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级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素养不断提升

2017-03-07 04:29万田丰
教育界·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备课组研修校本

万田丰

【摘要】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在构建全员参与教学改革的格局下开展教科研工作,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教育教學质量的稳步提高。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聚焦课程,聚焦课堂,聚焦课题,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要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做实校级、学科组、备课组和个人的研修活动,努力构建适合教师发展的成长方式。

【关键词】校本研修课程课堂课题

校本研修既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文化生产力,更是促进所有老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载体。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按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原则,采用“个人主动发展、团队共同进步”的方式,建立“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个性化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优化“校级研训、学科组研讨、备课组教研、个人自主研修”四级校本研修活动模式,促进所有教师教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 校级研训:基于学校实际,注重分享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校级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统称。它是以学校为研训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在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

校级研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课堂上以及身边呈现的问题,依托学校自身的实际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例如我校的校级研训就由研修讲坛和研修培训两部分构成。研修讲坛每周安排一次,每次三人,每次8~10分钟。研修讲坛原则上分德育经验分享、教学经验分享、读书体会分享三类主题。每学期开学初,所有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小课题研究的方向,至少确定2个主题,自主申报具体讲题,用PPT进行演讲。每次宣讲时,我们都要组织部分非主讲教师担任评委,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和演讲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学期末评出等级进行奖励。而研修培训则是每学期集中安排一次,每次2~3天。具体时间为每年寒暑假快要结束、即将开学之前。研修培训的主讲人一是外聘专家,二是学校行政教干,三是骨干教师。学校行政教干主讲要根据自己分管工作,自定主题,围绕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确定专题。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思考,通过整理和提升形成培训内容,“亮点和问题并重、方法和策略引领”是教干培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骨干教师可以从研修讲坛的优胜者中选拔,特别是与当前教育教学实际接近的主题,在讲坛稿件的基础上整理修改。

校级研训活动要注重分享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要有正面的引导促进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主题,突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不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例如今年暑期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建设情况,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竞标报告”的竞赛活动,既让教师了解了开发课程的意义,又让大家熟悉了课程开发的途径、方法等,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通过推进校本研训活动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引领教师实现参与研训后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 学科组研讨:基于课程体系建设,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学科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是基层的教学研究集体,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提高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等任务,它也是最为方便和灵活的单位组织。因此,校本研修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能更好发挥作用。

学科组研讨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方式,研讨时要把问题聚焦在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构建教材体系、如何落实课程改革上,其主要抓手有“说课标说教材”“构建课堂模式”“专题学习指导”等。

“说课标说教材”可以在每学期初举行1次。每个年段至少安排一人主讲。主讲人要借助专家对课标的解读、对教材的说明,自己反复研读,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整合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系。通过“说学段”“说一册”“说专题”等打通课程标准、教材和课堂之间的内在联系,力争让每一位教师从一般的熟知教材、把握教材提升为自主建构教材体系、整合教材结构,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准确性、合理化。

“构建课堂模式”可以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各学科教研组通过“每月1次的课堂教学演练场”、“每上半学年一次的课堂教学比赛”和“每下半学年一次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达到“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学校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当中,借鉴山东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确立了“以情优教、自主学习、分类推进”三大教学理念,着力构建了“433”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所谓“4”是指自主高效课堂必须高度关注“学生”、高度关注“目标”、高度关注“情绪”、高度关注“方法”。“433”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前一个“3”,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基本板块”:从整节课来说“板块”。大体表现为:“自学—交流—检测”三大要素;不管“板块”或“模式”如何变化,“先学后教”的基本精神不变,“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理念不变。后一个“3”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三项基本操作要求”。我们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堂是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地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适当地合作学习;以问题为抓手,偶尔地探究学习。课改革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导学案的设计,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特别强调小组讨论问题的价值。

“专题学习指导”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安排1次为时半天的专题学习辅导讲座。主题可以是课堂教学研究、教材教法使用等。主讲老师可以是外聘专家,可以是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主任,还可以是教研组长。

学科教研组研讨这种校本研修方式要切实发挥团队力量,形成集体研修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大家一起交流和总结教学、教研、管理和学习的经验与心得。研修活动中要做好工作预设,要积极学习其他教研组的先进经验,学校里的教研团队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要形成开放的、多元的研修态势。我们要从共同关注的问题着手,着力解决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个体和群体互动的状态下开展校本研修,这样才能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取得很好的实效。

三、 备课组教研:基于课堂教学探索,解决影响课堂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最终的效果都要在课堂上显现出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通过课堂来推进课程改革,通过课堂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课堂来促进质量的全面提升。

备课组是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活动组织。其基本功能是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教学设计、学生作业练习、学业检测评价的研究。备课组不仅要集体备课,而且要开展基于该年级该学科实际的课堂教学研究。由于同一备课组的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材、承担相同的教学任务,具有更多共同的需要、感受和话语,因此能够更好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能够正确地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备课组的几个人就是这一年级这门课程教学的直接责任人,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研讨,大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小到一次作业的编写、一道题目的解析,这些都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备课组教研解决的是非常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就会马上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并且这也是和每个教师自身的利益直接相关的。所以这样的研修,不是隔靴搔痒,不是无病呻吟,更不同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某些任务。这才是真正的以校为本,也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有效的专业成长。

备课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四同一异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学业水平分析”等。

“四同一异教研”即安排一名老教师,一名青年教师,就同一课题一同备课,全组教师一同听课,一同研讨,互相学习、切磋。而集体备课是一起研讨同题异上的课,可以是研讨与本学科有关的校本课程如何更加有效的推进;可以是研究修改近两周上课用的学案。研讨时除了要研究学习过程,还要研究相关的练习设计。集体备课一般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基本程序进行。

例如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变得“大胆、大方、大气、阳光”起来,帮助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我们开展了“课前5分钟自我展示微型校本课程的建设”,在各备课组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最终的课程方案。每天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让3~5名孩子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自我展示;展示形式力求多样,展示内容可以是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说几则笑话,猜几个谜语,介绍一篇经典美文,也可以是新聞直播,趣题求解,脑筋急转弯,国学经典诵读等,还可以是自己最拿手的才艺展示等。学校出台了《课前5分钟自我展示微型课程实施意见》,年级部成立了三人核心指导小组,通过组织课前5分钟公开展评和“金牌小主持人”评比活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的进程,每学期结束前组织专家组对各班级课前5分钟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验收。“课前5分钟自我展示微型课程”的实施,带给了孩子们从未有过的快乐,每一个孩子在自我展示中锻炼了胆量,由原来缩手缩脚的丑小鸭,逐渐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天鹅。

“学业水平分析”在学校定期进行学业水平调研后,由备课组长组织任课教师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在进行集体备课校本研修活动时我们要树立两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就是要把教学工作干好,想方设法地钻研教材,把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有了这种意识备课组教研活动就有了积极进取的氛围,大家都希望在共同的研究中得到更大的提高。二是合作意识,这是开展好备课组教研的保证。集体备课时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气氛。不管是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教师,缺乏合作的意识都不利于自己教学水平更大的提高。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大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同了。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相互交流,就有两个观点甚至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产生更新的观点。”

四、 个人自主研修:基于教学问题研究,撬起教师自我成长的杠杆

个人自主研修就是教师为了实现终身发展与学生发展而自主开展的、以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为目标的,以“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为特征的自主研修活动。

个人自主研修是教师自主行为,是提高自身的研修理论素养与个人研修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更是逐渐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必由之路。

个人自主研修活动要始终坚持“自觉自愿与政策紧逼”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抓手有“读书富脑行动”“课题研究”等。

读书富脑行动首先由教研组做好“好书推介”工作:① 原则上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至少要向教师推介两本专业方面的书籍,供教师一起阅读;② 建议青年教师每学年至少要订2本专业类刊物;③ 学校教研部门每个月至少要通过校园网向教师做一次好书、美文集中推介工作,并即时采购一些相应的图书;④ 要着力抓好每年一次的“教师读书之星”推荐评比活动,通过营造氛围,让读书成为教师们自觉的精神追求,从而奠定其一生厚重的精神底色和智慧品格。

教育课题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校品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引导青年教师立足实际,从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着手,确立并自主申报省、市、县、校级研究课题。学校建立《课题研究手册》,形成个人、团队课题并存,校内、校外课题结合,短期、长期课题互补,小课题、大课题共进的课题研究格局。我们提倡以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小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导,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着力突破教育教学与管理当中的难题,实现学校不断发展与创新。我们营造了“人人有课题、个个建项目”的科研氛围,让教师们通过课题教研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建设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研结合的新路。

猜你喜欢
备课组研修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备课组长的定位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