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

2017-03-08 06:23:07刘在洲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渠道育人政治

刘在洲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

刘在洲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高校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课堂教学仍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应该贯穿和体现在高校的所有课程当中,而不仅仅局限在思政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落实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地位可从提高对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认识、加强管控课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审查教材和教学内容、注重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育人的能力等方面着手。

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他同时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的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指导高校解决目前实际存在的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政治教育,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的现象有重要意义。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高校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课堂教学始终是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过去我们单一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强调其育人功能,但这还远远不够,而应该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共同汇聚成育人的主渠道。

一、教学的教育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必然性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问题,实质上是“教学的教育性”在课堂教学功能上的反映,也是教育(德育)与教学(智育)如何统一的问题。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教学一般来讲都是在课堂进行的。教学的教育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的必然性。这是因为,教学本身是具有教育性的,“无论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或在个人生活中,教学都有很大教育作用。”[1]古代教育传授的只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个时期的智育与德育是重合不分、完全一致的。比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传教于弟子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带有鲜明道德色彩的内容。虽然十七、十八世纪后,自然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但是,无论是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学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师即使传授纯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求实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扎实的学习能力以及探求知识的坚强意志。至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其教学内容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明显的立场倾向性,培养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政治立场、观点的问题意识更为突出。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离不开意识形态方面的立场、观点的灌输和影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通过系统的研究,将上述内容概括为“教育性的教学原则”,并对这一原则进行了充分阐述和论证:“教育(德育)与教学(智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是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教育,只是一种失去目的的手段,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2](p238)一言以蔽之,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立场、观点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既是客观规律,也是必然要求。

纵观人类文明教育史,不论什么时期,教学过程本身承担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阶级社会中从来没有,而且也不能有什么阶级或超阶级教育。”[3]由于教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所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这是由该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因此,为了培养出能为本阶级服务的人才,统治阶级会利用编写教科书和传授知识时,把本来没有阶级性的纯专业知识抹上一层本阶级所需要的政治道德色彩,从而把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灌输给受教育者。可见,从教育者主观上而言,智育教学本身应该为本阶级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加上教学的客观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这就表明智育教学过程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完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二、教学的基础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校课堂教学有几个特点: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系统、丰富、全面。为了实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的,一般来讲,高校会对学生系统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习等60-70门课程。二是课堂教学占用时间较多。一般来讲,本科生在校四年要上2500—2600学时的课程。三是参与教学人员最多。这些课程涉及所有专任老师,几乎全体专任教师都会进课堂,上讲台。除了全体专任教师外,学校党政领导、各学院党委书记和副书记、辅导员也会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可见,高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三方面为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育人提供了条件。

课堂教学的基础性,还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实践中,教学是教育的基础。“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2](p238)只有大量地和系统地掌握知识,才有可能培育并形成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使你们学到的共产主义不是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你们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4](p437)富兰克林把无知识的人比作一个空袋,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没有智育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德育的道理。德育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要学生接受一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摆出充分的事实根据,不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单凭简单的说教、行政命令或是名人的某句格言来教育引导学生和管理学生都是无济于事的。高校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充分表明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必要性。

三、教师教书育人的规律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可行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问题,实质上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问题。一般来讲,教师主要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教书”,而教书必须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和教育规律所决定的。教师教书育人的规律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三个规律”中,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前提,学生成长规律是基础,教书育人规律是关键。总书记还强调:“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首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育人,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教育史上看,从周朝开始产生教师以来,教师就承担着双重任务,当时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德、礼仪、音乐、射箭等,涵盖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两个部分。正如《礼纪》所载,“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职责进一步地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样是教书和育人两个大的方面。徐特立提出教师的职责应有两个方面,一是“经师”、二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也是两个方面。可见,自从有教育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历代教育家经过千百年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来的一条人才培养的重要真理、总结出来的一条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它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进入信息社会,很多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教书育人的路径与机制没有变;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更严了,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相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

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绝大部分时间接触的是专业教师,学生比较崇拜的也是专业教师,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接受。因此,专业教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能奏效。加上学生绝大部分思想问题发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反映在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创造精神、职业道德以及如何对待自由与纪律、成功与失败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地、因人因事地加以引导。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教师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对学生思想、观念、言行的影响最直接”。教师比专职政工干部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他们能及时察知端倪,发现苗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并预见其发展趋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课堂遍布校园,教师无处不在。教学活动贯穿学生进校到毕业的成长全过程,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和规律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的可行性。

综上,将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客观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是非常重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它将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大的活力。那么,如何落实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的地位并使其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高度重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革人才质量评价观念和教师考核标准,彻底改变重学科建设、轻思想政治工作,重科研、轻课堂教学,重思想理论课的育人要求,轻专业理论课的教书育人现象。

二是加强对课堂的管控。当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交流、交融、交锋,①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2016年12月15日。对高校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复杂影响,有些已经反映到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变得不再那么简单和平静。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同我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的斗争日趋激烈;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企图渗透到课堂上来,高校课堂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加强对课堂的管控。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当下在高校有个别教师不能很好地教书育人,走进课堂只管教学,育人的事叫辅导员去管,他们不管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指责辅导员没有维持他们的上课秩序,下课就走人,课程结束连学生姓名与学生本人都对上不号。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今天,这种倾向似乎就更“合理化”了。极个别教师甚至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课堂上传播错误思想观点。因此,高校党委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书育人行为,强调坚持课堂教学守纪律和公开言论守规矩的要求,将政治上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

四是加强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审查。加强教材建设和对教学内容的审查是保证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教材的遴选和审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教材建设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托。高校要严格把关教材传授的内容、倡导的价值、体现的意识形态。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方面的教材还要进行内容审查,排除商业利益的干扰,克服麻痹心理,实行责任追究,严把质量观。对于质量不高、导向有问题的教材坚决不能使用。

五是注重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育人的能力。其一,教师要在业务课的讲授中将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按教学内容本身的体系寻找结合点,运用鲜明生动的事例,亲身的感受进行哲理性的归纳,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其二,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与学生的思想作风也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的环节上,严格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其三,教师要在个别辅导中因人施教,关心学生成长。在辅导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对于优秀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在思想上也要提出更高的标准;对于后进生在帮助他们学习的同时,要深入其思想深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总之,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也并不是说全部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才能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途径很多,我们不仅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还要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只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承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1][美]布鲁纳.教学论[M].姚梅林,郭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

[2][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米·伊·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4]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7)10-0167-04

刘在洲(1959—),男,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 张 豫

猜你喜欢
主渠道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