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习近平精准扶贫实践及其指导思想

2017-03-07 14:02苏昌强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宁德少数民族

苏昌强

(福建省周宁县委党校,福建 周宁 355400)

浅述习近平精准扶贫实践及其指导思想

苏昌强

(福建省周宁县委党校,福建 周宁 355400)

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挖掘精准扶贫内涵,从理论上剖析习近平的民族扶贫新论断:从实践上总结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宁德、福州、宁夏、西藏等地少数民族指导扶贫,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这体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政治家扎根基层,夙夜为公,求真务实,真心实意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情怀。

社会主义;扶贫;福建;小康;共同富裕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的赤溪村作重要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1]这是对赤溪村扶贫的历史性贡献确认。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的精髓和亮点。习近平当年为福建民族地区规划的美好发展蓝图,正逐渐成为现实。福建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人口79.69万人。全省有19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8个、回族乡1个)、1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和567个民族村,共有4994个村民小组。习近平在福建18年,走村入户调研,制定帮扶政策,关心百姓疾苦,想方设法为他们摆脱贫困。特别是帮助少数民族脱贫发展经济,增强“造血”能力,帮忙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一、习近平民族扶贫的实践

人民想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绝非易事。习近平认为:“考虑闽东的脱贫问题不能不考虑畲族问题”[2]。扶贫工作,不仅要有一颗为民的心,还要有好的思路,更要真抓实干。畲族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一般居住在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活较为困顿。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工农业基础薄弱、投资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的困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带领宁德地区人民,担负起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集中全力摆脱贫困的历史重任。

(一)与赤溪村不解的情缘

其实闽东与“扶贫”有着太深的情缘,福鼎市赤溪村中一块“全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十分抢眼。赤溪村是畲族村,也是一个民族村。上世纪80年代的赤溪村是贫穷的代名词,老区人民十分贫困,一些“五老”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1984年6月24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两篇文章,《人民日报》评论员撰写的回应文章《关怀贫困地区》:“今天本报读者来信(宁德地区福鼎县一位叫王绍据的通讯员致《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中反映的闽东一个贫困山村的情况,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不久后国家出台了“扶贫”专项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扶贫办”,“扶贫”工作正式拉开大幕。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帮扶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把“天下第一扶贫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小康村。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贫”肇始于闽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闽东水电资源丰富。“国家投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兴建水电站,目的是为了解决群众的生活照明和乡镇企业用电。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通村入户的线路资金,还是不能受益;此外,还要有技术消化能力,技术消化能力不足也会使许多投资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3]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助推畲族发展的重要性,曾在1989年7月22日的福鼎现场办公会推动福鼎历史上最大的扶贫项目——桑园电站工程。这给赤溪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电站建设期间,赤溪村民务工增收;1993年赤溪村有了因建电站的泥结石路;1995年5月,借助造福工程赤溪村下山溪整村搬迁。截止1996年12月4日发电,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现在建成后村民开发旅游实现增收。

(二)挂钩扶贫畲族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88年6月习近平从经济发达特区厦门到“老、少、边、岛、贫”的宁德任地委书记,上任后,就面临全国通货膨胀调整严峻考验。当时宁德1985年全区畲族贫困户1.6万户,占畲族总农户的50%。虽然经过三年扶贫工作,畲族贫困户的脱贫率达75%,但还低于全区贫困户脱贫率87.3%的平均水平,并且很容易出现返贫现象。受制于宁德“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上世纪九十代前交通不发达,没有高速与铁路,工农业基础薄弱等内在条件先天不足,再加上投资能力不足的外在条件限制。想快速发展、跨越发展,谈何容易?习近平求真务实,抓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弱鸟先飞’意识”、学会“飞洋过海的艺术”、协调工业农业发展和念好山海经摆脱贫困大思路。

要致富,先修路。在上世纪80年代,“交通基本靠走”,没有公路,福安坂中通往外界交通只有小木船摆渡,山道。习近平挂钩坂中后,配套该乡民族公路、老区公路建设,打通坂中向外面通道。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条件恶劣、无法修路的地方就搬迁。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已经开始推动“救灾搬迁”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截止到1993年,即在习近平升职福州市委书记后,宁德地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搬迁。

(三)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

1996年,中央根据“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对口帮扶形式,协调东西部发展。“民族地区要提高内部生产力,增强对外部援助力量的吸引和吸收能力。”[4]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这项民心工程拉开了序幕,在20年的实践中,习近平曾三次亲往宁夏考察扶贫,提出并促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闽宁扶贫协作机制”指导思想,最终形成“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当时采取措施:一是“坡改梯”,改造梯田;二是发展马铃薯生产,加工成饲料卖给东部一些地方用来饲养鳗鱼,这一项当时就带动人均增收一二百元;三是抓井窖工程,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四是异地搬迁工程。重点实施了“移民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闽宁村。1997年,习近平访问了同心县河西镇建新村吊庄搬迁户,慰问了当地贫困家庭、挂职干部,强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

一诺千金,薪火相传。20年来,福建累计帮扶资金12亿多。福建先后派出9批140名干部到宁夏挂职、17批1056名教师到宁夏支教、348名医疗技术人员到宁夏支医、19批农业技术人员到宁夏支农。作为福建省援宁工作重点地区,固原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是20年前的1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指标增幅居宁夏5个地级市之首。[5]闽宁携手合力脱贫攻坚,宁南地区踏上了小康之路。无不体现这一顶层设计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智慧结晶。

(四)指导对口援助西藏

西藏是有豪情的地方,英雄的赞歌代代相传。习近平在2004年指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6]孔繁森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更是援藏干部的典型代表。他曾于1979年、1988年两次援藏,在1994年11月29日赴新疆考察途中因公殉职,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西藏人民。

1998年6月19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在林芝欢迎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时强调:“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重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他明确指出:“支援西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7]福建省向来把援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福建1995年第一批援藏干部,是从1300多名报名者中精选出来的。第二批援藏干部同样也是在报名应选人数超过1500人的基数上,经过严格考察、精选出第二批进藏的23名干部。

虽然米林农场只有一个援藏干部名额。习近平在米林县林场调研说:“许少钦交上的答卷令人满意。援藏工作就像接力棒,许少钦走了,刘文标来了,相信他能继续把工作做好。”[7]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帮扶是薪火相传,一任接着一任干。援藏干部成了传递民族友谊的使者,和平的使者。他们入乡随俗,学习藏语便于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做事;与家乡构建有效交流平台,引进技术、智力,获得经济支持。许少钦就是在当地干部群众和故乡漳州市支持下,办起西藏第一家蜜饯厂,建起水电站、养猪场、面粉加工厂、食用菌培植基地等,不仅解决了1000多职工的吃饭问题,还带领农场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藏扶贫的发展,从西藏和平解放不断加大扶植力度,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西藏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3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678公里,墨脱公路通车,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县县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干线铁路网初步形成;干支结合的民航机场布局网络初步形成。这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藏区人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交通运输保障。

二、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8]这次会议具体落实扶贫工作调研与座谈。这是对扶贫工作提出更高的政治制度要求,对党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体现共产党人的社会担当、责任担当与历史担当。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6月9日,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9]邓小平从经济学、生产力、制度上的角度剖析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其历史使命。这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回顾历史,在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70美元。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尴尬的事实”。[10]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这为我们社会主义的脱贫奠定了物质丰富的基础。但现在人们不仅仅只是简单满足经济的物质指标,也对精神文明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特征

民族平等,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文化,更体现在经济上,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民族问题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只有有了经济的获得感,腰杆才能直了,民族平等、共同富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从民族平等到人人平等,这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目前,城乡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性较大,先富没有带动后富,各民族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意见较大,对社会主义存在信心不足。可见带领群众致富,表面上是经济要求,本质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政治制度上。

精准扶贫要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习近平以山海协作工程为抓手,从宁德地区、福建省、福建-宁夏,福建-西藏,立足于自力更生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习近平继承发扬了邓小平思想,不仅从经济上,从社会主义制度分析社会主义本质,通过推进扶贫,让各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如果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人均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达到小康经济指标,但仍然有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扶贫工作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小康社会的真实性。现在大城市实现小康比较容易,难得的是广大的偏远民族村。

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还有一定艰巨性。到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实现全国同步性仍充满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各族民族一起努力奋斗,不能少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忽视他们发展的诉求。要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6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牵头编制《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确定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目标和任务,其中指出:“促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确保到2020年在民族地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持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这意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0.5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拨付15.3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资金达到4.9亿元之多,体现国家政策倾向性。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当清醒看到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留给我们时间不多,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问题程度深,扶贫攻坚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因为容易致富的办法,前面该想的办法,都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老大难的问题。如有的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有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因投资失败、国家政策调整出现返贫现象,所以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

总之,从《摆脱贫困》到“中国梦”战略目标,对扶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20世纪到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振兴紧密相连,国家财力雄厚后,更加关注少数民族贫困群体,采取五个一批办法,保证其基本生存需要。随着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难度越来越大,将加大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工作越要做到位。“继续向贫困宣战”,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表明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彻底改变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这将是一份厚重的中国版人权宣言书,将为人类社会作出伟大贡献。

[1]本报采访组.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同志帮助福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纪事[N].福建日报,2015-11-23.

[2][3][4][1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81,90-91,90.

[5]戴艳梅,方炜杭,郑璜.为了崇高使命携手二十年闽宁合力脱贫攻坚[N].福建日报,2016-07-19.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7:84.

[7]张红.1998年,跟随习近平进藏[N].人民日报,2015-08-24.

[8]习近平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5-06-20.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172.

[10]赵正群.十三五规划充分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新成就具有世界意义[EB/OL].人民网,2015-11-14,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5/1113/c70731-27813166.html.

[12]白宇.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N].人民日报, 2016-09-30.

(责任编辑:刘亮红)

D613

A

1009-2293(2017)01-0009-04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研究”项目(项目编号:FJ2015JDZ005)、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6年D04项目《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及方法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苏昌强,福建省周宁县委党校讲师。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7.01.002

猜你喜欢
宁德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以扶贫开发“宁德模式”引领老区精准扶贫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