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读写一体“三部曲”

2017-03-07 21:26于贵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部曲古诗词意象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者往往习惯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内容、主旨、写法等方面的分析,同时模仿高考试题模式,以主观题型设问方式组织学生强化训练。这种以考定教、碎片解读的做法,削弱了古诗词的美感,致使古诗词学习陷入琐碎零散、单调枯燥的状态,与学习期待形成落差,学生收获甚微。如何让古诗词学习变得有趣而有用?笔者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教学中,尝试了读写一体“三部曲”的方式。即把对诗歌的理解感悟、鉴赏审美、探究应用和灵活多样的微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互融通,学生学得有兴致,教学目的落实得好。

一、“诗歌素描”: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理解诗歌文本,不能像文言文一样字字对译。逐字逐句地翻译一遍,诗歌的美会丧失殆尽。“诗歌素描”为我们打开了解读的一扇窗子。其基本方法是,以诗歌为载体,在整体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简言之,就是以对诗歌的阐释理解为手段,将诗歌语言转换成散文(或散文诗)语言。以下是学生对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所作的“诗歌素描”:

袅袅炊烟一缕缕漫上青天,天边的云彩如红纱一般。

“咚,咚……”远山的寺庙里传来沉闷的钟声,一层层卷过大地,也叩响了人们回家的心弦。渡口边,挤满了行人匆忙的身影,叫卖声,谈笑声,吵嚷声,船夫吆喝声,混成一个嘈杂喧嚣的场面。在黄昏的余晖中,人们纷纷踏上各自归家的路。望着这些忙碌的身影,我调转小舟,挥动船桨,向对岸鹿门山方向划去。

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这时候我已经走在鹿门的小径上。朦胧的月光给山间笼上一层淡淡的薄雾,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当年庞德公在鹿门隐居的院落,敲敲那厚重的石门,摸摸那粗糙的树干,望望脚下的小路,一直通向黑黢黢的松林深处。当年庞公携妻隐居于此,该多么享受这一片独处的环境。我的造访,可否惊扰了庞公独享的这份宁静?

顺着小径,我毅然走向鹿门的松林深处,踏上了这片属于我的归途……(8班:陈叶)

点评:这篇素描的习作者围绕诗句充分展开联想、想像,通过对诗歌空白的填充,描绘出环境的宁静、清幽,契合了诗人的心境,准确传达出诗作的情感,这是字字对译诗歌难以达到的。

二、“我最喜爱的一句诗(或一个意象)”:对诗歌的鉴赏、审美

理解的目的是学会鉴赏和审美。“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程的评价指出:“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同时,选修课的评价应“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基于以上目标和要求,教者以“我最喜爱的一句诗(或一个意象)”的鉴赏入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诗中自己最感兴趣的诗句或意象开展鉴赏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写鉴赏文字,严格说可以把它比作写一段小的议论短文。它必须主旨鲜明,论述具体,结构清晰,语言恰当,符合赏析文字的要求。要选好鉴赏的角度,可以从内容、情感、哲理的角度,也可以从艺术特色如炼字、修辞、音韵、章法等角度。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要避免假、大、空,最好出自个人解读的切身感受。

学生作品示例: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

漫长而又未卜的人生就仿佛一条曲曲折折的跑道,从哨声吹响的那刻起,我们就在奔跑。可是我们也许会落下他人一段距离,甚至觉得自己必输无疑,因此想要放弃。然而还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锲而不舍地奋斗。对,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李白以他豪迈的呐喊鼓舞我们,让处于低沉中的人相信自己:我不差,我能行!是的,这是一个宣言,一份自信,一种大写的品格,激励我们点燃追梦的心情,化平庸为神奇。(9班:雷静)

水,我惊叹于你的奔放粗犷,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可是你?犹如奔腾的野马,威武的巨龙;我陶醉于你的恬静淡雅,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写的可是你?宛若一位溫柔的女子,一抹淡淡的印痕;我佩服你的变化莫测,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是因为你?做人当如水,能屈能伸。水啊,你赐予了我为人处世的选择。(9班:高文斌)

点评:两则鉴赏文字以古诗中的名句或意象为出发点,以古诗词为依托,又不拘泥于诗句或意象的传统情感和哲理,而是和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抒发个人感想,写得自由灵动、情真意切。

三、“感动中国”古代诗人(或诗歌)颁奖辞:对诗歌的探究、应用

“新课标”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文本、对作家再认识和再评价,属于探究应用的高层次要求。通过提炼概括,用凝练典雅的语言给诗人或诗歌撰写“颁奖辞”,学生就能对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作的丰富内涵以及作品所体现出的诗人的人格精神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能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成长的力量。

学生作品示例:

杜甫:生于乱世,却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却兼济天下。屈居破败的茅屋,心里却想着安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苦难造就诗才,时代撑起伟大。登高每念黎民苦,旅夜常记友朋情。情感深如海,笔底起波澜。你就是诗中圣哲——杜甫!(8班:周明惠)

《虞美人》:以水喻愁,众多诗人妙笔生辉:李白的愁太韧,他抽刀断水,斩不断满腹愁思;李清照的愁太沉,舴艋之舟载不动;欧阳修的离愁太多,迢迢不断。但一曲《虞美人》唱出了最美的愁情,这愁是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这样深重这样难以遏制,又这样气象超迈这样风神秀丽,传达出词帝在繁华落尽之后的一片天真。(9班:周浩伟)

点评:两则颁奖辞体现出作者对诗人身世或者诗作背景、内容及写法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和把握,用语凝练含蓄,富有意蕴,活泼中不乏典雅。并且能化用诗句,体现了丰富的古诗词积累和活学活用能力。

读写一体“三部曲”的方式,既可以用于一首诗的学习,也可以用于多首诗的学习反馈。运用这一方式对古诗词进行教学与评价,用灵活多样的微写作检测学习效果,符合选修课的教学特点,避免了集中学习20余首古诗词的单调乏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引导学生将古典文化运用到写作中去。同时写作又带动了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传统文化营养真正滋养了学生的心智。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文化作文”理念的古诗文运用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GS[2016]GHB071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广成.利用人教版教材,实施发展性评价[M].教师评训手册(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于贵红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

猜你喜欢
三部曲古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古诗词中的新年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