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

2017-03-08 07:13:24许冬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所患儿科医护人员

许冬霞

(开封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

许冬霞

(开封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儿科是临床医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科患儿在接受科学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接受科学化程度较高的护理干预。与西医护理方法相比,中医护理同样存在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很多患儿的疾病恢复存在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当认识到儿科中医护理的价值,并且把握其内在多元化的辨证护理观念,这样才能加速患儿疾病的转归,保证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儿科;中医;辨证护理;多元

中医护理主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背景之下,将中医临床辨证观与营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对疾病进行防治,保证患者健康的护理方式。在儿科患儿的临床护理当中,中医护理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儿科患儿的身体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当中,在发病机理、生理原因、个人形体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独有特点,且年龄越小的患儿表现越明显[1-2]。所以,分析儿科的中医多元辨证护理十分关键。

1 标本兼顾

这里所指的标本兼顾,主要是指将辨证、辨病与辨症护理相结合,这也是中医儿科护理的基本要素。辨病护理主要是侧重患儿所患疾病的病理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全程分析,重点在于对患儿的疾病内在进行调理。辨症护理主要针对的是患有急症的患儿,主要目的就是解除患儿的病标,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辨证护理主要是指对患儿所患疾病的现阶段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并且针对患儿的发病原因等对疾病进行阶段性调整。这三者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医儿科护理的标本兼顾,此外,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到患儿病理与病证的特殊性,做到几方相宜。

2 宏观与微观结合

在中医的宏观辨证观当中,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利用自身的主观感觉等由外及内读一患儿的疾病进行认识分析,这会导致出现明显的片面性和主观臆断性。而微观辨证观则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利用现代医学的相关方法等对患儿的体内病理情况及变化状态进行分析,并且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对患儿疾病症候进行归纳,为患儿的病变分析提供科学的辨证依据。只有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确保患儿所患疾病的本质被反映出来。

3 辨病期护理

儿科患儿的所患疾病存在不一样的发展时期,而各个时期的病理变化及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特点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疾病的不同阶段等及病理变化展开护理,即为辨病期护理。儿科患儿的发病十分容易,且病情的发展速度较快,传播起来十分迅速,且患儿的病证较为复杂,很多患儿不同病期的界限很难被划清。这样就会造成患儿的病情变化难以被医护人员掌握,护理方面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这样一来,就需要医护人员掌握患儿的病变规律等,对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科学把握,重点分析患儿的病期与病机,这也是患儿接受辨证护理的关键之处。比如麻疹患儿的临床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将患儿的病期分为疹前阶段、见形期及疹后阶段。对于疹前期的护理,护理人员㤇针对患儿的表证等,做好发散解表。患儿见形期的护理需要以解毒清邪为主,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麻疹的透布顺序等,并且分析患儿麻疹的形态及色泽等,多为患儿补充水分,观察患儿的逆证。对于患儿疹没期的护理,应当以清肺养阴为主,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的饮食调节干预,多补充一些营养成分,帮助患者体内的正气大量恢复。对于患儿的辨病期护理而言,还需要将其与患儿的脏腑病机相结合,以此确保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4 辨病势护理

患儿的病势主要是指所患疾病表现出来的病证向不同方面的趋势及相应的疾病证型变化等,一般都是正邪双方的相互影响及作用的具体结果。在辨病势护理当中,顺势驱邪最为常见。很多小儿患儿的神气在患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怯弱反应,自身的抗病能力也会较差,机体容易出现外邪症状。这样一来,患儿的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热证等。护理人员在中医辨证护理当中需要根据患儿机体邪势的主流情况,选择科学的方式顺势驱邪。比如一些患儿的机体在初感外邪之后,患儿很容易出现恶寒与发热症状等,患儿病位在表,且病势会不断向外发展,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护理人员以解外为主,不要用凉水为患儿擦拭身体,以免患儿出现腠理闭塞的症状,阻碍了患儿病势向外发展。当患儿的病情逐渐深入之后,会出现热不寒等反应,这时护理人员需要分辨患儿的病势所在,并且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药物等,也可以配合一些凉水擦身的方法等,多为患儿补充身体水分。如果患儿出现明显的热盛反应,护理人员可以选择泻下剂等进行护理,也可以选择一些润导法或灌肠法等。

此外,护理人员在中医儿科的护理工作当中,还需要掌握患儿的病变传变规律及特点等,对患儿的先兆症状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观察,并且预测患儿可能把出现的病变情况等,选择积极的防治方法对患儿的病情进行防控。

5 结 语

在中医护理当中,辨证护理是最为精髓所在,其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广泛好评。在中医儿科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从儿科患儿的自身特点出发,从多个层面入手,认识到辨证护理的自身特点。

[1] 金 丹.儿科临床中医护理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5):789-791.

[2] 郭书娟,石巧云,王爱珍,赵清玲.小儿湿热型泄泻的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3,28(04):823-824.

[3] 金敏燕.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3):159-160.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034.6643.01

猜你喜欢
所患儿科医护人员
儿科专栏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男士感冒
东西南北(2017年6期)2017-04-07 13:49:38
法穷人富人患癌种类不同
环球时报(2017-02-10)2017-02-10 06:45:08
为何有人会“死不瞑目”?
奥秘(2016年10期)2016-12-17 13:25:01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