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勃
摘 要:通过分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现状,提出在《化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以期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对分课堂”的优点相结合。文章就具体课程章节,在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试行此教学法。结果显示,这种新教学模式的确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法;《化学与生活》;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新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即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并把讲授与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化吸收。虽然这是针对高校教育的主要问题而提出的,但通过分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认为此教学模式也能在人教版《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使用。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与多位化学教师的交流,发现现行高中《化学与生活》是大部分文科学生的选修课程。文科学生相对化学功底差、化学学习兴趣不浓厚。在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大部分老师仍用理科班的课件或教案,使文科学生学得很费劲;但若讲授过于浅显,只能照本宣科,像读科普读物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总之,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只是记笔记,勾画重点,对有趣的化学现象视而不见,面对化学知识味同嚼蜡。而“对分课堂”更侧重学生理解后讨论,消化后分享,要求教师“精讲留白”,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完全切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设计初衷。因此,笔者在高二年级3个文科班推广了“对分课堂”教学法,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
“对分课堂”讲求小组协同学习的精神。因此,笔者将每个班级的学生按照强、中、弱分成8个组,每组6~8人,小组长定期轮换。
在理论知识较强的章节,可以这样设计“对分课堂”: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节,老师只需讲清什么是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关于金属的防护可通过课本上的一个思考与交流的题目——“如何选用防锈方法”,让学生课外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是看书,或是借助网络收集资料,先在小组内讨论形成观点,然后在下一周的课上派代表阐述本组的结论,老师在听完各组的发言后,逐一做出点评,并将结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转变了,他们能够互相启发,共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实践活动”模块中的运用
《化学与生活》中有许多实践活动,要是让老师在课堂一一进行,时间不够,但是如果把这部分内容跳过,只讲理论知识,那么化学学习未免枯燥无味。因此,依照“对分课堂”教学法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某些实践活动,在课上进行交流。结果显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通过一周时间的内化吸收,在下节课上学生都是“有备而来”,在课堂讨论环节大家都能踊跃发言,而且学生很喜欢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制作的实践活动的视频,从而使课堂丰富多彩。例如,“蛋白质的性质”里的实践活动在家庭厨房里就能完成,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蛋白质盐析的概念,明白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还学会了加热或加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这个不可逆过程,进而引出如果误食重金属离子,应立即喝大量牛奶解毒的生活常识。这种由自主学习而引发的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更深刻,学生不但轻松掌握了本節重点,还意识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的意识。这种实践活动要求小组学生共同完成,个别实践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家长协助拍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这不仅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还增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
传统实验教学的处理方法要么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由于班级大,坐在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清实验现象;要么是播放实验视频,久而久之,学生看视频只当是走马观花。而在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并且让每个小组都动手实验,要求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成果,总结成败所在。比如在学习“葡萄糖的还原性”时,银镜反应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配合完成,由银镜的生成现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这个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认识葡萄糖的结构式——一种多羟基的醛。他们还通过网络了解了银镜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镜行业和暖水瓶内胆的制作等。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做实验不再是“照方抓药”,对于银氨溶液要新制,试管内壁生成的银镜要用稀硝酸清洗等这些注意事项都能考虑到,而在以前的教师演示实验时,这些内容只是由老师讲给学生听的。由此看出,在落实新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小组的成绩,他们互帮互助,全班98%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和追求创新的精神。
总之,在《化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尝试“对分课堂”教学法,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交流者,使教师成为组织引导者,从而使“教”与“学”相得益彰,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白晓静.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教学方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