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萍
(吉林省蛟河市中医院,吉林 吉林 132500)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人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人们年龄的增长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衰老的组织器官,导致相应的生理功能也下降,对药物的吸收、排泄与正常成人比较出现下降趋势。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少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是当代药物服务所面临解决的问题[2]。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减少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我院特选取60例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干预进行分析报道。
研究资料为2016年全年我院因药物使用不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范围在63~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4岁,男性45例,女性15例,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用药诊断标准。合并慢性疾病情况较为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60例患者中存在1种慢性疾病患者5例,存在2种慢性疾病患者43例,存在3种以上慢性疾病患者10例。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标准,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成分、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得到资料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利用百分数表示,应用卡方检验,研究数据可靠可根据研究分析数据反应不良反应情况,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消化系统反应最为常见如恶心、呕吐为25例,皮肤及附属器反应患者5例,呼吸困难反应患者3例,另外还有心血管系统如血压升高或降低1例,泌尿系统反应如排尿困难、尿急、尿频等症状1例。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不遵医嘱用药25例,不遵医嘱及时复查22例,非医嘱用药5例5例。
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影响心电活动药物17例(地高辛、胺碘酮、美托洛尔),影响心肌收缩药物13例(地高辛),影响血压的药物9例(阿司匹林、卡托普利、拜新同),影响肝肾功能药物(阿司匹林、中药方剂、二甲双胍)。
现阶段老龄化人口速度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研究表明,在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年轻人的2.5倍[3]。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的代偿机制发生退化,增加了发生疾病的风险,在老年患者中会合并多种慢性病,在服用药物过程中,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4]。导致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老年患者吸收减弱,对于营养成分和药物成分的吸收减半,老年人体内脂肪含量降低,使药物在体内的游离型比例增多,在应用药物治疗时会发生不良反应。另外对于联合用药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联合用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以上原因应对老年人用药进行合理的药学干预。应让老年患者明确病情,对症治疗,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从短期和长期的药物作用上合理选择药物,特别是慢性并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均应该考虑远期影响[5]。根据老年患者年龄、性别、体质、器官等功能合理选择药物剂型和种类,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确定合理的用药时间。对于抑郁症、痴呆症的患者应在监护人员监护下服药,不可滥用抗衰老的滋养品及其他不明化学成分的药物。
临床医生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把握药品适应症、禁忌证、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注意事项等内容,特别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应防止重复用药情况的发生。临床药师应开展相关的用药咨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并向患者介绍药物相关作用,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记忆力差、意识不清的老年患者应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监督下合理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临床药学工作者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老年患者进行特殊性照顾,认真研究药物剂量等相关问题,从而达到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目的。
[1]张凌林.对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36-37.
[2]张长阵.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192-193.
[3]王 文.老年临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及用药安全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20):247-248.
[4]李 璞.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8):106-107.
[5]谭 娟.探讨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1):100-101.