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分析

2017-03-07 02:03杨金华
南北桥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主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杨金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抱有灵活学习的态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上,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能够做到對部分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9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的升学、应试压力小,所以很多教师就放松了对教学的监管,但事实上,对学生基础的培养、巩固是当下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在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数学就会事半功倍。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的学生,研究内容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过程中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意识落后

1.应试导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他们也能够对于大部分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有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同时,老师的重点仍然放在“应试”上,即教学的重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仍旧是以应试为导向,很多老师在选择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时也不会去选择在考试占据比例较大的内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应试中比例不大的内容,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的产生,其一是老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不信任,其二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

2.教师观念偏差。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要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即让他们能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自学,除了他们自身努力外,更需要的是作为师长的精神上的鼓励。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小学生就应该背着双手听讲,而不是自己握着笔做题或是组队讨论。而这正是教学弊端所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对而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总结的学习方法可能仍然有许多问题,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样也就说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可以适用自主学习法。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方式机械、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灵活的学科,一道数学题有很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一般而言,老师会讲其中较为简单的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但事实上,对于同一个解题思路,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即有的学生能听懂,有的学生却完全不懂,所以这就需要老师要能够教学生更多的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身的思维想出更多的解题办法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方式机械、老旧,即将数学当成是一门文科类学科来学习,课堂上以记笔记为主,课后以背诵为主。数学需要大量的运算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公式,而学生如果不进行运算,反而是通过对理论、公式的背诵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该公式无法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将该公式忘记。

(三)教育的合力作用低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是仅依靠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家长、学校管理者以及社会的参与,而其中,家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家长在将学生送入学校之后就很少再参与到教育中,即便是偶尔参与也是询问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让学生误以为家长的教育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家长的教育是以考试分数为参照点,而非学生的品德、思想的成长自主学习是一个较新的教学模式,很多校长治校理念保守,无法接受这一学习方法,从而也就导致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想法搁浅。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家长的参与,其中无论是哪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所缺失,对学生的教育都是不足的,教学状况很可能有所偏差。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对策

(一)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淡化应试观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区别很明显,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根据国家课改要求,一面发言提倡素质教育,但另一方面却仍然以应试为教学的主旋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做到淡化应试的观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的唯一考核标准。

2.改善教育观念。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特定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于学习也只是初窥门径,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的引导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而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得改变部分老师现有的观念,改变他们“教”大于“学”的观念,要让他们意识到,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要改变教师队伍的观念并不容易,这也需要校方做出一定的努力,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老师们信服。

(二)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相比语文、历史等学科而言,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相对缺乏趣味,除非是非常喜欢数字的学生,否则谁也不能保证学生在数学课上都能够听得津津有味。如果课堂过于沉闷,教师就应该利用一些数学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只有在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去主动学习,教师也才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加强教师、家长、学校三者之间的教育合作

教育不是教师独有的工作,每一位学生周边的人都能够并且有必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就是教育合力的概念,要提升教育合力的作用,教师、家长、校长都要参与到教育中去,并且三者要加强交流,由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家长向教师反映学生的生活情况。而学校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当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才能够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数学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上,老师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总结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键在于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猜你喜欢
自主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