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3-07 14:13张新军赵建营张学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轴索弥漫性脑损伤

张新军,赵建营,张学军

(山东省济阳县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新军,赵建营,张学军

(山东省济阳县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50例,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之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率6(24.0%),生存率19(76.0%),预后良好15(60.0%),对照组死亡率12(48.0%),生存率13(52.0%),预后良好9(36.0%),两组患者预后比较,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亚低温;重度弥漫性轴索伤;疗效

弥漫性轴索伤主要由头部成旋转性暴露诱发的闭合性脑损伤,属临床中较严重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具有极高致残概率及致死概率[1]。目前临床中针对重度弥漫性轴索伤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治疗药物,且亚低温对中枢性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的作用在临床中仍然有争议存在[2]。本次研究为分析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以上所有患者伤后昏迷的时间均超过6小时;头颅CT检查显示脑组织正常或者有撕裂出血情况存在;颅内压虽不高,但患者临床状况欠佳;创伤后有弥漫性脑萎缩情况存在;未有颅脑明显的结构异常,创伤后患者持续处于植物状态当中。

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33.79±2.62)岁;平均GCS评分(5.39±1.62)分。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84±2.71)岁;平均GCS评分(5.46±1.58)分。以上两组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即实施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及理疗,加强对患者颅内压的管理,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以后为其开展高压氧治疗,一天一次,每次时间为80 min,一疗程为10次。

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开展亚低温治疗,即患者受伤24小时之内为其开展亚低温治疗,选用降温毯机对患者的肛温进行维持,将温度维持为30~35摄氏度,为患者开始降温治疗时,为其取适量的冬眠肌松合剂开展治疗,针对有不规则呼吸症状存在的患者,应当为其开展气管切开术,借助呼吸机有效控制其呼吸。治疗4~8小时,患者的体温可以下降至30~35摄氏度,治疗结束时每间隔4小时将患者的体温上升一度,在患者的体温高于36摄氏度以后将治疗机关机,结束治疗,给予患者1~7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的疗效。

本次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3项[3]: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在12分以上,疾病症状均消失,可以对生活进行自理。

好转:治疗后部分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可对部分生活自理。

无效:未与上述任一标准相符。

临床总好转概率为显效概率与好转概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死亡率6(24.0%),生存率19(76.0%),预后良好15(60.0%),对照组死亡率12(48.0%),生存率13(52.0%),预后良好9(36.0%),两组患者预后比较,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下:

观察组患者当中,显效患者8例,好转患者14例,无效患者3例,其临床总好转概率为88.00%。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为60.00%,其中显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6例、9例及10例。

3 讨 论

弥漫性轴索伤即为头部在外伤作用之下出现的原发性实质损伤,其主要以轴索损伤为主。神经轴索回缩球为其常见临床特征,该疾病极易与其他颅脑损伤并存,具有极高的死亡及残疾概率。

避免继发性损害出现是目前临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最为主要的措施与原则,常规治疗中,颅内压上升是诱发弥漫性轴索伤的重要因素,采用亚低温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可以对脑损伤早期高血糖反应进行抵制,同时对儿茶酚胺的生成及释放等进行抑制,且对脑损伤以后白三烯的释放及生成亦有抑制作用,对脑损伤出现以后的恶性循环具有有效的阻断作用。

亚低温治疗可以将患者的脑耗氧量降低,将人体的中枢神经对缺氧症状耐受的能力提升,对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将脑组织的供养能力提升,对其血脑屏障进行有效的保护。

该研究结果表明,为重度弥漫性轴索伤患者开展亚低温治疗,可以将其疾病症状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今后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1] 印辰宇,马建华,镁制剂和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42例的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93

[2] 颜晓敏,莫永彪.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2):222.

[3] 潘兆军,周 利.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94.

R651.1

B

ISSN.2095-8242.2017.057.1117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轴索弥漫性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