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金哲 刘敏雪 谭 斌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红细胞悬液输注疗效分析
谭金哲 刘敏雪 谭 斌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红细胞悬液输注的疗效,为临床化疗方案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12~2013年住院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红细胞悬液输注情况。结果 未化疗组肿瘤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有效率77.3%(58/75)略高于化疗组75.8%(141/1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含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效率27.8%(22/79)明显低于非含铂方案化疗组41.1%(44/10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会降低红细胞悬液输注疗效,含铂化疗药物对骨髓有抑制反应,大大降低肿瘤患者红细胞悬液的输注疗效。
肿瘤 化疗 输血疗效 含铂化疗药物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2010 年全球肿瘤统计资料显示,肿瘤发病率正逐年稳步上升[1]。我国资料也显示,肿瘤手术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升高,2010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 万(男性268.65/10 万,女性200.21/10 万)[2]。化疗作为肿瘤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但由于其选择性差和毒性强等,化疗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或抑制作用[3]。其中,铂类化疗药物作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靶点是增殖细胞的DNA,骨髓抑制反应则是铂类化合物的主要化疗不良反应之一[4],会导致外周血3系细胞减少,再加上肿瘤患者机体消耗,所以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而红细胞悬液输注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肿瘤患者因贫血产生的缺氧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改善人体内缺氧状态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5],因此输血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式。
1 对象 纳入2012~2013年华西医院住院肿瘤科261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化疗与未化疗将患者分成2组,未化疗的75例、化疗的186例;接着按化疗方案把186例化疗组分成2组,含铂方案化疗组79例与非含铂组107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51例,女性110 例;年龄(45.6±19.3)岁;病程0.5~5年,平均2.58年;肺癌89例,胃癌67例,肝癌80例,其他25例。所有患者都经过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诊。患者资料包括化疗方案、输注红细胞悬液前后血红蛋白值,输注红细胞悬液单位量。261例肿瘤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为(55±13)g/L,且有出血症状,均符合输血指征;输血后血红蛋白(69±13)g/L,部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无出血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试剂与方法 患者红细胞悬液输注前、后静脉采血,以EDTA-K2抗凝,用于Hb含量检测,应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SYSMEX XE5000型)配套试剂。所有检测方法均在控。查阅患者输血前后的临床病历,包括患者病程、输血总量、输血前后Hb、输血前后2 d内体温以及临床表现等,以全面分析红细胞悬液输注疗效。
3 数据分组 对261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记录。以成人输1单位红细胞悬液增高Hb 5 g/L作为输血有效的标准[6]。分别在输血治疗后24 h内观察和记录血液学变化情况,分析经红细胞输注治疗后2组患者贫血症状改善状况。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软件,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75例未化疗组输注红细胞后有效58例,占未化疗组患者的77.3%,而186例化疗组经输血治疗后有效141例,占7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186例化疗组患者中,79例含铂方案化疗组输注红细胞后有效22例,占27.8%,107例非含铂方案化疗组输注红细胞后有效44例,占4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
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化疗主要是将化学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具有非特异性,身体所有细胞都会受到影响,包括骨髓细胞抑制[7],因此常造成贫血。贫血将使人体各方面的功能更差,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恢复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肿瘤患者的贫血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有研究分析肿瘤患者经红细胞悬液输注的临床治疗效果,证实红细胞悬液输注对肿瘤患者的贫血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8]。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患者未化疗组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有效率略高于化疗组(77.3%vs75.8%),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含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其输注红细胞悬液有效率明显高于含铂方案组(41.1%vs27.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铂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由于铂类化疗药物可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反应,所以含铂方案组贫血发生率高于非含铂方案组[4,9,10],即含铂方案对骨髓的抑制反应可能降低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疗效。但由于纳入数据样本太少,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的数据量少于非含铂方案组,其在化疗组中所占比例小,可能导致未化疗组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有效率略高于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于临床住院肿瘤患者周转快,且并非所有住院肿瘤患者都在化疗用药期间出现贫血、达到输血标准并进行输血治疗,故在化疗用药期间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样本很少。本研究纳入化疗后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的肿瘤患者样本,是依据几乎所有化疗药物体内起效时间为24 h而定[11],即化疗24 h内骨髓都将受到药物的抑制反应。但用药时间越久,体内药物浓度越小,骨髓受抑制作用越小。所以在化疗用药期间输注红细胞悬液疗效应该小于当前计算值(75.8%),与未化疗组输红细胞悬液疗效的差异可能会增大。
本研究输注红细胞悬液疗效判定标准为:成人输1 U红细胞悬液增高Hb 5 g/L。刘墅竹[6]等对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悬液输注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结论是输注2 U 红细胞约可提高Hb 10 g/ L或血细胞比容0.03。由于输血后24 h内Hb复检率很低,即并非所有住院肿瘤患者输血后都能在24 h内复查血常规,所以本研究纳入输血后Hb值是输血后24 h内的Hb值,时间越久,输入的红细胞在体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代谢降解,所以存在选择偏倚。
本研究中含铂方案化疗肿瘤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疗效明显低于非含铂化疗方案组,这对临床医生选择化疗方案,特别是重度贫血肿瘤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提倡:对于需要输血的化疗肿瘤患者,应当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个体化输血策略,在不同的病情阶段和不同影响因素下,通过输注红细胞悬液达到患者最佳治疗效果。面对临床复杂多样的情况,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红细胞悬液输注策略和建立相关标准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 Fernandes JCJ,Akamine N,de Marco FV,et al.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dose not increase oxygen consumption in critically ill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2010,5(6):362-367.
2 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3 刘洋,曹雪涛. 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21(1):98-103.
4 潘海霞,邓春美,任刚,等.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贫血的治疗[J]. 四川医学,2011,32(10):1522-1524.
5 熊亮,熊微,马清峰. 老年非小细胞肺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27(10):840-844.
6 刘墅竹,卢宝卫,何俊. 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464-465.
7 武跃宾. 对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效果的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114-115.
8 张海业. 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4):205-205.
9 Ludwig H,Fritz E.Anemia in cancer patients[J].Seminars in Oncology,1998,25( suppl 7):2.
10 Raddino R,Robba D,Cartta G,et al.Erythropoietin:a new perspectivein cardiovascular therapy[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08,70(4):206-213.
11 黄波,冯作化,张桂梅.化疗药物体内外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9(1):39-42.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Infusion During Chemotherapy for Tumor Patients
TAN Jinzhe,LIU Min-xue,TAN Bin.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 West China Hospital,Chengdu 61004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ecision about chemotherapy regime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ecision about chemotherapy regimens,we studi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 blood cells infusion on tumo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we analyzed red blood cells infusion of hospitalized tumor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in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rom 2012 to 2013. Results Tumour patient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effective rate was 77.3%(58/75)is slightly higher in Chemotherapy group than that 75.8%(141/186)in nonchemotherapy group,but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was (27.8% 22/79)significantly lower in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of tumor pati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non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group (41.1%,44/10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 blood cells infusion,and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drugs also cause bone marrow inhibition reaction,which redu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 blood cells infusion in tumor patients.
Tumor Chemotherapy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R730.53 R457.1
A
1671-2587(2017)02-0129-03
2016-11-18)
(本文编辑:王敏)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2.010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谭金哲(1985–),男,四川成都人,技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检验相关工作,(E-mail)tjz5108@163.com。
谭斌(1968–),女,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输血的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Tel)13881948204(E-mail)tjz51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