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希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论家庭德育的四个走向
刘永希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家庭德育走向主体化、专业化、生活化、生态化既是对以学校为主体探索德育优化路径的一次全新突破,也是对家庭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全新思考。家庭天然的物质基础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生活决定了家庭德育具有主体化的优势;专业化要通过家长德育观念的清晰化、德育方法的专业化、德育内容的合理化来实现;生活化就是要注重生活的本真,注重孩子道德认知力培养,注重道德情景的体验;生态化是以生态的视角审视家庭德育,家庭德育生态存在于社会大生态环境中,通过内部各要素的运动,与社会生态、学校生态进行着物质与能量流动,进而运动与发展。四个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家庭德育发挥其最优作用的状态。
家庭德育;主体化;专业化;生活化;生态化
自学校教育兴盛以来,家庭教育功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弱化甚至消弥。学校不仅承担了主要的教育义务,而且还负担了主要的教育责任。当一例例大学生行为失范,残暴无德,最后走向犯罪道路时,社会都会把目光和矛头指向学校,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各种质疑。然而追本溯源,在思考学校德育为何如此低效时,我们是否更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家庭德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转换的特殊时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教育改革的深化等使得我国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离婚率逐年攀升,家庭解体,单亲孩子增多;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多;“二奶”、女强人的出现非婚生子女增多;优越家庭的父母忙于事业,疏于孩子的教育管理等等,这些造成了家庭生活不和谐,家庭德育功能不健全等后果;另一种较普遍的情况是家长重智轻德,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庭德育功能弱化。这些问题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以至于整个社会不得不以高昂的代价去填补家庭德育责任的空缺。中国已进入了对家庭德育重构的时期,作为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把家庭德育推向一个主体化、专业化、生活化、生态化的新时期。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其天然的、基础的、可塑的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从某意义上说,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塑造孩子道德品质的第一个环节。在家庭教育中,德育更应该摆在首要、基础的位置。我国自上个世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改变过去家庭教育所依存的、稳固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变革,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家庭德育变迁的方向。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学习型社会的来临,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与意义,这对家庭德育地位的提升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相比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的主体化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家庭天然关系决定着它的影响带有牢固的物质基础。第一,教育时间的终生性。教育,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即宣告开始,并伴随一生。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导师。从出生到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个体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定势都直接影响人的成长。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他认为在0-9岁是前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9-15岁是习俗水平,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好孩子”的定型阶段。[1]在0-15岁之间,学生在家时间较多,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长,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也比其他阶段强烈。因此,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父母有充裕的时间来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第二,教育阶段的连贯性。学校德育存在一个衔接性的问题,学生经过学前、小学、初中三个阶段的教育,每个阶段德育环境、德育主体、德育方法都会不同,这样使得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效果也会参差不齐。而在家庭德育中,父母的心中都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史,对孩子的脾气性格、行为习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种持、连贯的教育,有益于更深入了解孩子,并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第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学校德育专职工作者一般是班主任,而往往一名教育者面对多名受教育者,每个学生由于性格、成长环境、德育素养的不同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需要班主任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相对来说精力和效果有限。现代家庭虽以二孩居多,但二代四人为二孩服务的家庭的模式仍占多数,精力、物力上比学校德育要充盈得多。第四,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家庭教育既可以采取遇事而诲的方式,在出现问题时采用突击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融于家庭生活中层层递进,在恰当的时机,直击问题本质,让孩子醍醐灌顶。因此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其次,家庭文化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各种家庭文化与家庭生活、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家风、家庭传统、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活动及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它的力量源于它的渗透性,自然地、无痕、潜移默化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思想品德的发展。
曾有专家学者提出建立家长学校,设立“父母执照”的构想,即对每对家长进行专业培训,以期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上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这听起来有有些不现实,但从实际来看,却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家庭德育具有多面性和随意性,家长不一定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意志,有时候感情用事,有时候不着边际,这样造成了家庭德育的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实现家庭德育的专业化,也是未来家庭发展的趋势之一,而要实现家庭德育的专业化,家长的自觉与主动参与相当重要。家庭德育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德育观念的清晰化。当代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家长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另外一部分家长认为,父母只需要管吃管喝,教育都是学校的事。当孩子孩子言行不当时,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当真心想管时又发现为时已晚。因此,要把孩子“德”的培养放在首位,并且要从小开始,从小做起。
其次,教育方式的专业化。教育方式影响了教育效果。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主要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六种家庭教养方式。其中,民主型和否定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接纳影响最大,民主型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养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自尊感、道德感、责任感和成就感都比较强,否定型的教养方式则会使孩子缺乏自信,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事事甘拜下风对前途充满恐惧。[2]很多父母有较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和理念,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不注重方式方法,高高在上,态度生硬,缺乏感情,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些不当的德育教育方法都会给孩子以无形的影响。长久的积累会造成孩子道德认知的模糊、道德情感的缺失,道德行为的偏差。因此,父母在家庭德育中要管理好自我情绪,在学习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独特性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德育方法。比如,学龄前的孩子做了错事后,及时、合理的批评能使他(她)很快认识错误,之后父母的督促、评价和引导等,能够更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而进入小学阶段后,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比起口头的谆谆善诱对孩子的影响效果要更直接些。
再次,德育内容的合理化。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和自身的特性,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给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比如在教育初期,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礼貌,集体主义观念、基本的社会公德和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育内容上逐渐深化。比如通过带孩子看升国旗增强其国家自豪感、参观历史博物馆激发其爱国情感等,通过带孩子参加慈善义工活动,让孩子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家庭德育的专业化与家长教育观念、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教育能力和家庭生活条件等有关,在实现专业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并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因此其实现的途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生活是家庭德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家庭德育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抓住生活的本质,并用生活德育的理论作指导,才能使家庭德育不偏离轨道。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著作《父母必读》提出“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时,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儿童。你们的举止、谈吐,你们怎样对待先进人物、敌人和朋友,怎样欢乐和发愁等等这些都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3]家庭德育的目标就是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而当前家庭德育却陷入了去生活化的误区:德育目标偏离生活重心,德的内容疏离生活实践,德育环境远离社会生活。很多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无法融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这都是家庭德育偏离轨道的表现。家长应自觉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以生活德育的理念来引领孩子。
这里家庭德育的生活化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对功利化的家庭德育的批判。重分数、重排名似乎是家长无法割舍的价值追求。这种功利化导致了家长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不能给孩子以平等的对话;重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偏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4]家庭不是训练场,也不是产品生产车间,而是孩子身心依偎的港湾,家庭教育要融入生活,更要培养孩子学会生活。二是对知识化家庭德育的超越。一方面现行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对孩子进行品德概念分析和品德知识传授,忽略甚至排斥情感、想象、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加大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的差距,导致实践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家庭德育可凭借的就是生活中真实鲜活的实例,这样的素材更直观、更立体,更有感召力。从另一方面看德育不像自然科学教学那样具有标准性、客观性和真理性,而是需要个体通过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来实现的。
那么要实现家庭德育的生活化,应该注重哪几个方面呢?首先,要注重生活的本真。一直以来,德育被作为培养圣贤的教育,提倡正面、积极,因而回避甚至忽略生活中世俗、缺陷的一面。家庭德育中,家长也极力想保护孩子,不要过早地认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阴暗,可是事与愿违。当孩子意外遭遇时,发现父母传递的道德理念根本不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使孩子对家庭德育产生怀疑、否定,甚至出现道德冷漠。陶行知先生讲得好:“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5]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重对“生活”进行事实和价值分类,给出必要的甄别和过滤,但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而去干预,无论是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正是这些好的、坏的、高尚的、粗鄙的构成了完整的现实生活。遵从生活的本真才能引发孩子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其次,注重道德认知力的培养。道德认知力即儿童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道德原则的能力。道德认知力是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很多家长不注重道德认知力的培养,对孩子不是直接灌输成人式的标准答案,就是去传授孩子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在教育过程中脱离生活,忽视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不能激发孩子的情感和认同,不能使孩子的道德认知和实践做到统一。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道德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灌输,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唯有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才能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根据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判断。[6]因此,家长要把道德认知力的培养作为基础,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道德事件去感染他们,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培养道德认知,引发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给他们提供道德推理的学习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
再次,注重道德情境的体验。“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它是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理解,产生与环境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并由此生成丰富的联想和领悟,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7]德育不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是知、情、意和行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和发展的一种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几个方面的把握:第一,要注重全程的参与性。家庭德育过程就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过程,孩子在家长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家长利用各种实践对影响家庭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并让孩子在实践中道德品质不断得到优化的过程。第二,要体现情境的真实性。家庭德育更强调体验感受。家长通过多样化的情境设置为孩子提供道德体验,在情境设计中可选择孩子熟悉生活情境,让他们感觉到它的真实性,这样更容易与原有的经验和体验联系起来。第三,要突出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融入情境,融入生活,在实践中感知与领悟,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这样他们才愿意亲近生活,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提出德育生态的理念,即把生态理论引入德育,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眼光来思考德育问题,即把德育看作一个动态的、结构的、联系的、开放的生态体系。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在1979年出版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他提出了“四系统观”,对社会、自然、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个体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能量传递和交互作用,而获得自身的发展。[8]如果我们将家庭德育视为一个有序运作的生态系统,家庭生态系统又处于社会大生态环境与教育系统生态环境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家庭德育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首先,家庭德育生态的内部运动与平衡。第一,在家庭德育生态系统中各构成要素是发展变化。随着环境的变迁、德育主体成长及活动空间的变化,一些新的要素会融入家庭德育生态中,而一些原有要素则退出系统。第二,家庭德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是发展变化。它既表现为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对德育作用方式上的改变,也表现为各构成要素对德育影响力的变化。家庭德育的各构成要素与系统整体上是协调统一的,各构成要素在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下运动,导致系统失衡,在对立冲突的失衡状态下不断调整又走向新的平衡。
其次,家庭德育生态与社会生态的互动。德育生态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法治文化环境、科技信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几大部分。[9]家庭德育生态系统处在社会环境中,二者在信息的交互与能量的流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一方面,家庭德育生态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网络、信息时代,让家庭不再与世隔绝,多种思潮、价值观涌入都给我们家庭德育带来了挑战,我们无法独善其身,家庭德育需要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科技信息、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出反映和调整。这就使得家庭德育的内容、方法,甚至德育目标和评估体系要随着社会生态大环境、德育对象个体发展与心理承受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家庭德育也能动地影响社会生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未来都来自于每个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阻碍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庭通过优良的“家风”和“家庭传统”的弘扬,对社会的“大风气”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家庭德育生态与学校德育生态存在互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系统,它与家庭德育生态不停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在以期在社会动态发展中平衡和发展。尽管学校教育“权威地位”,正在受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大众媒体的强烈挑战,但学校教育的改革动向仍然是家庭教育的“风向标”,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提出,还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确立,学校教育的这些改革依然在影响着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渗透和延伸。现在学校认识到了德育生态系统的内外开放性,也越来越重视家园共育、家校合作。另一方面家庭德育的成效也推动学校德育生态的不断调整。家庭生态环境的千差万别,造就了不同道德基础的孩子,溺爱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否定型家庭的孩子,强加给学校的教育管理责任较重;而民主型的和谐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女家庭,会表现得阳光积极,具有较强地协调物质、精神和情感的能力,对高校德育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
家庭德育的四个走向,不仅为家庭德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跳出立足学校为主体,解决德育低效的一次全新思考。四个走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主体化是前提和基础,专业化是手段,生活化是目标,生态化是家庭德育达到最优状态的特征。这四个走向是家庭德育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实践和实现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突破。
[1]360百科.道德发展阶段理论[EB/OL].http://baike.so.com/doc/ 5736925-5949671.html.
[2]钟伟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德育实效的影响[J].广西教育,2005,(31).
[3][俄]安·谢·马卡连柯.父母必读[M].耿济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
[4]联合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译文山版社, 1979.14.
[5]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北京:东方教育出版社,1996.
[6]张金顺.国外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7]季海菊.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2012,(3).
[8]Bronfenbrenner,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ences by nature and desig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9]刘军.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8).
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C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