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锦玉 李国鹏
摘 要:雷电是10大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亿次雷暴发生。雷电对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威胁。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雷电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从2012—2014广东省雷灾实例统计来看,广东省的雷灾时有发生,且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关乎民生,应该得当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本文就防雷工作的现状对防雷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雷电;灾害;中小学;农村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85
雷电是10大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亿次雷暴发生,平均2000次/h雷暴,每次闪电在微秒量级的瞬间释放出约55kw.h的能量[1]。雷电对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全球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雷电同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
1 近年我省雷灾情况统计
据统计2012—2014年广东省因雷击造成的灾害实例2001宗,其中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7起,人身伤亡事故35宗,死亡34人,伤51人,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雷击损坏器件近万件,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2亿多元。较多私人住宅没有防雷装置,导致雷灾事故多发。
2 防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1 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
由于雷电灾害一直存在,因此,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2]。由我局目前防雷工作来看,防雷检测方向比较局限,提高检测覆盖率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1 人才建设
人才是做好防雷工作的关键,就目前罗定市防雷技术人员配备来看,是远远不能满足防雷工作发展的需要的。我们只有通过多渠道发展并壮大防雷专业人才,才能为防雷事业发展提高保障。
2.1.2 技术支持
目前,由于县级气象队伍人员不足,部分人员身兼数职,导致防雷管理工作混乱,缺乏高质素防雷技术人员,防雷工作趋于形式化。工作人员对防雷知识理解片面、技术掌握不够。因此,在县级防雷工作中,应加大防雷技术的培训。
2.1.3 加大力宣传
目前,我国因为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群众对雷电知识了解甚少、防雷减灾意识淡薄造成的,国家政府要重视雷电知识的普及工作[3]。宣传可以通过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日子通过向社会发放小册子、开雷电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防雷减灾的重要性;还可以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渠道播放防雷咨询,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情况。
2.2 中小学防雷工作建议
中小学防雷方面,据罗定市2015年底的调查发现经普查,罗定市现有342间中小学校,只有56间学校的部分建筑物有避雷设施,避雷设施安装率仅为16.37%;安装避雷带的建筑物只有153座,仅占建筑物总数量的13.7%;无任何防护措施的建筑物共964个,占86.3%。由此可见我市中小学防雷状况不容乐观。就以上情况中小学防雷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民众规避雷击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严格按照现行国家防雷规范要求做好学校防雷隐患整改工作,提高学校整体防雷水平。
有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强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教学楼的防雷安全工作。各中小学要严格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
2.3 农村防雷工作建议
农村是雷电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农民是雷灾的主要受害者[4]。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楼房和现代化家电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室外生产无雷电防护措施,防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村民防雷意识普遍淡薄,致使雷灾事故频繁发生[5]。因此,加强农村防雷工作是关乎民生的工作,政府部门应该加以重视。做好农村防雷工作应该从加强村民防雷意识开始,让村民了解雷电的威力,让他们意识到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可以效仿中小学防雷工作建议,从加强宣传、依法管理方面开展农村防雷工作。
3 结论
防雷减灾工作一直都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我国虽然对易燃易爆场所,新建筑物等防雷工作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人民的防雷意识不强,宣传不到位等等原因不能全面开展,而导致雷击事故频繁发生,危险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该从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强排除,增强人民意识,加强宣传方面着手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气象出版社(第2版).
[2]田利国.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 科技与创新,2015(22):26-30.
[3]罗飞云,罗飞虎,邹志红.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5(7):87-88.
[4]范方福.農村雷电防御科普宣传探讨[J].理论研究,2015
(12):35-37.
[5]滕玉香.滕付辉,张洲.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气象,2014(1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