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剑毅
(吉林省柳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吉林 柳河 1353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最明显的疾病表征为痛经,约有85%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表现形式多样,疼痛症状严重时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分期与痛经的相互关系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筛选2014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痛经情况的具体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讨论患者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筛选2014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80例作为对象研究,将患有其它类妇科疾病的患者、没有建立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历的患者以及不同意参见本次调查研究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已经本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且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见本次调查研究内容的患者以及月经有规律短期内没有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见并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在180例患者中,最小患者年龄27岁,最大患者年龄51岁,平均患者年龄(39.2±6.5)岁;最短月经周期35天,最长月经周期47天,平均月经周期(29.5±2.5)天;月经期4~9天,平均月经期(6.5±1.5)天。
对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黏连程度和浸润程度采用粘连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病灶分期采用美国生育学会的r-AFS标准进行。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疼痛类型,统一采用VAS标准视觉模拟评估法进行痛经的疼痛分级。满分10分,轻度疼痛≤4分,具体表现为能够承受的疼痛感,睡眠及正常生活未受影响;4<中度疼痛≤7,具体表现为不能够承受的疼痛感,睡眠及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需使用止痛剂;7<重度疼痛,具体表现为无法承受的剧烈疼痛感,睡眠及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使用止痛剂,并伴有植物神经紊乱及被动体位。
采用统计学软件17.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百分数(%)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180例患者的数据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型、卵巢型、深部浸润型患者分别有32、36、112例,其中痛经疼痛程度轻、中、重度的腹膜型患者为17、12、3例;其中痛经疼痛程度轻、中、重度的卵巢型患者为18、14、4例;其中痛经疼痛程度轻、中、重度的深部浸润型患者为23、25、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疼痛程度与病灶类型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类型是深部浸润型时,重度痛经疼痛患者明显多于病灶类型是腹膜型或卵巢型,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类型是腹膜型或卵巢型时,中度和轻度痛经疼痛患者明显多于病灶类型是深部浸润型患者。
通过对180例患者的数据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疼痛程度与病灶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1。
表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疼痛程度与病灶分期 [n(%)]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病程在1~25年之间,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资料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觉敏感、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极有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程度与不同病灶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程度与不同病灶阶段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分期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分期的增加,患者中、重度粘连情况及浸润深度的增加都明显加重,与文献资料一致。综述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与病灶类型和分期等特点都有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情况疼痛类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粘连程度以及浸润深度,对病情的初期预判,确定疾病目标都有益处,更让患者对经期的疼痛做出自我监测,在结合临床治疗,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痛。
[1]梁炎春,陈玉清,刘 多,等.神经纤维束状浸润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9):87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