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欢
摘 要: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时,抓住作者对梁启超先生评价中“有热心肠”这点,分析文章中三次引用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梁启超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关键词:热心肠;爱国;梁启超
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一篇课内自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看名字以为是写一次演讲的,实则是写梁启超这个人的。写法上,文章中运用了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细节描写,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梁启超的形象。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有学问和有文采在文章中有直接描写,学生很好理解。“有热心肠”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才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问题,这里谈一下我的教学思路。
围绕这个问题,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三次引用如何体现梁启超的爱国之心,即热心肠。
第一个问题:梁启超为何讲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这个问题需要比较杜甫与梁启超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杜甫写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52岁。这是他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的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梁启超与杜甫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同处于国家动荡危难之时。
国家动荡让他们涕泗交流,而战乱平定、国家安定又使他们张口大笑。從而看出:梁启超和杜甫一样忧国忧民,梁启超热心国事,有一颗爱国之心。
第二个问题:梁启超讲《桃花扇》时为什么痛哭流涕?这里引用的是《桃花扇·哭主》提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听说崇祯驾崩,捶胸顿足对北方哭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接着问:左良玉哭的是崇祯,那么梁启超哭的是谁呢?进一步提示学生:崇祯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其实梁启超讲到“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时想起了曾经重用他进行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1898年6月光绪帝任命康有为、梁启超等实行“戊戌变法”。光绪帝也力图有所作为,变法图强,不愿当亡国奴。
梁启超痛哭流涕,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并重用他的光绪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和变法的失败,悲的是他的一腔爱国情怀付诸东流。由此看出:梁启超是一个热心国事,有一颗爱国之心的人。
第三个问题:梁启超引用《箜篌引》想到了谁?王国维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蔡邕《琴操》中“《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白发狂夫为何一定要渡河?可以推测河对岸一定有吸引他的事物。白发狂夫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白发狂夫身上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梁启超讲到《箜篌引》时想到了他的好友谭嗣同。因为谭嗣同有着一股与白发狂夫相同的不怕死的劲儿。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谭嗣同视死如归,毫无惧色。
很明显,梁启超从白发狂夫身上看到了“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影子。他为谭嗣同这种为了国家、为了变法而甘愿牺牲的精神而振奋。正因为梁启超热心国事,讲到《箜篌引》时,想到了自己已经牺牲的同伴战友,内心深受感染,所以讲起这首诗时才能充满感情,“活画出一出悲剧”。
分析课文三次引用,都可以得出梁启超是一个热心国事,拥有浓烈爱国之心的人的结论。课文中的热心肠就是指的梁启超这种热心国事,爱国之心。
最后补充:梁启超自称饮冰室主人。“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饮冰”一词正反映他内心之忧虑焦灼,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学生不仅要知道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还可以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体会他拳拳爱国之心,受到实实在在的爱国熏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感受梁启超的这种爱国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实现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从而达到语文教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曹振国.《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三问[J].中学语文教学,2010(7).
编辑 赵飞飞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