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代玲
【摘要】火针治疗皮肤疾病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使部分患者对该疗法有一定的排斥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为提高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分析其治疗皮肤疾病时产生疼痛的原因,并提出了减轻疼痛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火针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疗效,促进該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火针治疗;皮肤疾病;疼痛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531+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108-02
Cause Analy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with
Fireneedle of The Pain Caused by Fire Needle Acupuncture
LIU QianDAI L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21,China
Abstract:Fire needle for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widely used. But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ain. Some patients have a rejection of the therapy,therefore, in order to alleviate patient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ain and improve the 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ance,This causes the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caused by pain were analyzed from six aspects,and put forward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pai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fire needle, fire needle therapy in clinic.
Keywords:Fire Needle Therapy;Skin Diseases; Cause of Pain; Nursing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快速刺入腧穴或皮肤局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1]。《黄帝内经》称火针为“大针”、“燔针”,称火针疗法为“粹刺”。《资生经》称火针为“白针”。《备急千金要方》称火针为“煨针”。《伤寒论》称火针为“烧针”。《素问·调经论》曰:“……燔针劫刺”,称火针疗法为“燔针”。晋代《小品方》一书,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逐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火针疗法已成为独特的针灸疗法。火针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作用主要有升阳气,美面部容颜;温中阳,令四肢温暖;清血热,消皮肤疮疹;行气血,散壅积瘀滞;通经络,消肌肤麻木;散风邪,养筋脉止痛;泻毒痈,排脓祛浊秽之功效[2]。火针疗法因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成本低廉等特点而被患者接受,火针治疗皮肤疾病以瘙痒性皮肤病最为显著。但火针针刺需直接在患者身体上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及疼痛性,部分患者认为用火针治疗的疼痛较为剧烈,笔者结合临床分析疼痛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1火针疗法产生疼痛的原因
11针刺疼痛机制人体皮肤具有感受痛觉、触觉、热觉、冷觉等功能,疼痛是机体对现在的刺激和以往经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进针时的疼痛主要来自皮肤,皮肤含有上百万感应接受器和神经末梢感觉外来刺激,尤其是在厚1~2mm的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3]。每当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别是皮肤的神经末梢受到超强刺激时,就可以引起机体的反应,从而使患者感觉到疼痛,火针进针时除了有针刺痛外,还会伴有灼烧感,即“针”的机械刺激和“火”的热刺激导致患者的痛觉更为明显。
12患者因素
121皮损性质及部位感染性皮肤病本身会伴有局部疼痛和神经痛,例如痈、疖、痤疮、湿疹、皮炎等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火针针刺时疼痛会较前加剧如蜂叮咬,部分患者不易接受。根据皮损部位的不同,头面部、手足掌面及指趾端,对痛觉比较敏感,如果进针点恰好选在敏感点上,会产生明显的刺痛,胸腹部次之,腰背部及四肢痛感较轻。
122心理因素由于部分患者对火针的认识不足,认为火针“土”、“痛”、“危险”及对针具的恐惧[3],在针刺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或暗示针刺以后会产生疼痛,患者往往会在接受到暗示以后感觉恐惧和疼痛的加剧,另外,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的耐痛阈可能存在差异,耐痛阈与年龄、社会经历、环境以及患者对术者的信任度等因素有关,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也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觉,当术者为其消毒,点燃酒精灯后,会造成患者自觉紧张,若治疗时患者过分紧张导致局部肌肉痉挛致使针刺部位不准确,则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123体位患者因对火针治疗认知不足,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面部表情紧张、肢体僵硬。不舒适的体位会对疼痛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保证舒适体位的同时,针刺时皮肤表面张力越高,患者疼痛感觉越轻;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造成受压部位局部循环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的痛感。
124年龄及性别年龄对疼痛的耐受性和敏感性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疼痛的耐受性逐渐减弱。老年痛觉又随着年迈而日趋迟钝,临床上常有老年人因缺乏疼痛主诉而延误诊治。另有研究表明[6],疼痛存在性别差异,根据男女大脑结构和功能、性激素水平、社会心理功能的不同,女性对疼痛敏感性较高,痛阈较低。
13术者因素
131术者操作技能火针治疗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针灸大成·火针》曰:“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烧针时必须通红发白,再进针,如不红则疼痛甚”[4]。火针烧针温度不够会令疼痛加剧,因火源距所刺部位较远、术者的指力和腕力不够,或初次使用者因操作要领掌握不熟练,行针缓慢导致针体温度较低,往往疼痛更为明显。另外,不同刺法适应不同的病症,火针的刺法有速刺、顿刺、留刺、点刺、灼刺、割刺等,《针灸大成·火针》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4]。欲达到“消息取中”,深浅操之,手有定数,非十年功夫不可得。针刺深度和角度不同也会影响患者的痛觉。施术者消毒后酒精未干就行针导致酒精沿针孔渗入而引起明显疼痛,术者应待酒精完全挥发后方可行针。
132术者的心理对于初次操作者由于经验缺乏产生畏针心理,故“畏火针者勿施针于人”否则心惧而手软,往往不易进针或弯针而加强疼痛刺激。
14针具因素患者病情、年龄、体型、皮损部位各有差异,针具的长短粗细质量不同,在进针、出针时均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针体过于老化,针尖变钝,其锋利度不够等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
2减轻疼痛的护理对策
21降低针刺疼痛感目前表面麻醉剂在皮肤美容整形方面应用相当广泛,已有文献[7]报道,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治疗颜面部皮肤疾病的表面麻醉中,镇痛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接受度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22患者因素护士应耐心给患者做好解释沟通工作,给患者讲解针刺的感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消除顾虑和不必要的紧张,并让其他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进一步提高自信心,克服疼痛的伴随症状。行针时可以和患者进行轻松的交谈,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人们常说“音乐是良好的止痛药”,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治疗时放一些轻松、舒展悠扬的轻音乐可避免一切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使患者放松,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舒适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针刺时的疼痛,选择体位以病人肢体舒适和术者操作方便为基本原则,对患者应采取的势、体位所需的时间提前告之,并告诉其减少痛苦的最佳方法,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根据施针部位不同,可于枕下、肘部、小腿、腘窝、踝部垫小枕,治疗时间长的患者协助其随时更换体位。
23术者因素首先,术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施针前要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和合作程度,并能准确定位腧穴,操作者应苦练腕力、指力和技巧,仔细体会针感,做到“神安、气定、手稳”,要注意持针姿势,施针时动作要轻快,切忌鲁莽操作。火针加热时务必要加热到针体通红发白,当火针针体离开火焰后要疾速刺入皮损或穴位,酒精灯应尽量距所刺部位或穴位近些,这样可以减慢火针的冷却速度。出针后局部疼痛可用黄金万红膏涂擦或局部冷疗以缓解针刺后的疼痛。另外,对于术者的心理要求要具有耐心、信心、责任心,首先耐心的倾听患者诉说的各种症状,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和对患者细致的解释,给予安慰和鼓励以增强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术者应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言谈举止,多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度[5]。总之,术者要反复锻炼操作技能,克服畏针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护患沟通,使火针在临床皮肤疾病治疗中得以更好的应用。
24针具因素施针前对患者进行评估,选择粗细、大小型号适合的针具,面部、皮损病灶表浅、皮肤肌肉较薄处一般选择毫火针,行针前检查针具包装是否完好,针尖是有否钩,针体是否弯曲,反复烧针导致针体变脆,容易发生弯针和折针,对于老化的针具应及时更換。
3结语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火针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8],但由于火针疗法本身的特点和患者认知的不足,制约了火针的应用和普及,作为中医学的践行者,有义务研究改良火针的操作方法及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人们对火针的认识,充分发掘火针治疗的潜力,积极与患者沟通,推广普及火针疗法,共同促进针灸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成强,周天秀,周强,等.火针疗法功效及临床运用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4):90.
[2]向阳,赵田壅,向云飞.火针美容技法图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15.
[3]董素亭,张彬,刘卫华,等.心理干预对针刺所致疼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812.
[4]苏柏栓.火针疗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9):11.
[5]张娟,王悦,陈廷,等.无痛化针刺的探讨与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8):93.
[6]彭慕云,杨晓苏.疼痛性别差异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1):690.
[7]黄亚川,秦高平,张振信,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8):859.
[8]杨蓓蓓,刘瓦利.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应用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杂志,2010,9(6):390.
(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