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清
(赤峰市红山区第四中学,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牙齿正畸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那时医生教患者用手指推牙以矫正错位牙为最原始的方法也发明了一些简单的矫正器具[1]。直到十八,九世纪时才出现了一些机械器具。当时临床上所使用的矫正器把拥挤的牙齿排列整齐后,会造成嘴部突出的后果。由于人的牙槽骨一生不会发生太大改变,如果牙齿较多,勉强排齐后拆掉矫正器,很容易再次形成拥挤错乱,即二次复发[2]。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著名牙医Tweed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和思考,首次拔牙以助正畸的观点。随后他召回了过去那些应该拔牙却没有拔牙的患者们开始二次矫正。并建立了“Tweed三角”、“直立下切牙”、“支抗预备”和正畸弓丝的3个“序列弯曲”等理论。当拔牙纳入牙齿正畸体系后使得之前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变得有迹可循,同时也使牙齿正畸效果更好,复发的几率降低。现代正畸学之父Angle将正畸学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对错合畸形的分类更是产生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确定磨牙关系来明确相应的咬合和牙弓间的关系的定理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这项定理使得牙齿正畸技术走向成熟。
现代牙齿正畸技术涉及组织发育学,生物力学,机械力学,材料力学等多种领域,牙齿正畸操作形成专业规范的流程,初诊时医生首先与病人交谈沟通,大致了解病人对牙齿正畸后大体形象的要求,然后再安排病人照X线片、印牙模并对像片、X线照片、牙齿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和设计,再结合病人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正畸计划。对于牙齿拥挤且排列错乱的患者需要征求患者同意拔牙。拔牙并不影响到口腔的正常功能。而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性畸形的患者则需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而且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和正畸科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问题共同研究确定方案后,才可进行手术。这就是现代牙齿正畸的流程,在确保有效矫正的同时,更加在意患者对个人自身对牙齿的要求。常用方法有烤瓷牙,活动矫治器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正畸及外科手术正畸这些方法都是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来使用的。例如烤瓷牙主要是适用与修复一些畸形小牙或者牙根有损伤的患牙等。活动矫治器则是被广泛采用的正畸方式。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正畸则是人们拒绝带牙套时的不美。
拔牙矫治有害。存在这种理解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面部为神经聚集区,拔牙则会破坏面部神经,甚至严重者会导致面瘫。首先讲一个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例子。一个人被智齿,蛀牙折磨得死去活来,这时候没有医生直接建议拔牙,而其家人会建议并直接陪同患者去拔牙。
矫牙后年老牙齿易脱落。我们高中生常被周围人劝阻,他们认为牙齿矫正过程中会造成牙根松动,而致年老后牙齿易松动[3],甚至出现牙齿早脱现象,所以极力劝阻我们去做牙齿矫正。首先应否认该观点的科学性。现代牙齿矫正过程中是通过适当的矫正力进行一种缓慢的诱导作用,这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不会对牙质、牙根及牙周遭组织产生创伤,所以矫牙后并不会造成年老牙齿易脱落。我们高中生能理解这种原理,也理应为我们周围人普及做一些普及推广。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年人。这种观点我们高中生常从父辈那里得知,父辈那一代人接受传统观念较多,认为矫正只能在人体生长尚未定型时才起作用。而这种观点放在现在是不准确的。早有相关医学专家表明:“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而且很多专业口腔医院也表示早期的矫正是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随着矫正技术的发展,早已突破这种年龄的限制。对于那些想要拥有一口好牙的人来说,其所缺的只是对牙齿正畸技术一些了解和信心。
现代人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现代美学要求微笑时要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畸形发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面部整体形象,牙齿正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的一项技术。但是绝大部分人虽然都知道牙齿正畸可以改变这种不利的变化,但还是存在三大理解误区让人们拒绝牙齿正畸,这些误区有如:拔牙矫治有害;矫牙是小孩和青年人的专利;矫牙后年老牙齿易脱落;而这些误区,本文在这里只是简单地普及一些有关牙齿矫正的知识,让大家对现代牙齿正畸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有一定的了解。
[1] 彭怀芝,陆春霖.儿童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04):35+38.
[2] 张 筱.牙齿正畸路径规划方法研究及可视化开发[D].山东大学,2016.
[3] 叶 静.成人牙齿正畸要循序渐进[J].乡村科技,2012,(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