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新
(湖北省大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孝感 432800)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预防措施分析
胡 新
(湖北省大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孝感 432800)
艾滋病(AIDS)是因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后,免疫系统遭受破坏,从而成为很多伺机性疾病攻击的目标,造成临床多种症状,是一种综合征。我国首例艾滋病人发现与1985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呈加速增长趋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着一般人群进行传播,AIDS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及社会重要问题。本文将从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论述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分析其他有效预防AIDS措施。
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预防措施
AIDS作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世界性关注和重视,近年来AIDS感染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并且青少年感染数量也呈增加趋势[1]。目前,对于AIDS治疗无特效治愈药物,因而控制AIDS流行和传播成为政府高度重视问题,进行持续健康教育成为有效预防措施之一。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成为AIDS防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提高AIDS健康教育覆盖程度能够有效预防病毒蔓延。
AIDS是一种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造成人体出现各种疾病造成极高死亡率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AIDS正确的认识,减少高危感染行为,从而降低AIDS感染。
1.1 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现状
高危人群根据我国HIV综合的检测定义为吸毒者、暗娼者、性病患者、男性同性恋者、既往有偿献血者和商业性工作者等感染HIV危险较大的人群[2]。本文主要分析为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以及商业性工作者健康教育情况。
1.1.1 男性同性恋者
对于同性恋者我国主要开展工程为“公共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发达国家则是直接资金投入gay社团,然后由社团进行宣传干预工作。我国因特定国情的制约,传统道德观和社会文化、群众知识水平和心理层面仍存在歧视现象,同性恋者处境较为紧张,健康教育干预水平较低。
1.1.2 吸毒者
我国主要对吸毒人群展开了“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等工程,对吸毒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戒除毒瘾等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该人群AIDS相关知识以及态度。健康教育主要采用知、信、行的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使人们转变知识、态度,但对于行为和长期效果等方面评价指标改变效果不大。
1.1.3 商业性工作者
旅游服务部门中流动小姐以及卖淫妇女是性病和AIDS高危人群与传染的核心人群,其对于AIDS认知与行为和该病流行情况密切相关。对于此类人群进行同伴教育、安全套使用等预防健康教育,并且鼓励其接受生殖健康服务和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有效控制性途径传播AIDS。
1.2 一般人群健康教育现状
青少年人群正处于性观念和性行为急剧转变阶段,在具性需求同时严重缺乏性健康知识,目前我国将预防AIDS健康教育知识纳入各大、中学校教学的计划中,初中阶段生物、体育和健康课程也纳入预防AIDS知识。性健康教育受传统文化束缚,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制约,我国青少年相关AIDS健康知识仍十分缺乏。另外,农村地区AIDS健康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不高、人口基数大、经济水平较落后等基本国情,影响着AIDS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多数农村居民不了解HIV传播途径、AIDS严重性和预防方法,而且大都具有较大恐惧心理。
AIDS教育理论与模式以往建立于强调个体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造成标准化模式应用于某些环境和地区时产生的效果不够理想。首先我国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投入力度不够,高危人群作为我国性病和AIDS传播主要人群,加强对其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控制AIDS传播。其次,青少年作为我国AIDS主要的受害人群,受其成长阶段特征影响,对于性渴望较强但又缺乏相应性健康知识[3]。因社会传统文化和道德制约,我国对于性知识教育普遍存在较大缺陷,青少年学生在校性知识教育仍较缺乏,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性知识,从而提高了青少年学生AIDS发生率。此外,欠发达的农村AIDS教育干预仍较薄弱,农村居民普遍缺乏正确AIDS基本知识认识,特别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HIV感染传播,降低AIDS发生率,在实际干预措施应用过程中,农村人群和青少年人群健康教育干预力度仍较低,社会对于性以及AIDS知识仍存在偏见且对AIDS患者存在过度恐惧心理,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措施进行改善。
3.1 提高高危人群AIDS健康教育
对于不同目标人群,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开展多样化手段,实施综合干预。多进行同伴教育,首先对其中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技巧和知识,随后由其向同伴传播,达到教育目的。同伴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高危人群接受度,取得较为满意效果[4]。如商业性工作者、男性同性恋者开展同伴教育和外展等方法,进行AIDS健康教育、宣传安全套重要性,能够有效提高该人群知识知晓率。
3.2 增强在校学生AIDS健康教育
由于青少年是AIDS主要受害人群,加强其健康教育成为重要内容,首先要加强学习领导的认识。学校领导作为学校决策者,提高其对AIDS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增加其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有效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关于AIDS预防教育的工作,从而促进学校AIDS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其次根据学生阶段特点,针对性开展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学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开展多形式预防AIDS宣传教育,如讲座、读书活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广播、板报等,普及学生AIDS基本知识。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AIDS危害、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等知识。
3.3 健全预防AIDS健康教育内容
我国预防AIDS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有AIDS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与措施、关怀和帮助且不歧视AIDS患者等,其中最后一点不歧视AIDS患者、性伦理道德和生殖健康知识、无偿献血等内容宣传不够广泛。因此,我国在重视AIDS病原学以及传播途径等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反歧视等内容的宣传力度,增加政府重视程度和相关部门执行力度,加大AIDS防治工作,能够有效降低AIDS发生率。
AIDS预防措施中除了AIDS健康教育这一重要措施,还具有其他一些措施,主要是在传播途径上进行切断预防、行为干预等。首先是加强使用安全套,HIV病毒主要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种,正常性交过程中因摩擦易使生殖器黏膜出现细微破损,肛门性交也会导致直肠黏膜和肛门创伤,HIV病毒通过这些破损黏膜进入未感染者血液,使得HIV病毒经性交方式传播。安全套能够使精液与阴道分泌物有效隔开,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减少AIDS通过性途径进行传播[5]。其次是加强药物阻断母婴传播和AIDS自愿检测咨询,通过免费自愿AIDS检测咨询,最大限度发现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AIDS作为高死亡率且无特效治愈药物疾病,控制形式仍严峻,但通过多个国家证实AIDS可以进行有效预防。健康教育是重要预防措施之一,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对于该类疾病认识程度,减少人们对AIDS患者歧视程度。AIDS防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动员一切的社会力量,多种方法共同作用、互为补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1] 沈 艳.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9):192-193.
[2] 张劲松,谢仁桃.地方性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科技视界,2015(31):40,101.
[3] 徐 洁,刘 艳.社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健康教育对预防孕妇艾滋病感染的预警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9):1408-1410.
[4] 王 璐,余小鸣.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7):532-535.
[5] 徐亚吉,周传力,胡 珍.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487-489.
本文编辑:赵小龙
R184.6
B
ISSN.2095-8242.2017.020.39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