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欣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民医院骨伤科,河北 衡水 053700)
跟骨骨折中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邢 欣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民医院骨伤科,河北 衡水 053700)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并按照患者意愿分组进行治疗。其中一组设为切开复位组,另一组设为撬拔复位组(以下简称为切开组和撬拔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切开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而撬拔组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 切开复位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撬拔复位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后创伤性较小,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拔复位;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主要是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就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层次研究、探索。当下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切开复位和撬拔复位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为了了解两组治疗方式的优缺点,笔者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为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有力依据,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将120例患者分为切开组和撬拔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后均确诊为闭合性跟骨骨折。切开组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范围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5.8)岁,Sanders分型:38例足为Ⅱ型,14例足为Ⅲ型,8例足Ⅳ型。撬拔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0.1±5.5)岁,Sanders分型:Ⅱ型足35例,Ⅲ型足12例,Ⅳ足13例。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对本次研究的结果不造成影响。
撬拔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法,取俯卧位,在病足跟腱支点外侧向前稍微倾斜(20°左右),斜向插入克氏针,并在透视镜下将跟后关节面撬起来,在一侧进行挤压。如果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则在跟骨前方穿入另一个克氏针,并在适宜的位置穿入导针,利用导针进行空心钻孔,置入两枚空心针(4.5 mm),比较X线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将克氏针拔除,并根据自身病情康复情况逐渐增加患者负重能力,半年后复诊取出空心针。
切开组患者同样采用硬膜下麻醉,大腿上采用止血带,在跟腱的外踝上四厘米处切开,做一个L型切口,止于第五跖骨基底部,切口深度直至跟骨,掀起跟骨上覆盖的软组织,并充分暴露跟距关节,同时撬起后关节面,对跟骨进行挤压并恢复原位。如果患者的缺损情况较为严重,则实施自体骨行植骨。如果患者复位情况良好则实施钢板固定术,并定期进行复诊,当患者愈合后取出内固定[1]。
观察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较为明显(x2=4.6154,P<0.05):切口组患者中,发生4例足跟部疼痛,2例切口皮肤坏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撬拔组患者中,共发生12例不良反应例数,其中,4例足跟部疼痛、3例切口皮肤坏死、3例术后感染、2例腓肠神经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
跟骨骨折属于跗骨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形式,也是骨科中常见的骨折病例。由于跟骨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局部软组织覆盖率较低,使得很多患者预后效果不够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由于撬拔复位是通过撬起塌陷的骨块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撬起后的关节面各有差异,很有可能出现不平整的情况,而且撬起后下方骨就会出现缺损的空腔,使得克氏针无法维持撬起的关节面,而且撬拔复位无法对塌陷关节面不能够进行植骨治疗,这就给SandersⅢ、Ⅳ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带来困难,造成预后效果较差[2]。而切开复位则可以避免以上的情况发生,在切开后可以直视患者的骨折部位,从而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骨折情况,并对骨折缺损处进行修复,对Sanders分型Ⅲ、Ⅳ患者可以进行植骨,使得患者的跟骨更佳坚固,对关节面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不仅愈合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3]。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与撬拔复位相比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荐。
[1]刘 栋,华 俊,孙永明,曹录民.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450-1452.
[2]沈方琴.撬拔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28):109-110+118.
[3]刘俊杰,何其泉,栗志辉,李建伟.跟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经皮撬拨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6(08):215-218.
R68
B
ISSN.2095-8242.2017.64.12561.01
本文编辑:吴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