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明,蓝胜勇,叶 劲,钟 书,徐鹏曾,令 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效果研究
梁有明,蓝胜勇,叶 劲,钟 书,徐鹏曾,令 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 30例患者麻醉清醒后疼痛消失的27例(90.0%),术后一周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出院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患者住院时间为6-14天,平均9.6天,在患者术后24个月进行随访,无患者复发。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实行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辅助治疗,在显微镜下手术消除外科解刨视野盲区,有利于在责任血管的减压,提高临床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临床治疗。
神经内镜;微血管检验;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和原因还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血管压迫有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显微血管微减压术,为血管减压术不但可缓解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保留了三叉神经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1]。临床上辅助神经内镜、电生理检测等联合显微血管微减压术治疗,使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技术得到飞跃[2]。本次研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的长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进行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36~63岁,平均年龄在54.2岁,患者病史1~24年,平均病史6.3年,其中三叉神经V1V2支疼痛的8例,三叉神经V1V2V3支疼痛的9例,三叉神经V2V3支疼痛13例,疼痛位置左侧18例,右侧12例,存在“扳机点”患者17例,所有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封闭注射等方法治疗、一度效果满意,但仍复发,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所有入选患者颅脑CT/MRI检查后未发现实质器质性病变,23例发现血管与三叉神经密切相关。
1.2 仪器和方法
本次应用德国产神经内镜、多功能手术床、头架、显微手术器械及常规手术开颅等设备[3]。患者在全麻后患侧在上、侧卧位,头架进行固定,并使头颅于地面平行,头部的乳突为最高点,待患者身体固定妥当后,保证患者在术中倾斜后的安全,在患者耳后乙状窦发际内侧做切口,将枕骨充分暴露并到乳突根部,在充分显露乳突根部可见静脉出血后应用骨蜡对骨孔进行止血,确定星点位置后在其下方用电动微型魔钻钻孔后用咬骨钳扩大骨孔,将骨窗扩大到2~2.5 cm,充分暴露乙状窦和横窦下缘,静脉窦出血的可用明胶海绵进行压迫止血,乳突气房开房后可用骨蜡进行封闭[4]。在横窦下方将硬脑膜剪开,再向内侧折兑,将硬脑膜中线在外上缘进行切口,将外侧硬膜进行悬吊,小脑用明胶海绵进行保护,将小脑翻起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用显微镜进行操作,将脑脊液逐步释放,抬起小脑上部,在手术显微镜下剪开蛛网膜,线路面神经、三叉神经根、桥脑、内听到等部位。用神经内镜辨认出三叉神经根,可引起小脑动脉发生移位,也是神经被推移或被扭曲的有利证据,在手术过程中对于血管压迫神经的多根神经也应考虑。对于V2V3支疼痛的患者,多为三叉神经根受到小脑上动脉的压迫;V1V2支疼痛的患者则是三叉神经根下部受到小脑动脉压迫。通过神经内镜可观测到本组患者三叉神经被压迫位置多为三分之一处。在手术过程中明确责任血管和受到压迫位置后,可用神经内镜将神经内镜进行固定,保证最佳的手术视野。在分离术时应将神经根处现移开责任血管,再用锐性剪对三叉神经的蛛网膜进行松解,过程中不要有牵拉,减少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在游离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时应将心电监测音量调大,当心出现减缓应暂停操作。手术中应将三叉神经在轴位上将压力缓解,可在责任血管和神经之间嵌入teflon补片进行隔离,并用明胶海绵进行包裹,并固定责任血管的形态和位置,避免血管在扭曲过程中影响供血,保证三叉神经根得到减压后,将硬膜严密缝合,避免脑脊液的渗漏,再进行常规关颅,手术结束。
30例患者麻醉清醒后疼痛消失的27例(90.0%),术后一周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出院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之后患者不需要服用药物。患者住院时间为6-14天,平均9.6天,在患者术后24个月进行随访,无患者复发,复发率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很多,一般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因微血管对三叉神经感觉根受压迫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三叉神经根出脑干段和周围鞘膜中间存在移行带,因鞘膜不完整造成对三叉神经形成了机械性刺激,导致患者敏感性疼痛增加,三叉神经痛与移行带有直接关系。经显微镜解剖发现三叉神经痛与鞘膜增生和髓鞘变形有关,使神经县委形成假性突触。一些相邻的假性突触神经使患者疼痛形成感觉。另有研究认为三叉神经根收到责任血管的压迫会引起刺激后节段性增生和三叉神经中枢形成过度的三叉神经痛。临床中多应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可抑制阶段性神经,通过提高痛阈,缓解患者疼痛感觉。在手术治疗中显微血管微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方式,可立刻缓解疼痛感觉,使三叉神经痛患者彻底治愈[5]。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三叉神经根区受到异位血管的压迫,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对于该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会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将显微镜引入血管减压术中,从而在之后的数十年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技术的到改进和推广。并根据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概念对三叉神经痛病因存在的血管和神经压迫进行减压处理。通过对责任血管的隔离可有效接触血管波动对神经的刺激,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此种治疗方法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三叉神经痛在桥小脑角间隔内进行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对小脑和浅面部周围血管和神经充分暴露,对容易引起牵拉的损伤应避免遗漏责任血管。虽然临床上早已经开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但对于小脑桥处较为特殊的生理结构,仅应用显微镜达部分病例无法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通过神经内镜的辅助可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于显微手术相结合后,神经内镜必将展现出越累越多的临床优势[6]。随着临床医生经验的积累,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具有临床效果好、疼痛减轻、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中会得到广泛普及。完善的影像学术前检查,及术中内镜、显微镜等先进仪器的使用,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是手术成功配合的关键。
神经内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优点,神经内径的镜身较长,并且横截面积较小,可在狭窄的神经孔道和腔隙中操作。具有较好的照明功能,可将景深充分暴露于显微镜下,并且可进行局部放大,提高画面分辨率的优点,可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对脑桥到三叉神经的所有结构充分呈现,检查神经感觉根的外部结构,从一些隐藏的区域分析异常的细小血管。在角度旋转的调整下,可将所有脑桥小区神经和血管全部进行观察,将解剖盲区得到充分的观察。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可尽量减少脑脊液的渗出,避免动作较大导致的神经及脑组织牵拉,尽量减少术中引起的损伤,避免脑干、小脑、后颅窝内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
神经内径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可分辨责任血管,在应用不同角度的神经内镜中可对桥小脑区的立体结构进行观察,明确神经和血管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并且可准确辨析微血管和三叉神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辨别明胶海绵的放置位置,起到更好的减压效果。
神经内镜的辅助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在无神经内镜辅助的微血管减压术中有高达10-30%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的并发症率较低。说明神经内镜辅助下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的同时还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体现了辅助神经内镜应用的临床优点。
本次研究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麻醉清醒后疼痛消失的27例(90.0%),术后一周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出院后完全缓解患者1例(3.3%),患者住院时间为6-14天,平均9.6天,在患者术后24个月进行随访,无患者复发。说明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还可发挥显微镜的延伸景深的作用,临床操作简单易学,可通过神经内镜局部放大功能及良好的照明功能,弥补显微镜视野的管状缺陷,最大程度的观察手术视野,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及牵拉神经的情况发生,在提高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实行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辅助治疗,在显微镜下手术消除外科解剖视野盲区,有利于在责任血管的减压,提高临床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1] 李 琦,钱令涛,高志波,等,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4,27(1):22-23.
[2] 李江安,鲁晓杰,钱 硕,等,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及神经内镜在判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82-184.
[3] 向兴刚,林 琳,李大志,等,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7(20):312-313.
[4] 张 程,赵 晶,神经内镜下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6,12(11):1141-1142.
[5] 李 格,神经内科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100-101.
[6] 李 琦,钱令涛,高志波,等,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4,27(1):22-2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5.11
B
ISSN.2095-8242.2017.027.5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