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而最重要的是要乐教与乐学,和如何才能乐教与乐学,本文就此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积极性 德育为首 “包装教学”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35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学生们常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教好数学呢?老师们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很多人都在思考,很多人都在期待,很多人都在探索,有的人说应该这样,有的人说应该那样……其实啊,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哦。我从教三十多年了,先后教过语文,教过物理,教过化学,最近十多年教小学数学,下面谈谈我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一、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工作
谈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是,我却很欣赏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在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关键在领导!有人说:某某人能力强,依我看多数人是不服气的,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干!如果领导校长尽量公平,多关心教师,提高其积极性。教师愿干,肯干,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德育、纪律为首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人研究教材,有人研究教法……这些都不错,但我觉得首先得研究人。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讲教材,何怕耽搁了一点点时间。但是啊,教学生不要怕耽搁了时间来进行思想教育,来整顿纪律哦。只有思想通了,纪律好了,才会事半功倍啊。如果学生畏难,不愿学,注意力不集中,纪律不好,你费心费力讲得再多也等于零啊。要给学生讲理想,讲前途,讲优秀人物的故事,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哦。要改变师生关系,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把教师角色,保姆角色尽量变为哥哥姐姐角色,变为朋友角色,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质量还会提不高吗?
三、“包装”教材一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让数学趣起来
教学也学一学制药商吧:原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现在是“糖衣药片甜蜜蜜”。教学也学一学制造商PE:原来是“方型擦子整整齐,”现在是“心型”“兔型”喜洋洋。药品要包装,食品要包装,用品要包装。教学何不也包装包装呢?通过包装,让老师乐教,让学生乐学,真乃“乐教乐学,乐中学文化”啊。
1.改变教材,让数学与学生密切相关。如教百分率时,把“某科研所进行玉米发芽实验,用300颗种子做实验,结果有297粒发芽,求发芽率”改为:请班上学生演讲,你家今年收入多少菜籽?榨了多少油?请每个学生算一算,你家菜籽的出油率是多少?谁家的出油率高?比一比,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
2.改变教材,让数学有意义。如接手一个差生,连90÷3也不会做。这时我变了一下问他:90元,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元?他几乎是应聲而答:30元。我说除法也不是你想象的难吧?然后再给他讲90÷3,他就专心得多,容易得多。再如,已知r=10米,求圆周长和圆面积。学生做得是枯燥无味。现改为操作与计算:没有圆规,给你一颗小钉,一根10cm的线,你能作出一个圆吗?量一量它的半径、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学生先动手再计算,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3.包装改变数学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乐学。(1)利用“名人效应”包装呈现数学题。学生对名人是很崇教的,与名人相关的事,他就用心得多。如简便计算:167×3/166,学生觉得又难又无趣。改为:××(名人)小时候做了这样一道题167×3/166,他用了3分钟,你能在几分钟内做出来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来了。(2)通过图片呈现数学题。如把纯数学的3+5变为展示三只纸片兔子和五只纸片兔子,再( )+( )=( )学生就来劲得多了。(3)通过游戏包装数学题。如做10=0+10=1+9=2+8=3+7=4+6=5+5可以设计成找朋友,把0-10的卡片发给10个学生,请1上台说:我的朋友在哪里?9高兴地跑上台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和1手拉着手……(4)通过多媒体呈现数学题。如在黑板上板书13-8,就不如多媒体展示。(5)通过故事的形式包装呈现数学题。把枯燥的数学,通过直观形象地展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集中注意力,激发出他的兴趣,从而获得好的效果.千万千万不要怕耽搁了一定的时间啊.
四、少讲多练——做中学,练中学
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知识可以教,技能、能力必须练!正如教骑自行车,教要领:身子要坐正,两手用力摇均匀……记住了要领,就会骑车吗?不行啊,要会骑车,只有、必须多练啊!因此,要学好数学,就要自己多做多练。否则,我会,教师行,不等于学生会,学生行啊。
五、“鼓励犯错”——少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
我们常常说:这道题很简单,我就不讲了;这道题这么简单你昨都不会!其实,我们自己才错了:我们几十岁觉得简单,学生才几岁,十几岁啊!我们做了几十年了,做了几十几百遍了,学生才初次遇到,昨会这么简单呢?如果我们经常这样责备学生,就会压抑学生,学生就会怕犯所谓“简单错误”而不动脑,等着老师讲。不怕学生出错,就怕学生“目瞪口呆”不动脑啊!因此,要容忍学生犯错,甚至有时还要“鼓励犯错”呢。
六、数学要重视基本计算
要求学生熟记20以内加法,10以内减法,九九表有人说:现在有计算器了不需要重视基本计算了。不对啊,一是,我们不可能丁丁点点都用计算器哦;二是,如果学生20以内加法,10以内减法,九九表都不熟的话,那他做什么题都将很慢,很难呢,很可能会失去自信心哦。
七、改变评价方式
不统一排名,分类、分组评比,鼓励进步。第一名只有一个吗?是,又不是。如果总是与第一名比,我们很多人会失去信心,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学生哟。要分类比,这样不行那样行!相当于行行出状元哦。要分组比,每组有第一,人人有进步。这样才能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有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学生就会一步一步踏实前进了。
八、要善用资料——不能照搬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要学习,要订一些资料。但是,对资料要认真学习,善于取舍,不能照搬。
九、培养“小老师”。建立帮扶学习小组,并加强反思
建立帮扶学习小组,既能巩固优生的知识,又能转化差生,还能解放教师,一举几得啊,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不妨经常这样问一问:这道题,这么做对不对?还可以怎么做?这件事,这么处理好不好?还可以怎么办?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