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题

2017-03-07 15:36徐枫杨琼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浓墨项王语气

徐枫++杨琼

文言文翻译失分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失分原因大多是翻译不规范。下面列举考生常见的不规范的翻译例子,分析错因,指出对策,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不规范翻译1:][混淆古今异义]

例1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 当时已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 当时已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 “行李”是古今异义词,考生不明此义,故错。

归纳 翻译文言文必须考虑重要词语的古义,还要检验翻译后的词语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不规范翻译2:][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 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 第一个“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归纳 两个名词连用,第一个一般活用为动词。

[不规范翻译3:][误译文言虚词]

例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误译 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 “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被动关系。

归纳 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

[不规范翻译4:][漏译省略成分]

例4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 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 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漏譯省略成分,除了粗心,还有整体语境意识的缺失,只是“就词译词”。

归纳 要有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还要检查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漏译的字词。

[不规范翻译5:][不辨感情色彩]

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误译 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正译 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分析 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

归纳 一个词可以有两种意义相近但色彩相反的翻译,比如“耽”,从正面的角度可翻译成“沉醉”,从负面的角度可翻译成“沉湎”。怎么办?依据是句子或者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

[不规范翻译6:][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6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

误译 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正译 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分析 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归纳 对于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看译文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

[不规范翻译7:][误译原句语气]

例6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误译 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正译 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分析 译文处理为陈述语气,但原文是反问语气,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

归纳 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一般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

只要避免以上失误情形,规范翻译,就可以做到少失分乃至不失分。

猜你喜欢
浓墨项王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饱蘸浓墨写禅声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自勉
亚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