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2017-03-08 01:33:59张琼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8期
关键词:耐药性标本抗生素

张琼舟

(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800)

1 标本采集质量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

1.1 痰标本的采集

人主要是通过口进食的,如果患者吃了变质的食物时,其口内的菌群数量会大大增加,如果不注重清洁口腔,那么残留的痰液和咽拭子里就会存在大量的杂菌,对标本的培养结果造成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在采集痰液标本以前,嘱患者不要使用抗生素,或者是在停止用药24 h以后,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但是禁止应用牙膏,一般是在清晨清洁口腔后留取,用无菌器皿封装,在规定时间内实施检测。

1.2 尿标本的采集

因为采集尿标本的时候尿液要经过尿道口,所以使得尿液很容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在留取尿标本的时候最好是晨尿,最好是中段尿。嘱患者在睡前少喝水,并且在采集前要认真清洗外阴和尿道口,尿液要放在专用的无菌器皿中,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1]。

1.3 血标本的采集

血标本采集要找准时间,在患者发热的时候或者是寒战期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最准确。采集血标本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量采集:成人通常是8~10 mL,儿童是1~5 mL。穿刺的皮肤周围要严格消毒,在24 h内从不同的位置采集2~3份标本。但是在采集的时候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严格掌握好采集的时间、容量、部位等,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1.4 脓标本的采集

脓标本的培养出现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问题是无细菌生长。所以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要嘱患者在之前不要使用抗生素。将脓标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另一种是外源性的,所以,在采集内源性脓标本的时候难度是比较高的,要对患者实施病理切片检测,并且对采集的环境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必须要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采集外源性脓标本时,要采集深部的标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 其他标本的采集

采集大便标本的时候注意要对那些性状等比较特殊的大便进行采集,用无菌容器承载标本。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的时候要明确清楚什么适合做厌氧培养,整个采集与检测过程要正确谨慎。

2 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

传统的检验工作是手工劳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发展为对病原体分子生物学进行检测的方法。在进行细菌检测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指的是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工作。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通常是以染色、培养等方法为主,尤其是需分离培养。但是由于培养细菌需要时间,因此检测时间就变得较长[2]。以前比较古老的检测手段是手工劳动过程,目前这种方式仍然在我国的一部分医院中应用,免疫学技术是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的反应,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这样的检测方法大大缩简了病原微生物的鉴定环节,使得检测时间变短,是常用的检测方式,并且在我国这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比如:PCR技术是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在对病原体进行检测的时候,可用于检测那些生化反应与形态等不典型的微生物,还可以对平时培养难度较大微生物,也能准确培养鉴定,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3 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与传播与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能够使患者发生传染并直接造成患者死亡。目前临床滥用情况为:给患者应用大量的抗生素,并且用药时间长,应用不合理情况一直存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抗生素是越新越好,或对其病况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都要依据经验治疗。这就导致了出现了大量的耐药菌株。所以,临床微生检验室最为基本的工作是做好各种标本的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并且还要分析重点科室常见的病原菌与其耐药特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用药,合理应用抗生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 加强对抗生素滥用问题的监管

要主动分析造成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策略应对。要正确地对药物添加剂的品种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领域问题,我国在这方面有明文规定,将其分为三大类:(1)抗球虫类,(2)驱虫类,(3)抑菌类,而这几种抗微生物的活性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并且对动物机体的生理作用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在为患者应用的时候要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正确选择。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医药使用指南与添加用抗生素的药品说明等应用,准确把握用量与时间[3]。

5 检验人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

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判断力,因此,检验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又由于检验人员经常与传染性标本接触,所以要求他们还要具备较强的思想基础与心理素质。另外,检验人员要加强与临床的交流与联系,以完善检测方案,降低误诊的几率。此外,检测人员要不断接受并学习新的医学检测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构成,不断完善自己,以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1] 邓 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6):78-79.

[2] 胡艳军.关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22):12-13.

[3] 李 儒.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255-256.

猜你喜欢
耐药性标本抗生素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0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