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07 04:11谭永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溶栓下肢血栓

谭永华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谭永华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观察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共有87例患者溶栓成功,溶栓成功率达96.67%;在治疗2周后,85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同时,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血管通畅率达94.25%。结论 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包括血管损伤、静脉血液瘀滞等,同时也与患者本身疾病有关,通过运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周围血管常见疾病,该疾病容易损伤患者静脉瓣膜功能,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左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右下肢,患者大多表现为某侧肢体肿胀[1],伴有局部疼痛等症状。根据不同的静脉血栓位置,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但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90例患者,男58例,女32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4.8±6.2)岁;临床表现:患侧下肢局部青紫、淤血,伴有慢性水肿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类型:以ā静脉阶段性栓塞,股总静脉、股深、股浅中央型栓塞,髂总静脉、髂外栓塞为主。

纳入标准:(1)对患者行下静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为下肢深静脉血栓;(2)年龄小于80岁;(3)配合治疗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溶栓药物、抗凝药物、麻醉剂等药物有过敏反应或禁忌症的患者;(2)严重肾脏、肝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3)妊娠期患者;(4)近期有手术或者脑出血的患者。

1.2 治疗方式

针对栓子较大患者,须在进行溶栓之前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避免栓子移动 过程中形成堵塞,防止肺栓塞的出现。患者均使用ā静脉或者足背静脉经皮穿刺术,对于栓子较大患者,可选择健侧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2]。

完成穿刺后,进行留置管溶栓:50 mL生理盐水、50万U尿激酶,借助微量泵推注方式,缓慢推注到静脉中,时间控制在20~30 min,密切观察药物整体效果,每隔12小时进行1次溶栓[3]。

在溶栓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降脂、抗血栓等,可使用静脉滴注或者口服治疗方式:(1)静脉滴注:3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250 mL葡萄糖;0.2 g藻酸双酯钠[4],加入250 mL0.9%的生理盐水;400 mg血栓通,加入250 mL葡萄糖;(2)口服:口服血栓通片,一次3片,一天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一次2片,一天3次。同时,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患者注射5000 u肝素钠,每隔12小时交替用药,持续治疗1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式,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要求患者口服2.5 mg华法林钠,一天一次,坚持半年,以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溶栓成功情况;观察患者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与改善情况;治疗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行超声检查,了解患者血管通畅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90例患者临床资料,借助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中所含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

2 结 果

90例患者中溶栓成功的共有87例,溶栓成功率达96.67%,其余3例(3.33%)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方式取栓;在治疗2周后,85例(97.70%)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余2例(2.30%)患者在3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同时,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行超声检查后,患者血管通畅例数达82例,血管通畅率达94.25%。

3 讨 论

下肢血管内血栓属于常见临床并发症状,通常发生于长期卧床、静脉管炎、糖尿病等患者,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几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到患者健康生活。当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问题时,大多病情比较危急,利用保守药物治疗方式的效果不理想。根据临床实践证明,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静脉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液瘀滞等[5],但对于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更加复杂,且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确的诱因,多与低血压血脂沉积、高血脂等有关。

本研究通过研究介入治疗方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可知,共有87例患者溶栓成功,溶栓成功率达96.67%,说明介入治疗方式的效果较为突出。该种治疗方式以导管溶栓术为基础,可直接将药物传递到栓子位置,使得给药方式更加简单,提升了药物局部浓度和用药速度,与外科手术方式相比,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见效较快,通过微量泵推注的方式,可有效控制给药量,保障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血栓位置会与药物直接接触[6],使得主干静脉可在短时间内通畅,并开放侧支循环,促进静脉回流的基础上降低患者静脉压,进而改善患者水肿、肿痛症状。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问题,应尽早进行诊断,最好控制在6小时内,通过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和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栓塞治愈率,还可降低疾病复发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介入治疗方式时,应给患者放置滤器,建议使用可取或者临时滤器,以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由于滤器而引发的并发症状,充分发挥介入治疗的作用。

患者在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抗凝治疗,约半年以上,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叮嘱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其凝血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促使病变位置的静脉变得通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合理使用血管介入治疗方式,有效消除患者血栓,克服血栓问题的诱发因素,降低血栓的出现几率。

综上所述,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较为复杂,分为血管损伤、静脉血液瘀滞等,而通过介入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溶栓整体成功率,保障患者血管的通畅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1] 赵宇驰,张树栋,于明伟,等.药物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1):1091-1095.

[2] 李玉妹,张谨超,刘彦玲,等.血浆LPA、Hcy 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中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25(12): 2045-2047,2048.

[3] 董嘉尧,朱桥华,罗美华,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导管溶栓过程中凝血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4):588-591.

[4] 尹 岩,周静敏,曹 洁,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J].山东医药,2015,55(41):79-81.

[5] 郭发金,马 娜,吴明晓,等.超声对老年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价及随访[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11):1217-1220.

[6] 肖 湘,冯凯强,袁 宇,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5, 35(11):1084-1090.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43.6

B

ISSN.2095-8242.2017.02.1060.02

猜你喜欢
溶栓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