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试论慕课在高职院校公选课实践中的运用
肖敏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将“慕课”引入公选课教育,凭借慕课开放性、灵活性等优势,可以解决目前公选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学校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公选课改革过程中,学校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培养学生适应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慕课; 高职院校; 公选课
近年来,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在全球教育领域风起云涌,我国知名高校、各大公司也纷纷开始研发慕课平台,发布课程,一时间慕课几乎覆盖了我国教育的全领域。此外,伴随慕课技术的发展和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作为MOOC的“精致化”实践形式,更是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既能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又能有效地弥补MOOC的短板与传统教学的不足”[1]。公选课作为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利用慕课“先天”优势,将其引入公选课教育中化解公选课的实践难题,是一个势在必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方面。一般来说,公选课的开设应该按照一定知识体系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和论证,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具体开设情况来看,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对公共选修课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和研究,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能满足高校学生扩招、实施学分制后引起的选修课程数量不足的需要而开设的”[2]。同时,一些学校“因师设课”,教师为了满足自己的工作量而开设公选课,并不能持续开课,这样就会造成开设课程学科大类分布不均匀,以及课程数量不够等问题,此外,也会出现因为临时准备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很难满足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教学方面。在公选课教学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思想上对课程不够重视,加之教学督导和管理力度不足,造成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当,教学方法陈旧,课堂管理不严,考核形式过于随意。例如,一些教师开设“影视欣赏”类课程,课堂时间多数播放影像视频,而很少进行内容讲解,学生也多来“混”学分,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而真正的公选课教育目标和价值根本无法实现。另外,由于教学设施和场地不足,部分课程不得不采用大班教学,学生数量过多,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久而久之公选课教学就还是维持着传统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学生方面。虽然说公选课是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知识需求而开设,但是也会因为学生自身原因出现选课和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首先,学生选课过程缺乏对课程内容足够的了解,仅凭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就盲目选择,选择过于随意,容易造成后期学习上的懈怠;其次,学生对公选课不够重视,认为公选课学习只是为了“凑学分”,其实并不打算认真学习;最后,由于选课学生知识背景和个体学习差异,一门公选课的教学内容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胜任一些公选课的学习,最后逐渐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自然无法保障。
(一)技术优势。慕课的出现是建立在计算机及互联网长时间发展的技术积累之上的,人们在计算机发明初期就在不断探索将其技术融入教育过程,改革教学模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课程应运而生,而互动性和个性化教学的不断融入,慕课以及SPOC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热点。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慕课教学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整合传统的教学资源,以新的形式,比如“微课”等,在网络中呈现,实现了资源的便捷传播和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最大敌人“手机”(移动终端),融入到教学中,使之成为师生互动的“利器”,并且可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学习。
(二)资源优势。慕课发展到今天,已经诞生了众多优秀平台,例如,慕课“三巨头”:Corusera、edX和Udacity;国内有中国大学MOOC等。同时,还有很多慕课学习社区,如MOOC学院、学堂在线、慕课网等。这些平台和社区目前已经上线了海量的优秀课程资源,并且课程内容还在不断丰富,更为关键是课程的建设和维护都是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师和团队,课程质量非常高,这些优势都是传统高校自建课程无法比拟的。另外,慕课更重要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教学资源精品化。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个学校优秀教师的数量是一定的,所能教授的班级和人数都是有限的,很难突破,但是慕课利用信息化技术就可以解决。学校组织擅长某门课程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规划和脚本设计,确定并制作教学内容,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建设。这样建设的课程区别于传统囿于教师个人能力限制的课程,充分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
(三)教学优势。传统教学一直在解决个性化和交互性的问题,而结果往往因教师自身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于不同教师呈现出“天壤之别”。首先,慕课使用“微课”等视频形式,将知识精细化和模块化,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并利用视频内嵌入的习题及时练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需求。其次,慕课可以加强“交互性”。传统课堂囿于时间问题,即便师生交流互动也很难充分进行,过于个性化的交流会侵占其他学生的时间,很难两全。而慕课因为突破了学习时间的限制,可以使这种交流变成一种“随时、一对一”,更加充分的“聊天式”的教学互动,利用聊天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课堂不再更多地讲授知识,而是进行充分的交流。最后,学生能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使用交互性工具软件彼此交流,组成学习小组,促进学习兴趣,共同提高学习质量。而教师在进行慕课教学时,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及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进而完善教学组织和改进教学内容,并能够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充分实现“教学相长”。
(一)充分利用现有慕课平台或社区的优秀课程资源设置公选课。目前,不仅慕课平台上都有国内外优秀教师免费开放授课,涵盖各类学科,资源丰富,而且一些慕课社区又将这些课程进行更细致地分类整合,方便选择和学习。高职院校应该认真分析平台和课程,深入研究运行机制,紧密联系学校教学具体实际,筛选适合本校的课程,将之设置为公选课,供学生选择学习,并确定考核方式认定学分。例如,MOOC学院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慕课学习社区,“收录有国内外名师名校千门以上课程,内容涉及社会科学、物理、法律等,授课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法语等,大部分课程持续4-10周”[3],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公选课设置和学习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可以根据学期内公选课整体安排,针对本校专业和学生具体情况,挑选适合的课程,依据授课时长拟定相应学分,列出可选课程名单,并针对每门课提供针对性学习指导意见,再根据课程情况确定是否设置指导教师。学生在选择这类公选课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时间,教务部门在最初开设时一定要进行充分选课指导,可进行多轮选课,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选择。课程实施过程中,因为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虽然课程本身有一定的措施保证学习质量,但是这一过程教务部门不能缺位,尤其是开设初期,一定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定期甚至全程跟踪,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教务部门根据学生学习和考核情况认定学分,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例如测试、作业、提问、发帖或回帖等情况进行截图,作为平时成绩;多数平台对于完成课程学习会提供证书,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综合两者成绩认定学分。当然,对于未能取得证书的学生,要考虑实际,根据平时学习情况,亦可认定学分。
(二)利用学校自身优质资源开发“慕课化”公选课(SPOC)。虽然网络上的丰富课程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公选课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矛盾,但是如何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和现有信息化技术开发真正适合本校的“慕课化”公选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打破传统公选课教学模式,开发本校“慕课化”公选课,不仅避免了选择平台已有课程的“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可以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和实施,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学校实际对本校的公选课进行整体规划,完善本校特色课程体系,特别是针对特色专业设计课程。其次,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建设团队开发公选课。这个过程要注意整合网络上优质的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整体质量。最后,购置或自建优质教学平台。“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必须是一个好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一个良好的在线实践社群、能够支持混合学习,是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而要设计开发出这样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必须基于对慕课教学法的深入研究。”[4]因此,如果购置一个慕课平台需要充分考虑以上问题,不能盲目从众,而自建平台要全程邀请对慕课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和教师参与设计和制作。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与督导制度
无论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尤其是面对打破传统课程的改革,不仅要帮助教师适应全新形式的“网络教学”以及“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混合教学”,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又要培养学生适应在线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在制度上需要“即破又立”,逐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学管理和督导制度。首先,加强过程管理。学生参与慕课学习,大部分时间是自主学习,决定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整个学习过程,而这一过程学校以往的管理很难直接干预,所以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有效监控学习过程。一方面教学监控要借助慕课平台进行技术解决,另一方面制度内要明确学习过程的监测点,比如提问情况、讨论情况等。此外,再进一步可以在课程要求成立课程学习小组,实现学生间互相监督,成绩互评。其次,配备指导教师。由于慕课区别于传统上课模式,许多学生不能很好适应,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妄想“蒙混过关”。为了逐渐培养学生适应自主在线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可以根据课程配备相关指导教师,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管理。例如,建立学习群,根据课程进度及时发布通知,定期组织讨论,集中回答问题,“一对一”交流,还需将学生组织到一起共同交流,保障选课学生能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2] 于立军.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9-21.
[3] 张建珍,宋志平.高职院校选修课慕课化方案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4):79-81.
[4] 焦建利.什么样的平台是好的慕课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2014(8):85-86.
编辑:杨桂芳
2017-02-23
肖敏琼(1986—),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