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山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山西 太原 030012)
胃癌是在胃上皮来源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现有文献研究显示,进展期的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在30%~40%以下,相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则在90%以上,故而尽早发现胃癌尽早实施治疗是十分关键的。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胃癌主要是采用内镜下胃活检,虽然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其成本高,具有侵入性[1]。本文主要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60例为观察组再另外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0~75岁,该组均确诊为早期胃癌;参照组的男9例,女11例;年龄25~7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状况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要求两组于清晨空腹并抽取静脉血4 mL,于室温下静置,3000 r·min-1离心操作10 min,取出上清液,在冰箱-20℃下保存等待检测。
使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的血清PGⅠ以及PGⅡ水平,并统计PGⅠ/PGⅡ的值;通过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HPIgG抗体的表示[2]。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PGⅠ水平为(48.12±15.45)μg·L-1、PGⅡ水平为(25.89±7.36)μg·L-1以及PGⅠ/PGⅡ的比值为(2.01±1.57);参照组的PGⅠ水平为(102.65±19.32)μg·L-1、PGⅡ水平为(14.78±5.35)μg·L-1以及PGⅠ/PGⅡ的比值为(7.12±1.57)。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的HPIgG抗体阳性例数为13例,阳性率为21.67%;阴性例数为47例(78.33%)。观察组的HPIgG抗体阳性例数为49例,阳性率为81.67%;阴性例数为11例(18.33%)。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为81.76%较参照组的2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抗体阴性组有58例,PGⅠ为(68.23±24.36)μg·L-1、PGⅡ为(14.65±7.21)μg·L-1、PGⅠ/PGⅡ为(3.56±1.45);HP抗体阳性组有62例,PGⅠ为(34.56±15.48)μg·L-1、PGⅡ为(23.27±14.12)μg·L-1、PGⅠ/PGⅡ为(1.69±0.96)。结果显示:HP抗体阴性组的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较HP抗体阳性组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较高,对于早期胃癌进行监测可以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大多是侵入性检查,例如胃镜、上消化道的造影等,操作步骤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因此对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进行探索十分重要。传统上的肿瘤标记物对于胃癌的诊断特异性较差,而且难以对早期的胃癌进行诊断。PG是一种胃蛋白酶前体,其主要是由胃主细胞合成以及分泌的,是冬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其中还有PGⅠ、PGⅡ等2中亚群。合成的PG在胃酸的作用下回转换成胃蛋白酶,且进入到血液的含量极少;PGⅠ主要是胃主细胞与黏液颈细胞分泌出来的,而PGⅡ则是由贲门腺、十二指肠以及幽门腺分泌出来,当胃黏膜腺体发生萎缩时,PGⅠ的分泌量会减少,而当胃黏膜腺体出现假幽门腺化生或是肠上皮化生时,PGⅡ的分泌量会增多。故而根据受检者的血清PG水平可以判断出其胃黏膜的状态。据现有的文献研究显示,PG的水平不仅能反映胃黏膜的主细胞数量还能与HP发生感染,导致炎症或者消化性溃疡,而HP是一种细菌性的致癌物质,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研究分析中,观察组的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较参照组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有(P<0.05);观察组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为81.76%较参照组的2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抗体阴性组的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较HP抗体阳性组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GⅠ水平的降低表明胃黏膜发生萎缩,PGⅡ水平的升高表明胃黏膜腺体可能会产生化生。可以说,检验血清的PG、HPⅠgG抗体表达水平有利于早期胃癌的筛查,有助于胃癌早期的治疗。
[1] 叶火林.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14(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