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云,陆燕琼,李财枝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却是肿瘤患者恐惧的经历,严重的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和体重减轻, 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下降,使患者化疗依从性差甚至拒绝化疗而降低了疗效。中医理论认为内关穴是治疗恶心呕吐的特定穴位,预刺激内关穴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减轻恶心呕吐症状[2]。自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佩戴一种外观类似手表的止吐仪,仪器背面的两个金属板紧贴腕部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距离远侧腕横纹大约2~3厘米处(2指宽)的腕部正中位置(内关穴),仪器发出特定频率的低频脉冲刺激内关穴,低频脉冲并通过腕部的正中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会调节来自各种生物和物理通道的导致神经性呕吐的信号,同时也会调节往返于胃部的迷走神经信号,阻止或者延缓大脑向胃部传输呕吐信号并减缓胃部异常蠕动的频率。电子止吐仪在化疗期间佩戴使用72小时,达到较好的止呕作用。现报道如下。
收集我科2015年12月~2017年1月需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20例,女100例,年龄29岁~70岁。纳入标准: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具有化疗适应证;年龄29岁~70 岁。排除标准:对金属接触过敏体质者;佩戴心脏起搏器;佩戴部位皮肤破损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9例,女51例;29岁~44岁41例,45岁~64岁13例,65岁~70岁6例;其中乳腺癌29例,宫颈癌8例,卵巢癌8例,子宫内膜癌6例,睾丸癌4例,前列腺癌5例;观察组男11例,女49例;29岁~44岁44例,45岁~64岁12例,65岁~70岁4例;其中乳腺癌31例,宫颈癌6例,卵巢癌6例,子宫内膜癌6例,睾丸癌5例,前列腺癌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前常规使用止吐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化疗前1小时,护士为患者清洁手腕部皮肤,涂抹导电凝胶在内关穴位(腕部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距离远侧腕横纹大约2~3厘米处(2指宽)的腕部正中位置),把电子止吐仪佩戴在手腕部,仪器背面的两个金属板应紧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不同档位,使患者的手腕有轻微的麻刺感,仪器发出特定频率的低频脉冲并通过腕部的正中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调节来自各种生物和物理通道的导致神经性呕吐的信号,同时也会调节往返于胃部的迷走神经信号,阻止或者延缓大脑向胃部传输呕吐信号并减缓胃部异常蠕动的频率。患者持续佩戴,每间隔2~3小时更换另一只手佩戴,更换手时,每次注意清洁电极片上的残胶,坚持72小时使用;建立专科观察表,记录患者电子止吐仪使用档位以及患者进食、胃肠道反应等,观察记录各研究对象在1个化疗周期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
1.2.2 评价方法 本研究按照WHO 标准将呕吐疗效评定划分如下。完全控制(CR):无恶心、呕吐发生;部分控制(PR):有恶心,无呕吐;稍有控制(MR):恶心明显,每天呕吐1 次或2 次;未控制(F):呕吐超过每天3 次。总有效率为:(CR+PR)/N×100%(注:N 表示总人数)。观察每例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预防恶心、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疗效比较
近年来恶性肿瘤化疗的发展十分迅速,化疗用药的剂量往往较大,其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是患者耐受治疗的主要障碍,如何控制化疗引起的呕吐反应也成为临床重要课题[3]。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1]于 静,任玉珍,赵俊等.应用电子止吐仪治疗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2(13):3685-3686
[2]AIkaissiA,Evertsson K,Johnsson VA,et al.P6 acupressuer may relieve nansea and vominting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an effectiveness study in 410 women [J].Can J naesth,2002,49(10):1034-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