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涵霏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课堂引入合作学习方法,不仅符合新课标基本理念,对于改善当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不良局面同样具有深远意义。以鲁教版高三地理教学的相关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合作学习方法的策略以及注意事项,目的在于全面革新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三;地理;鲁教版;合作学习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合作学習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学习方式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将其引入高中地理课堂,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
一、因人制宜,科学划分小组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方法运用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想要科学划分小组,教师至少需要考虑如下问题:小组成员在地理成绩、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性格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异同?如何保证各小组成员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小组人数多少为宜?只有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保证下一步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高三教学班划分合作小组时,我将每组人数确定为6人,并根据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得到的信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搭配小组成员。同一个小组之内既有地理成绩较好的学优生,又有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中等生、学困生。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保证小组各个层次成员能够加强互动与交流,同时尽量避免小组在参与组间竞争时出现实力悬殊较大的局面。每次上地理课时,我要求同一小组成员按照位置坐在一起,以便于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二、下达任务,组织合作研究
小组成员是因为共同学习目标聚集在一起的,如何确定一个有助于引发全体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目标至关重要。由于同一小组之内聚集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建议选择那些空间较大、开放性突出的学习目标,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此同时,学习目标应该符合高中学生就近发展区,太简单的问题没有探究意义,太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只有根据各班级学生地理学习实际情况确定“跳一跳,够得到”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合作学习效果。
选修三《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节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在必修阶段学习了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治理措施等方面知识,因此我便将合作学习任务确定为:通过对本地旅游景区的调查,结合实例说明旅游开发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从不同角色出发提出旅游开发过程中可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围绕给出的学习任务,6人小组对本地几个热门的旅游景点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将所得数据整理成PPT形式上交。我要求每组发言人在课堂上结合PPT汇报调查结果,并就课前布置的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实施走访、整理数据、制作PPT、汇报展示等一系列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不仅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还树立了环保主义观念,明白了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开展评价,改善合作效果
及时开展教学评价是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指导,以免下一次合作活动中再犯同样的错误。这能进一步改善合作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作学习评价阶段,首先我肯定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密切配合,但是针对个别小组数据收集不到位、PPT粗制滥造以及成果展示环节语焉不详等问题,我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他们下次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从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将合作学习方法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是对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当然,也有不少教师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方法运用过程中如何兼顾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纪律如何维持?小组划分是否科学?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有待继续探究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展开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程春平.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群文天地,2011(13):123-124.
[2]余文利.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三种常用方法简介[J].基础教育研究,2008(7):90-91.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