块、教学视频模块、微课模块、测试模块、知识拓展模块、网站链接模块,实验知识部分加入3D数字模块和人体虚拟解剖模块。各模块都建设有师生交流互动的专栏,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坚持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动态管理,根据高职各专业对人体解剖学知识要求的不同,并结合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不断更新相关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互联网+”使高职师生突破时空的壁垒,从固定时间和地点的传统教室授课中解放出来,随时随地打开移动终端,轻松享受教学所带来的便利。“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具有以往任何教学媒介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从高职医药院校发展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高职医药院校在教学评估及质量监控方面,较少或完全没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普遍存在评价主体不全面,范围较片面的情况[5]。依托“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反馈体系平台,可以形成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报告,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人体解剖学教学激励及鞭策长效机制。针对目前高职医药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师资不足、教师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相对简陋以及尸体标本来源匮乏的现状,“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通过3D数字技术、人体虚拟解剖等技术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境。同时,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的占有和应用方面,依托“互联网+”,可以整合优质网络资源,使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可以整体提升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水平,扩大人体解剖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从师生层面来看,“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跨越教学时空限制,拓宽师生获取人体解剖学资源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避免了教室授课中知识传播定位的大众化,做到个性定制,精准教学;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体系建设方面提供教学调查反馈平台,为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此外,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面,“互联网+”可以降低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标本毒害物的时间,有效保护师生身体。
高职院校科学、完备的“互联网+”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国家、社会、高职院校多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将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展望未来,“互联网+”人体解剖学将在高职医药院校中形成新常态和新趋势。
[1]陈特,吴皓月.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40.
[2]周丹,资月玲,梁晓航.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系统四要素研究[J].软件导刊,2015(12):38-39.
[3]董炘.目前解剖学教学的弊端及思考[J].解剖学杂志,2012,35(1):1-3.
[4]郭金林,谭晓宇.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71-73.
[5]沈建国.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3(5):19-21.
(*通讯作者:穆亚敏)
G40-057
A
1671-1246(2017)14-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