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媛
学术会议综述
“海关文献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刘雅媛*
早在1930年代,近代海关文献就已被研究中国的学者们发现并重视。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副税务司一职的班思德(T.R.Banister)根据大量的第一手海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对1830-193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额及货物类型做了概述性的研究。由于近年来几批海关文献相继被发现并在国内出版,在传统的经济史、财政史的论题之外,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许多新的研究视角。2016年2月27日—28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海关文献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同时也举行了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第二批新书发布会。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中国海关学会会长李克农、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黄洋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史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教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滨下武志教授、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戴一峰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茹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学院副院长张学良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松弟分别致辞。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40多位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们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同时来自中国海关总署及海关系统内的20余位领导及40余位海关史研究专家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篇,举行学术报告35场,圆桌会议2场。
学者们的讨论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旧海关出版物包括七大系列,已出版的《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两套资料的主体是统计系列,《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通令全编》为关务系列的一部分,除了上述三套资料,海内外所收藏的旧海关文献仍有大量尚未面世。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在《我们对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搜寻、整理与用于研究》一文中,全面介绍了海关文献整理工作的现状、旧海关出版物的内容及其团队十余年来的学术研究。中国海关学会李延顾问在《中国海关相关档案馆所收中国旧海关文献简介》这一报告中介绍了海关总署档案馆及各关档案室的收藏,并公布了即将出版的《海关总署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基本内容。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玉茹研究员的报告《日治时期台湾的税关资料及其典藏和运用》充分详实地介绍了日治时期台湾税关制度的建立与流变,资料的生成及资料内容、收藏现状与利用状况。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海洋视野下的航运、港口和海关:以轮船招商局的研究和资料为中心的介绍》一文从轮船招商局的研究出发,详细地对轮船招商局为中心的档案资料的流布与收藏作了介绍,并借此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史研究。
已出版的三套海关文献共499册的数量使得数据的整理工作成为研究者们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海关文献的利用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数据库与可视化技术来展开。南开大学王哲讲师《近代海关数据的整理与建设旧海关生态圈的初步构想》一文认为应当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为基础的“旧海关生态圈”,在已形成的“近代中国海关基础数据库”之上,将多元复杂格式的旧海关文献进行更深度的整合,并加入当代海关及其他来源的经济史数据,从而将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他同时也展示了在这一数据库基础上所进行的埠际贸易、子口税贸易、邮政区与邮政点、清代粮食贸易网络等研究个案。东京大学城山智子教授《海关资料的数据化及可视化:以1871-1935年贸易统计为例》一文利用海关统计来制作主要港口的贸易数据库,并利用其分析各港口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数据,以此来探讨亚洲地域贸易的数量变化与空间配置。
相对于以往在财政、税收以及贸易方面的研究,中山大学滨下武志教授《“海关洋员回顾录”和第二代海关史研究》一文建议利用海关文献中的非统计资料以及海关洋员的回忆录、书信等私人文书,开展包括海关洋员的生活经历、海关人物与制度、与海关相关的机构或组织的人事与经营、中国海关的国际运作等方面的研究。滨下教授有感于近年来资料大量涌现,研究者们纷纷将新的技术与方法广泛应用与研究之中。香港大学李培德教授在《外籍海关税务司在中国》一文中呼应了滨下的观点,李教授关注外籍税务司在中国的经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与在华英国人群体的关系。中山大学李爱丽副教授《美籍税务司吉罗福的中国钱币收藏》一文同样关注海关洋员在华的工作生活,尤其注意到美籍税务司吉罗福的中国古钱币收藏。上述几位学者都希望从“生涯史”的角度叙述海关史,同时强调近代中国海关所造就的孕育人才的环境,并强调洋人管理的海关所带来的正面价值。
在海关制度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张志云研究员《中国海关造册处与中央统计制度(1859-1911)》一文将总税务司通令,造册处内部文件,以及统计资料三种史料糅合,回顾造册处成立中央统计和编纂制度的历史,他强调赫德的工作对这一制度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提醒学者们在使用海关统计时需要尤其注意币值与计价方式的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周育民教授的文章《从江海关到江新海关(1685-1858)》考查江海关自1685年设立后的制度演变,认为外籍税务司建立后,江海关税大幅提高的原因并非海关制度的改革,而是贸易量的大幅增长。上海海关学院姚永超副教授注意到了海关在协助中国创设近代江海管理机构中所起到的“媒介”作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佘建明与南京海关徐立春《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署内设机构探究》一文认为旧海关的机构设置不存在总税务司与各关上下一一对应的关系。南京政治学院费志杰副教授《清末民初军品走私屡禁不止原因探析》一文主要关注清末民初的军品走私问题,他认为军品走私屡禁不止有多重原因,无法单纯就缉私而缉私,而应着力解决其背后的症结。此外,学者们就津海关、凤阳关、粤海关、苏州关等相关问题也做了详实充分的介绍。
台湾中央研究院林满红研究员的文章《晚清的鸦片税(1858-1909)》全面分析了1858年-1909年清政府征收鸦片税的税额、课税形式,土药税与洋药税的比较,鸦片税在晚清财政中的地位等问题。她认为由于鸦片征税效率高,故鸦片税成为了清政府解决财政困难的急救药,清政府征课鸦片税的做法并无法达到禁烟目的,而应当采取控制鸦片供给的方法,将潜在资本引向正当投资而非着力于设计一套鸦片征税制度。河南大学董保民教授与学生郭益蓓的文章《The Impact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Indemnity:Transfer Problem Reexamined(〈马关条约〉赔款的影响:转移问题的再检验)》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甲午战争赔款对贸易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一时期国内消费降低以及产出增加,使得进口价格的利润下降,同时国内品价格变动缓慢,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赔款可能对贸易条件有改善的作用。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在《辛亥时期的“关余”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辛亥时期海关税款被帝国主义攫取,使各地的革命政权以及南京临时政府都失去了海关税款,于是不得不面对严重的财政困难。中山大学侯彦伯副教授《清末财政危机、透明化与海关兼管常关》一文认为,1901年海关兼管常关一方面应对巨额赔款带来的财政危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常关税收的透明化,但同时他也强调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抵制了海关监管常关。对于侯彦伯副教授的观点,复旦大学研究生金诗铧提出反对的意见,她的文章《近代沿海沿江常关的贸易格局及变迁——以海关出版物资料为中心》认为,海关监管下的常关贸易占整个常关贸易额的相当分量,同时由于近代民船贸易依旧十分活跃,所以常关贸易仍具有很强的生存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王列辉副教授《The British and Japanese Maritime Networks in China in the 1920s(1920年代英日两国在华的航运网络)》一文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解读海关文献中记载的英日两国航运信息,同时比较研究两国航运网络,他认为两国在华航运网络受到地理、竞争策略以及政府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院张利民研究员的文章《20世纪初期天津进出口贸易变化简析——从海关统计角度》利用海关统计分析了20世纪初天津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他认为河道港口的改造以及海关监管常关促使天津经济地位提升,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南开大学毛立坤副教授的文章《试析晚清时期香港在上海口岸外贸领域发挥的中转功能》关注晚清上海与香港两埠的贸易联系,二者贸易联系的加强改变了远东与欧洲贸易呈现的简单三角贸易形态,而愈加呈现出多边贸易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方书生的文章《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基于上海经验的再解释》利用江海关的数据分析了近代上海经济转型的轨迹与逻辑,认为上海向近代工商业经济转型的实现有赖于部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效率增长与规模经济的形成。河南大学副研究员武强与学生王梦琦的文章《基于SSM模型的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七个代表性港口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腹地的总体经济结构,展示了一种对于“港口—腹地”理论的学理性论证。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帅《雨水、瘴疠:腹地自然生态与近代云南口岸贸易的波动》一文利用云南货运骡马数量的变动分析了云南口岸贸易的季节性波动,他认为由于云南特殊的气候与地形环境,腹地的雨水与瘴疠成为造成云南口岸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与沿海沿江沿边各省份不同,近代贵州没有开埠口岸,云南大学讲师马琦《近代贵州对外贸易研究》一文全面考察了近代贵州特殊的对外贸易特征、商路与贸易结构。上海海关学院讲师杨敬敏研读海关文献发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对棉纺织工业的显著保护,他的文章《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与棉纺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认为这种保护性政策造成了纺织品进口量的锐减,实现了国产纺织品对进口商品的替代。复旦大学博士生何秋红《近代中国自由港制度的实施及影响初探》一文分析了青岛与威海卫自由港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认为二者在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以及软硬件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论证了自由港需要受到海关监管的必要性。复旦大学博士生武伶飞的《近代中国灯塔空间体系探析》一文利用“航标总册”归纳出近代中国航标空间体系,他认为除了海关系统的航标之外,应当重视那些以往研究中忽略掉的外国政府及其他非海关主体建设管理的航标。复旦大学博士生刘雅媛《清末以来城墙拆除的阶段、动因与地区差异》一文利用近代城市改造的数据,梳理出近代中国城市形态转型的总体脉络,以此来打通古代与近现代城市史研究之间的隔阂。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海关文献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地圆桌讨论,学者们一致认为新成立的“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应当在海关文献的搜集出版及第二代海关史研究领域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赵世璐)
刘雅媛,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