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亚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发展轨迹与历史经验:近代以来中国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应战
□冉亚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面对的挑战主要有五次:第一次是清末应对西方武力挑战的应战。第二次是民国时期应对国家分裂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挑战的应战。第三次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应对社会混乱的挑战的应战。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应对社会经济与科技落后的内部挑战与西方社会经济与科技高度发展的外部挑战的应战。第五次是当前中国教育应对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挑战的应战。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应战整体上是成功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较为成功地完成了应战的主要任务。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必须确保教育领域中的挑战的持续存在,否则容易导致教育的过度保守性,进入挑战与应战之后的发展停滞,失去教育发展的生命力。
中国教育;教育挑战;教育发展;教育历史;历史经验
教育基于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承载着希望,同时也承受着压力和挑战。出于对理想教育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人们总是渴望建构一个完美主义的教育范式,但却忽视了政治的、经济的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对于教育发展,社会是一个答案,文化是一个答案,历史则是另外一个答案。对教育自身来说,马克思的名言仍然准确:“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教育研究更多不只是解释教育世界的规律与问题,还应该关注如何服务和推动社会正向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因为历史和外来的挑战而不断自我调整,基于社会发展的挑战,教育持续作出了自己的应战。“接受一个外来的体制并使之适应中国社会变化着的需要、资源和期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20世纪的中国教育家们。”[2]对于中国教育发展来说,其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并非纯粹是教育逻辑发展的结果,其背后还有着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逻辑。追寻近代以来中国教育所面对的挑战与应战,寻找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路径,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
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是人类历史学上的重要理论,其原初出处是其历史巨著《历史研究》。挑战应战理论认为:历史有着自身的逻辑,一种文明在历史过程中,其所遇到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种文明的发展程度与发展方向,而文明的应战则决定了文明自身的发展质量与存亡[3]。简言之,一种文明或社会的发展并不简单取决于自己的逻辑发展,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反而取决于该种文明或社会受到了其他文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外力挑战的存在,该种文明或社会必须作出自己有生命力的应战。当然,这种应战或者成功,或者失败。如果失败,那么该种文明或社会就趋于衰败。如果应战成功,该种文明或社会也可能陷入一种新的停滞时期,直到下一个新的挑战的出现,于是新的一轮挑战与应战就重新开始。
挑战应战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其价值之一在于,该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更重要的是外界的挑战的存在。外在的挑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和构成部分,这一点实质上强调了社会开放性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开放性,该社会没有受到一定水平的外部挑战,那么该社会就可能限入发展停滞。价值之二在于,强调社会必须主动地不断寻找外在的挑战。只有这种持续的挑战的存在,社会才会在持续应战中不断发展自己,因为一次挑战应战之后,社会同样可能趋于停滞,为了避免社会发展停滞,社会需要主动寻找新的外在挑战[4]。价值之三在于,其理论实质上指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取决于自己的发展逻辑,更重要的是外在挑战的水平,也可以表述为:“挑战越大,刺激越强。”[5]自己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还取决于对手的水平。对手的高水平会直接刺激自己提升发展质量,这一点在体育运动中也是屡屡被印证的。
近代欧洲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其基本挑战在于亚欧大陆贸易的障碍,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强大武力存在,导致亚欧大陆贸易中断。为了打通亚欧大陆海上贸易,应对这个历史挑战,欧洲人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开辟新航路的应战,并由此发现了新大陆,同时通过航海提升了相关科学技术,最终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上超过了原来更为发达的中国。而中国,因为地理原因,周边并不存在强大的外在挑战,同时先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存在,足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因为缺少外在的强有力挑战,中国最终陷入了长时期的停滞状态。另外如爱斯基摩人,其社会生活中的挑战是打猎到足够多的海豹,以供食用和其他生活所需,其应战则是雪橇、弓箭等技术的改进,最终达到一种平衡,其技术能够打猎到足够多的海豹。在这之后,该社会就陷入了社会发展的停滞。这种停滞可能是极为漫长的,如果没有其他人类的外部介入,或许三千年后,爱斯基摩人还是使用同样的弓箭和雪橇。
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挑战应战理论非常重要。中国教育需要寻找自己的外在挑战,以作出相应的应战。在这种挑战应战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结合社会的需要,走出历史循环和停滞的泥潭。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走了一个深V的低谷。在这三千年未遇到的时局中,中国教育发展应对了诸多严峻挑战,成为中国社会应战西方工业、经济与军事等诸多挑战的重要阵地,最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径。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最重要最艰巨的挑战主要可以划分为五次:其一是清末应对西方文明的武力挑战的应战。其二是民国时期应对国家分裂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导致的社会秩序崩溃、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停滞的挑战的应战。其三是新中国建国初,应对社会混乱的挑战的应战。其四是改革开放初期,应对社会经济与科技落后的内部挑战与西方社会经济与科技高度发展的新挑战的应战。其五是当前中国教育,在长期复制西方科技和经济发展之后,应对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的挑战的应战。这五次挑战都与中国的国运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的应战都基本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成功接受了应战。
2.1 清末学制变革:面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应对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源于孔子的奠基,孔子在两个方面给了中国教育以坚实基础:其一是教育内容上,编写了六经,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后世的大多数教育内容都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著述;其二是教育方法和模式,孔子的《论语》一书,给了中国教育基本的模式和教育经验,一直延续至今。两者都是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的挑战而作出的教育应战。六经提供了优质而正规的教育内容,《论语》等著作提供了教育经验和实践模式,两者确保了古代中国教育的较高水准。这两方面的应战从历史角度上看,是极为成功的。中国自孔子之后,历经两千余年,主体是和平统一和发展,其背后的教育基本架构都是孔子的应战措施,直到清朝末年。
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一系列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打击了中国,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和文化上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自信,后者远比前者更为严重。军事上主要是技术和组织的问题,是可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的,但对文化自信的打击则更为严重和持久。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泱泱大国的文化优势心理根深蒂固,但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一次次沉重地打击,最终导致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尊严和自信。
在这种严重局面下,清末实施了一系列变革,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不管成功或者失败,这都是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挑战的一系列应战。面对西方的强势挑战,在教育领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痛苦而艰巨的应战。
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尽快提升中国科技发展,以应对西方军事、经济、文化的强势挑战。中国教育的应战措施主要如下:其一是停止科举考试,改为新学制,通过《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现代学制。其二是举办一系列现代专业学校,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6],目的是尽快培养现代军事和技术人才。其三是举办译文馆,快速翻译西方先进科技书籍到中国。其四是改革传统教育,新办大量新式学堂,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现代人才。其五是开始向西方强国派出大量留学生,主要是留美、留日、留欧学生[7],以直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教育。其六是建立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其七是建立了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现代大学,这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
从历史角度上看,清朝末年中国教育的应战措施总体上是成功的,近代中国第一代科技和管理人才,均是当年新式教育的培养结果,包括就读于新式学堂的詹天佑,留学日本的李四光等。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有着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深深失望,但同时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节,所以在整体上,仍然是中体西用。虽然在很多教育措施上有着病急乱投医的嫌疑,但在那个低谷时期,总体应战已经算优秀之举了。清朝最终的崩溃不能归于中国教育的变革,其根本问题在于清朝后期丧失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历史改革机遇。
2.2 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风雨飘摇中的教育应战
民国时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低谷,国力衰落到了最低点。民国时期主要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时期,后期是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时期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无路可退。
在这段风雨飘摇的时期,中国教育同样出色地做出了自己的历史性贡献。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应战举措主要有:其一,中国教育建立起了真正的现代学制——1922年学制,633的基本格局一直延续至今,这为整个国家的教育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其二,中国教育开展了大批的留学教育运动,为后来的中国科技和社会科学人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两弹一星的奠基人邓稼先、钱三强和钱学森等人都是此时期人才培养的结果。其三,中国教育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救国运动,大批青年学生参军,有力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四,中国教育进行了令世界瞩目的平民教育运动,如晏阳初、梁漱溟等人的教育,让中国社会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运动[9],即使放在世界层面,也是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探索。其五,新式学堂所培养的学生开始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特别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对民国时期发展影响较大。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才走上了领导中国发展的历史舞台,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都是中国教育的产品,部分人还是中国教育留学运动的杰出代表。其六,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10]。其七,中国以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随着抗日战争的局势,而迁校到内地,为中华民族保留了人才培养的延续,同时也以教育抗战的方式,提升了民族的抗战意志,并为之后的国家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从历史回顾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应战是令人钦佩的,即使是在这种山河破碎、浴血抗战的时期,中国教育和中国教师仍然令人钦佩地肩负起了民族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任。这种能够承担重压、力求民族崛起的精神,是复兴中华的伟大动力。虽然中华复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逐步实现,但其内在精神是一直延续和传承的。这一时期虽然是中华民族最为困顿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浴血重生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用自己的应战,延续了中华民族在知识和人才领域的新希望。最终迎来在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王者归来。
2.3 新中国建国初教育苏联化:应对社会混乱的挑战的应战
新中国建国初,最困难的在于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11]。面对中国自清朝末年开始的近四十年的分裂和混乱,国家需要重新建构社会秩序,提升科学技术水平,重新建构社会道德,三者都需要重建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如何应对当时西方国家的封锁,并保持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的快速培养,如何应对当时的普遍性的大规模学校建设,如何培养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自信……这每一项都是极为艰难的挑战。
中国教育在此时期极为艰难,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顽强和精神高度,实现了一系列的应战:其一是快速地实现学校教育的正规化,普及中小学教育[12]。其二是全国学校教育学习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建构了前苏联模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三是为了快速培养各行业亟需的专业人才,中国教育采用了前苏联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开办了大量中等专业学校,在短时期内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其四是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统一,采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并大力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一直延续至今,促使中国社会在思维和道德上,有着明显的同质性,这一点确保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其五是翻译了大量前苏联的相关教材,并编写了中国自己第一次成体系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系列教材,为中国学校教育内容的体系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六是向前苏联和东欧等国派出了大量留学生,学习相关科技和教育,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做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教育的应战是成功的。在建国初的短时期,新中国建构了自己的教育内容体系、学校体系和道德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教育模式,结束了中国教育几十年的混乱局面,开始了教育正规化。这一正规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凯洛夫教育学指导下进行的,前者是哲学体系,后者是具体的教育理论体系,两者构成了中国教育的核心理论支撑体系[13]。
2.4 改革开放时期再度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科技的挑战的应战
改革开放初,所面对的时局是极为严峻的。西方社会经历了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十年,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所面对的具体挑战有: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巨大差距,导致对中国社会的部分传统都产生了怀疑;对中国文化部分失去自信,对西方文化的崇拜进一步加深;道德高地失守,如果说清朝末年中国道德领域仍然自信,建国初道德自信和精神建设都非常优秀[14],那么改革开放初则是一定程度上的道德自卑;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侵蚀,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道德危机。
面对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和教育都作出了相应的应战,中国教育的具体应战主要有:其一是面对与西方经济和科技的巨大差距,中国重新建构了学校教育体系,将文革中被混乱化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重新引上正轨,并历史性恢复了中国高考。其二是重新审视西方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并翻译了大量相关著作,西方优秀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重新大量进入了中国学校教育。其三是重新派出大量留学生,学习西方教育和科学技术。其四是强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中国社会的基础性国民素养构成打下了重要的教育基础。其五是采取了重点学校模式,设置中小学中的重点学校,高等教育阶段设置985和211工程学校,目的在于重点培养精英人才。
这一时期是中国教育重新正规化的时期,也是重新加入世界教育体系的时期。中国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历史意义,因为这确保了国民的基本素养的质量。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保障了中国经济发展中亟需的人才的培养,虽然在创新人才角度培养质量并不算高,但在这个经济追赶时期,培养出能够复制和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人才就基本足够了。这两者,中国教育都完成得相当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教育与人才领域成功支撑了中国经济30余年的快速增长,直到今天。
2.5 当前中国教育:复制型走向创新型的时代挑战的应战
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如何从复制型走向创新型社会[15]。中国综合国力从鸦片战争开始急剧下降,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时期的谷底,之后慢慢回升,今天中国重新成为了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经济、科技、文化的自信逐步恢复,但自信度仍然严重不够。这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对西方意识形态盲目神化等方面。如何建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仍然是极为艰难的时代挑战。
在经济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在科技上,中国社会的创新度存在相当问题。在文化领域,如何在国际理解的大趋势下,保持中国文化的尊严和自信。在教育理论领域,如何应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理论建设问题。在教育实践上,面临着应试倾向问题,过度竞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应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系列挑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有创新能力与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新的时代挑战。教育不能满足于复制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这极可能导致社会日益封闭和保守,如果一个社会只能用旧经验来面对新挑战,这样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败[16]。所以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保持创新型教育至为重要。实施创新教育,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通行证[17],也是教育领域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应战[18]。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教育在以下领域中作出了自己的应战:其一是实施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是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管结果如何,这个应战本身就是主动回应时代挑战的举措。其二是重新开始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在基础教育领域取消了重点中小学,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的重要体现。其三是应对国内经济发展低端人才的缺口,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工,这是针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而作出的直接的教育应战。其四是逐步开始的大学重建,提升高等教育学术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这包括一系列高校的内部改革。目前这一点相对滞后,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术精神、崇尚知识和智慧,培养理性大学,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持久的重大挑战。其五是严厉打击教育领域中的系列违背教育基本道德的教育腐败和行业行为,如中小学中的补课行为,高等教育中的招生腐败,这是建构中国教育的正义性的重要基础,未来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其六是,在教育领域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指导[19],并加大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确保社会道德水平,确保中国整体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稳定[20]。
从中国教育发展的视角看,要从当前复制型走向创新型,中国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都需要深入改革以应对历史挑战。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需要尽快实施的有两方面改革:其一是必须尽快提升中国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养,重点是提升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本科及其以下学历的教师所接受的主要是复制型教育,这种学历的教师在创新型教育上存在先天缺陷。没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创新型转型将是无源之水。其二是中小学必须逐步推行小班制,目前中小学采取的大班制的教学模式是标准的复制型教学,极不利于创新型教育的转型。
在高等教育阶段,挑战更为严峻,因为国家的创新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者群体和研究生群体。中国高等教育至少要在两方面大力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其一是提升大学教师群体的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不具备学术能力的大学教师注定是复制型教学,既不能把握学科前沿,也不具备引导学生创新发展的能力,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升大学教师群体学术素养。其二是提升中国研究生及其以上的人才的创新研究能力。同时从社会角度上看,还必须大力提升中国社会对知识、学术的尊敬,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国运具有历史性意义。一个崇尚学术和知识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内部过度崇尚金钱和权力,那么这种民族迟早会沉沦。今天中国应该大力提升中国民众知识素养和学术精神,消除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对抗因为经济至上而必然带来的工具主义盛行,最终实现民族的精神提升、科技发展和社会和谐。
整体上看,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应战是成功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较为成功地完成了应战的任务。总体上看,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应战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是教育应战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同时需要建构中国特色学校教育体系与教育理论体系。中国不同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虽然前苏联、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教育,都对中国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启发和帮助很大,但简单的复制不可能带来完全成功。如前苏联的教育模式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效率,但也带来了僵化。从未来视角看,美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能会给中国教育极大启示,德国的职业教育的经验,也将是中国教育的重点学习对象。中国教育在历史发展中,既不能过度复制他国教育,也不能简单排外,要扬弃学习他国教育经验,并结合国情以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
第二是必须理解中国教育的特殊性。中国教育的特殊性既在于儒家文化圈对教育的极端重视,导致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重要关注;又在于中国社会对教育的过度期待,将过多的压力施加于教育。中国教育或许是全世界所承受压力最大的学校教育。在中国,学校教育既承载着个体出人头地的希望,家族和家庭的希望,还有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但教育本身不能是功利主义的,这种期待本身就极容易导致中国学校教育走向功利主义。所以中国教育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眼前的小的社会挑战上,如就业率,教育回报率等,而应该面向民族的未来发展,以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眼光审视,这样才能确保中国教育不限于功利主义的历史泥潭之中。
第三是要研究和建构中国教育哲学,理解中国教育思维范式。这是当前中国教育需要自我反思的领域,如中国教育哲学体系的内在构成,中国教育的思维范式,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体系,都是中国教育发展需要重点分析和澄清的领域。如果不能弄清楚中国教育的基本假设、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体系等,中国教育的发展将是无头苍蝇,在学习上也可能陷入东施效颦,一边学习,一边抛弃自己,最终迷失自我,也找不到自己的问题,更难以在时代挑战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近代以来教育成功应战的根本仍然是靠实践,不是靠本本和对他国教育体制的复制,这与中国社会发展同理,未来发展仍然如此[21]。中国教育需要在发展中建构教育的中国范式,树立中国教育自信。
第四是如何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上的教育范式,是中国近代以来教育领域在道德伦理领域中的巨大挑战,其应战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的多维性。中国社会是相对于当代世界主流的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之外的重要的差异构成,中国从来都是而且将继续是一个社群社会[22]。
“中国具有宝贵的传统,这种传统属于人类共同遗产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未曾有过的历史经验。”[23]社群主义价值观体系导致中国社会在教育、文化和其他领域均与西方社会有重要差异。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构成其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其二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德。两者都有着伦理学上的社群主义的明显特征。这一点决定了中国教育在应对历史挑战中,必然有着自己的相对于西方教育的发展差异性构成。如果中国社群主义价值观教育范式成功建构的话,那么将为人类带来一种新的充满自信的教育范式,至少使人类教育发展多一种可能的选择。
第五是必须确保中国教育领域中的挑战的持续存在,否则就容易导致教育的过度保守性,进入挑战与应战之后的发展停滞,失去教育自我发展的生命力。教育本身是具有强大的保守性的,中国教育在历史上具有相当长的发展停滞时期,所以在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必须确保中国教育领域中的挑战的持续存在。保持对教育改革的敬意,以此确保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避免中国教育陷入发展停滞。通过教育挑战,确保中国教育发展的敏感性和改革思维的持续存在,如此,才能保证中国教育发展的持续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
[2][20]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科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2005:357,388.
[3][4][5]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3,113,106.
[6]童福勇,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0-51.
[7]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
[8][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0,453-460.
[10]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8-414.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38.
[1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80.
[13]杨东平.百年回首: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梦[J].科学中国人,2003(4):12-14.
[14]强世功.政制发展之谜:下:香江边上的思考之十三[J].读书,2009(2):52-53.
[15][17]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2.
[16]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26-31.
[18]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4.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82.
[22]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M].何刚强,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
[23]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狄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67.
责任编辑文嵘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5.013
G521
A
1004-0544(2017)05-0071-06
重庆市2015社科规划项目(2015YBJY066)。
冉亚辉(1977-),男,重庆奉节人,教育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