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菁,朱 磊
(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发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其对哮喘疾病诱发以及加重具有促进作用[1]。在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类型中,小儿支气管肺炎与哮喘包含其中。近年来的研究可知[2],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相关性,并且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基于此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5例作为观察组和缓解期患儿1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5.2±0.8)岁;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3~13岁,平均(5.8±0.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于早上6时予以两组患儿未进食前抽取2 mL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液中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血清支原体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咽肺炎支原体感染-DNA。
观察并比较患儿在七天之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血清支原体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咽肺炎支原体感染-DNA变化情况。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中,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的有7例,对照组有3例,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率46.7%较对照组高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的患儿体内的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为(359.2±41.8)U/mL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522.4±48.3)×106,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阴性患儿体内的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为(321.5±40.2)U/mL和外周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38.9±49.5)×106,即在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的患儿体内的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咽肺炎支原体感染-DNA拷贝数量(3.7±1.5)×103copy/mL显著高于对照组(1.5±1.8)×103copy/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炎支原体具有传染性,其以唾沫为传播介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人群中,儿童是主要的感染对象,并且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肺炎支原体诱发率较高[3]。在儿童的呼吸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发挥着较大作用,其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哮喘病以及小儿肺炎等,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更甚者,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中,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且在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阳性的患儿体内的血清免疫蛋白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血清支原体抗体的显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咽肺炎支原体感染-DNA拷贝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极高,早期诊断可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且该检测方式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1] 李 晶,戴蔷蕾.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23-2925.
[2] 徐咏梅,孙文清.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系统医学,2016,1(11):84-86.
[3] 祝 俊.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2):10114+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